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1-走近读后感 全国通用
展开
1.了解什么是读后感,知道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认识和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方法写读后感的。
一、什么是读后感
二、如何读读后感
1.找准感点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一般的读后感只容纳一个感点,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住作者的感点。“感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作者的感点有时就是文章的论点。
我看了《种子的力》以后
《种子的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以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认真抗日。今天我读了也深受启发和鼓舞。
我读了《种子的力》,感受最深的是一株任人践踏、无人注意的小草,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压在它身上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怕险阻,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我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也正需要这样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知识的宝库大门定能被我们打开,科学的高峰定能登上。
我们决不能做“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遇到困难就悲观叹气,失去前进的信心,那样只会步步后退。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我和同学参加作文比赛,由于没发挥好水平,结果落选了。看着得奖同学的高兴劲,我难过得暗暗掉了几次眼泪,甚至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后来几次作文也远远落在同学们后面。这时,《种子的力》有力地鼓舞了我,于是我振作精神,努力学习,天天写日记,终于取得了进步,还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不久前,我参加了全国性的作文竞赛,终于取得了全国三等奖呢。今后,我要继续发扬小草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努力向上。
2.把握读后感的写法
读后感一般分为四步写。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我今天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对文章中鲁迅先生帮助黄包车车夫这件事感触颇深。这件事的大意是:有一天,作者和他的爸爸妈妈去看望他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伯父家门口,发现了一位受了伤的黄包车车夫。作者的爸爸经过询问,知道了这个黄包车车夫受伤的原因。于是,作者的爸爸跑到了伯父家,接着跟伯父一起帮助这个黄包车车夫包扎好伤
口。最后伯父又把一些钱给了他,让他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一件事,使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读完文章,再回头想想,鲁迅的品德实在是太高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助人为乐,做了好事而又不图回报的呢?我就亲生经历过一次与文章中的这件事恰恰相反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看到一个小朋友独自在街边玩儿,玩儿着玩儿着,突然踩到了一块香蕉皮,摔了个四脚朝天,他哇哇大哭起来。可是,在旁边的路人,却都只是冷眼相观,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前帮助这位小朋友,把他扶起来的。他们有的人甚至幸灾乐祸,指着这位小弟弟哈哈大笑,还就这个小弟弟的狼狈样而议论纷纷。我当时也是行人中的一个。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很惭愧。
在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鲁迅先生一样热心地帮助别人。这样,不仅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还会让自己更快乐!
三、读后感的一般形式
读后感中的“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何人何文,有何感发点;“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谈自己的感受。
1.重点引用——对引用部分的认识——结合实际,谈感受——回扣感点
2.总的感受——一点一体会
3.中心——围绕中心谈感受
花生的品格——读《落花生》
我喜欢花生。当我读了《落花生》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后,不禁对这不引人注目的平凡植物又增添了几分敬慕之情。
的确,花生的外表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在商店里,它很少摆在特别显眼的五光十色的高档食品中,而甘愿默默无语。同玛瑙般的葡萄相比,它未免有些粗鲁而又老气;假如把几个晶莹闪光的西红柿放在它旁边,那么,它那土里土气的样子就更加显露出来。
然而,花生不像桃子、石榴或海棠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置身于土壤之中,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吮各种养分充实自己。花生虽然其貌不扬,可它却把自己的美蕴藏在心里,奉献给人类的是颗饱满而味道鲜美的内心。
这朴实无华的花生给了我一个启示:做人要具备花生的品格。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善良,有利于人民的人。上学以后我在班集体里,虽然做了一点好事,但和花生的品格相比,还差得很远。
人世间有许多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中共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世界各国授予她各种头衔一百多个,她的荣誉可以说到了极点。然而,她却极端地藐视名利,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
闻名世界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过许多万古流芳的乐章。他也因为一心钻研音乐,无暇讲究外表的美,竟被朋友称为“疯子”……
