![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80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ppt课件
展开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伯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 第三,季最小。古时常用于 表字或对人的敬称
祖先为商朝贵族:商代 微子后代 商纣王长兄 为春秋时期宋国开国始祖逐渐落寞:至孔子六世祖孔父嘉 不再属王族 流落到鲁国 至孔子父亲人丁寥落 野合而生: 孔子父亲叔梁纥 古稀之年娶 颜氏少女 因夫妻年龄差距太 大不符合周礼 婚姻不属“礼合” 故曰“野合”(尼丘山)
生而圩顶 :头顶中间低 四周高
身长不凡 :九尺有六寸 人皆异之
五官奇异:大龅牙齿 大耳垂肩 眼睛凸出 鼻孔外翻
痴人有很多种,或因情深而痴,或因智浅而痴,孔子属于前者 。
《左传》记载,鲁国从鲁隐公至鲁哀公250多年间共发生了四起弑君事件,鲁国为春秋时期对周礼保存最好的国家,却也因时代动乱而礼崩乐坏,君臣之义被削弱,权臣甚至庶人为了追求利益而犯上作乱,其他诸侯国弑君事件共四十余起。
春秋晚期,衰微的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强大的诸侯们占王田为私田,纷纷制定自家法律,各分封的诸侯间连年征战,周王室无力阻止,政权不断下移,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情况十分普遍。《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孔子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他一生都在追寻,周游列国,颠颠簸簸,他想寻找一个圣明的君主,实施他的主张,更是在寻找过去的影子,追觅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
老子的想法,周王朝没救了,也不必去教。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过于急切地治国平天下,一定会误国乱天下。因此,最好的归宿是长途跋涉,消失在谁也不知道的旷野。 孔子当然不赞成。他要对世间苍生负责,他要本着君子的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邦。他的使命是教化弟子,然后带着他们一起长途跋涉,去向各国当权者游说。
孔子并非第一位办私学之人,但把私学办成传授文化、培养人格、培养知识阶层的场所,孔子乃第一人。正是在他的私学里,才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孔子曾任鲁国中都宰、司空 大司寇实行仁政 一年间将地方治理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孔子周游列国,大多数国君一开始都表示欢迎和尊重孔子,也愿意给予较好的物质待遇,却完全不在意他的政治主张,更不希望他参与国政。 孔子只能一次次失望离去,每次离去总是仰天长叹,每次到达又总是充满希望。 他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游说列国十四年,而这十四年间,这位颠沛流离,鬓发如霜的老人,遇到的却都是冷眼、嘲讽、摇头、威胁、推拒甚至是轰逐,但却一点儿也没有让他犹豫停步。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 喟 俟 撰摄 比及 毋 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年纪比你们大乎:于。比
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即率然,轻率急忙的样子
饥馑指荒年。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
指军队。有军队来侵略它
春秋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状语后置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
姓 仲 名 由 字 子路 小孔子九岁性情刚直 好勇尚武 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
1.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使动用法,使……足。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
至于礼乐教化就要等的新高的人了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左传》
古人称呼自己要称“名”以示谦虚 称呼别人要称字,以示尊重 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 如果长辈想表示对晚辈的尊重,也可以称字
姓 冉 名 求 字 子有 小孔子二十九岁 以政事见称曾担任季氏宰臣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取得胜利
2.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礼服,这里指穿礼服 章甫:礼帽,戴礼帽。名作动
相,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存在等级差别,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说。
如:或者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诸侯会盟的事。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先祖的场所
姓 公西 名 赤 字 子华 小孔子四十二岁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
3.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通“稀”,鼓瑟的声音逐渐稀疏
拟声词,指曲子终了的琴音;也有人说“铿”地一声,指弹奏终了时的最后一声高音
伤,妨碍。有什么妨碍呢?
跟三位说的不同。撰,陈述
姓 曾 名 皙 字 点 小孔子约二十岁
4.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已矣,罢了。也已以,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语气的加强。罢了
以:用状语后置,以礼为国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唯:语气词。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子 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冉 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曾 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1、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2、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3、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4、对曾皙:赞同他的志向,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相符。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
孔子晚年,疲于奔波。在离开鲁国十四年后,靠弟子冉求的疏通,回到鲁国故乡。他在现实政治活动失败后,他埋头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在被自己的时代拒绝之后,他成功地通过文化符号进入了未来的世纪,在被几个诸侯国的诸侯和政客拒绝后,他的影响力却遍及全世界,名声响彻天下。 《诗经》《尚书》《易》《礼》《乐》《春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那些记录遥远时代百姓真切痛苦与情感的民歌,经过孔子的整理修订,才散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一跃成为“六经之首”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不仅要求人类的道德,对人类的情感包括对人性的弱点也是那么善意的回护与爱惜。 文学即人学,文学就是人性的表现,不能对人性的优点有极崇高的敬意,对人性的弱点有极宽厚的怜悯,是不可能理解文学的。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散文集。同时,如果说《诗经》是民间的风、雅都可以算作是民间的,那么《尚书》就是朝廷的;《诗》是民间的情感,《 书》是朝廷的意志;《诗》是抒情的,《书》是理智的;《诗》是散漫的,《书》是约束的;《诗》唱个性感受,( 书》倡国家价值;《诗》 是艺术,《书》是道德;我们民族最古老最本质的东西,都积淀在《诗》《书》之中了。它们都与孔子有关。
《易》据说最初乃是乃是周文王为商纣所拘押,担心“没世而名不称” .推演而成。但文王的《周易》,纯属卜筮之书,对一般读者来说不啻天书。“孔子晚而喜《易》, 他的研究成果,经口授学生,学生整理成册,孔子是把卜筮之书改造成了哲学之书,综合天地人,探究天道人道,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所以,就《易》在这个意义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又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易》,毋宁说,《易》乃是孔子的著作了。
《礼》《乐》亦是孔子的教化工具。孔子对枯燥乏味的周代官制、礼仪的记录《仪礼》进行研究,指出其内涵、作用与本质。这一切都不过是“托古改制”而已。孔子说,“夫礼, 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仍然是天道与人道。伟大的周公盛世初建,创建周礼,规范一个大帝国的行为与思想,开创了灿烂的周文化;伟大的孔子身当乱世,礼坏乐崩,他所做的,乃是在文化废墟上的考古、整理与保存。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 这本以“微言大义”著称的历史著作,孔子是有意把它写成政治学著作、伦理学著作。他在这里要审判的,是整个历史,而且他所进行的不止是历史批判,更重要的倒是他的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他希望他的这本书能成为人的道德准则,更希望它能建立一种合理有序的政治运行法则。这就是这本书使“乱臣贼子惧”的原因。孔子在给弟子们讲授《春秋》时感慨地说“后世知丘者以 《春秋》,而罪丘者亦《春秋》。”
孔子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八岁,回家一看,妻子已经在一年前去世。 七十岁时,独生子孔鲤又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时老人的亲人,只剩下了学生。 七十一岁时,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去世了。他终于老泪纵横,连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 七十二岁时,对他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也去世了。子路死得很英勇、很惨烈。(君子死 冠不免) 几乎同时,另一位他很看重的学生冉耕也去世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这座泰山真的倒了随着他曾走过的千里古道 饱受过的万丈西风一同离开了他深爱的世界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文分析,二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志”,言“志”,评“志”,孔子问志,子路仲由,冉有求,问题探究,公西华,为何与点,大同世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题解,《论语》的内容,《论语》的体制和篇章,《论语》的语言特色,国家崛起,小民幸福,喟然而叹,其言不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