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展开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识园地】
一、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 原因
1.政治:汉初实行郡国并行,诸侯王与地方豪强势力强大,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社会秩序混乱。
2.思想:汉初实行“无为而治”,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3.经济: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二)措施和作用
领域 | 措施 | 作用 |
政治 | (1)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2)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 (3)确立由各地举荐人才的察举制 | (1)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西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
思想文化 | (1)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
经济 |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并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统一调配物资与平抑物价 (4)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 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
军事 | (1)组建骑兵,反击匈奴,取得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进行了漠北战役。 | 匈奴遭到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
(三)评价: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硕果累累】
1.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2.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表现在( )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 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3.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推恩令” B.“以法治国”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无为而治”
4.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儒家 C.郡国学 D.太学
5.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是( )
A.改善财政状况 B.便利商业活动 C.增加政府收入 D.加强中央集权
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哪个少数民族( )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7.下侧卡片内容是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他实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巩固大一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意为想要天下治理安定,就要广泛地建立诸侯国,削弱诸侯国的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体现了这一思想,A正确;B项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监督的制度,C项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广建诸侯国,而非郡县,故排除D项。故选A。
2.答案:C
解析: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故选C。
3.答案:C
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经济控制,实行盐铁官营,这种情况下,汉朝实现了大一统,由此可见,卡片内容的共同作用是巩固大一统,D符合题意。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图示中的历史,史料中的历史,评价中的历史,当堂训练,总结归纳,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自学反馈,概括总结,独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园地,硕果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