是啊!人也应该像花生那样,让美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感谢生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世界。可以说生理上她是个弱女子,但在精神上,她绝对是个巨人。“聋、哑、盲”的生理缺陷注定她要付出比常人多几百倍的汗水去面对生活,可以说生活对她是不公平的,但是她没有憎恨生活,而是用颗真挚的心去感谢生活。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正是她坎坷人生的写照。
②我们总是在抱怨,抱怨学习太忙,工作太累;抱怨没人关心,人与人冷冰冰;抱怨今天的晚饭不好吃。而当我捧起时,烦躁的心被梳理,我重新学会感谢生活。
③书中写道,她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在学校中,大家都很友善。海伦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关爱自己。“要是我能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都写下来,那有多好啊。他们费尽心思把我的缺陷转变成美好的特权,使我能够在缺陷的阴影中,安详地快乐前进。”海伦是以这样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同学常牵着她的手,在她的手心里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富勒小姐,为了能让她学会说话,从基本单词教起,一遍遍地发着同样的字母音。她耐心地让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嘴唇上。去感受舌头和嘴唇的运动。贝尔博士愿意让她去触摸一件件珍贵的展览品,圆了她想更真实的去接触书本上所说的古代文明的愿望。
④可以说面对着一切一切的帮助,关爱。海伦都用心去感谢,她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觉得那么的可爱。看着她,我心里面不自觉就对比自己,觉得感触特别深。想象自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闷闷不乐。工作多时也抱怨:工作忙啦,累啦,别人冷落自己啦;牙齿不好也觉得是老天不公;考好了,心里高兴,考砸了,最好谁都不要靠近我。我想,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这样的心情。
⑤“许多人都感到奇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的人怎么能领略瀑布的奇观,他们老是这样问我:‘你既看不见波涛汹涌,也听不见怒吼呼啸,它们对你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意义极大,这是我与生活在进行心灵的沟通。”
⑥生活与心灵的沟通,这是什么?我们是否给自己留了份时间去领略生活之美,去与生活沟通呢。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快节奏压榨我们的思想空间。我们只会去关心下一秒钟的工作,却忽略了放慢脚步去感悟,品位眼前的生活。在拥挤的道路上,我们只会赶路,却没有抬头看看天空是那么蔚蓝,许许多多感动的时刻就这样与我们擦肩而过。对明天我们充满期待,而当明天变成昨天时,我们是否留意过生活的点滴,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
⑦其实,生活是公平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到对生活点滴的感悟中,而并非一再的抱怨。我想,海伦·凯勒生活在乐观,快乐中。我们也同样有着能让我们感动的生活,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感谢生活的心。
⑧让我们去学会感谢生活,去记住一个个让人感动的瞬间。用真挚,乐观的心面对生活的中点点滴滴。
1.你认为文章哪几自然段是“读”,哪几自然段是“感”?
“读”
“感”
2.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3.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读”和“感”的安排上有什么规律?( )
A.“读”、“感”交叉
B.先“读”后“感”
C.先“感”后“读”
5.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感点什么?围绕这个感点,作者写出了自己的哪几个收获?
一、如何读读后感
1.找准感点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一般的读后感只容纳一个感点,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住作者的感点。"感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作者的感点有时就是文章的论点。
2.把握读后感的写法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二、读后感的一般形式:
读后感中的“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何人何文,有何感发点;“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谈自己的感受。
1.重点引用——对引用部分的认识——结合实际,谈感受——回扣感点
2.总的感受——一点一体会
3.中心——围绕中心谈感受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子的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答案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地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大力气,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解剖的头盖骨里,给予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把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吗?它为着向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窄,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了。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
没有一个人把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4-学写说明文 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4-学写说明文 全国通用,共13页。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3-走近说明文阅读 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3-走近说明文阅读 全国通用,共15页。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6-如何写好写景文 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讲义6-如何写好写景文 全国通用,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