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2(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798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2(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798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2(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798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2(含答案)
展开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第五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è shì fán zhí liánɡ cǎo mù tàn dì qū
jūn lèi xiù lì línɡ lónɡ xiē xī jī wō
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差:A.chà B.chāi C.chā
差不多( ) 出差( ) 差别( )
2.强:A.qiǎnɡ B.qiánɡ C.jiànɡ
倔强( ) 强大( ) 勉强( )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太阳》是张姞民写的一篇说明文。( )
2.《松鼠》一课作者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
3.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 )
4.《鲸》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
5.《松鼠》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近义词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喜欢——喜爱 矫健——矫捷
B.追逐——追赶 轻快——轻巧
C.锐利——利益 警觉——警惕
D.躲藏——躲避 强烈——剧烈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敏捷)
B.(刃锋等)尖而快。(锐利)
C.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判断)
D.将就;凑合。(勉强)
3.下列关于《太阳》一文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两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B.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说明了太阳很大这一特点
C.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热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D.“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有熔化钢铁的作用。
4.下列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外形特征——漂亮。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
B. 性格特征——驯良。松鼠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自己的活动时间,不打扰人们的生活。
C. 行为特征——乖巧。松鼠聪明有智慧,行动轻快敏捷。松鼠搭窝时精心考究,搭出的窝既坚实又舒适。
D. 生活习性——洁净。松鼠会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5.下列关于太阳的作用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②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③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④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⑤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五、填空题。(24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锥( ) 杈( ) 驯( ) 疏( ) 峡( )
椎( ) 衩( ) 训( ) 梳( ) 侠( )
2.选词填空。(6分)
繁衍 繁殖
(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 )。
(2)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 )在这块土地上。
遮蔽 遮挡
(3)一片树林( )住我们的视线。
(4)勘探队员常年在野外作业,只能用帐篷( )风寒。
蛰伏 埋伏
(5)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 )不动。
(6)我军趁着夜色,悄悄( )在敌军阵地的前沿。
3.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2)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治疗和预防疾病。(修改病句)
.
4.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9分)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①“ ”一般是形容人的,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说明松鼠长得 。
②语段中把尾巴比作“ ”,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 。
③松鼠的尾巴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 ”,说明松鼠的尾巴具有 的功能。
2.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①形容毛光滑不杂乱的词语是 ,形容毛洁净无杂物的词语是 。
②句中叠词连用,形象地表现了松鼠 的特点。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六、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 、 。(3分)
3.第一自然段中的“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1分)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2分)
.
5.第一自然段中“差不多”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
.
(二)课外阅读。(12分)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 ”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级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为有必要对选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 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
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2分)
(1)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 )
(2)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2. “宣 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4分)
.
.
.
.
3.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
.
4. 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
.
.
.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
七、习作展示。(25分)
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你感兴趣的事物吧,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事物,按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下来。运用一些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è shì fán zhí liánɡ cǎo mù tàn dì qū
摄氏 繁殖 粮草 木炭 地区
jūn lèi xiù lì línɡ lónɡ xiē xī jī wō
菌类 秀丽 玲珑 歇息 鸡窝
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差:A.chà B.chāi C.chā
差不多(A) 出差(B) 差别(C)
2.强:A.qiǎnɡ B.qiánɡ C.jiànɡ
倔强(C) 强大(B) 勉强(A)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太阳》是张姞民写的一篇说明文。(√)
2.《松鼠》一课作者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3.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
4.《鲸》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5.《松鼠》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近义词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喜欢——喜爱 矫健——矫捷
B.追逐——追赶 轻快——轻巧
C.锐利——利益 警觉——警惕
D.躲藏——躲避 强烈——剧烈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敏捷)
B.(刃锋等)尖而快。(锐利)
C.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判断)
D.将就;凑合。(勉强)
3.下列关于《太阳》一文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两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B.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说明了太阳很大这一特点
C.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热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D.“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有熔化钢铁的作用。
4.下列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外形特征——漂亮。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
B. 性格特征——驯良。松鼠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自己的活动时间,不打扰人们的生活。
C. 行为特征——乖巧。松鼠聪明有智慧,行动轻快敏捷。松鼠搭窝时精心考究,搭出的窝既坚实又舒适。
D. 生活习性——洁净。松鼠会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5.下列关于太阳的作用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②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③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④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⑤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五、填空题。(24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锥(锥形)杈(分杈 )驯(驯良 )疏(疏导 )峡(山峡 )
椎(脊椎)衩(裤衩 )训(教训 )梳(梳头 )侠(侠客 )
2.选词填空。(6分)
繁衍 繁殖
(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2)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
遮蔽 遮挡
(3)一片树林(遮蔽)住我们的视线。
(4)勘探队员常年在野外作业,只能用帐篷(遮挡)风寒。
蛰伏 埋伏
(5)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6)我军趁着夜色,悄悄(埋伏)在敌军阵地的前沿。
3.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治疗和预防疾病。(修改病句)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4.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9分)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①“ 清秀 ”一般是形容人的,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说明松鼠长得惹人喜爱。
②语段中把尾巴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
③松鼠的尾巴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说明松鼠的尾巴具有奇特的功能。
2.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①形容毛光滑不杂乱的词语是光光溜溜,形容毛洁净无杂物的词语是干干净净。
②句中叠词连用,形象地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特点。
六、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距离远 、体积大 、温度高 。(3分)
3.第一自然段中的“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 实际上 ”一词意思相近。(1分)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2分)
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5.第一自然段中“差不多”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差不多”这个词不能去掉。“差不多”表示不确定,有估计之意。句中去掉了这个词,就成了正好三千五百年,这和现实情况是不相符的。
(二)课外阅读。(12分)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 ”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级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为有必要对选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 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
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2分)
(1)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混为一谈)
(2)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崭露头角)
2. “宣 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4分)
①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 产地命名的。
②宋末至明朝中叶,“宣纸”以青檀皮为原料制成的纸张,用于装裱托纸等。
③明清时期,“宣纸”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的高级书画纸张。
④如今,“宣纸”用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托用纸。
3.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作比较;把单一用青檀皮纤维成纸和掺加了沙田稻草纤维的纸作比较,突出强后者绵柔度高、润墨效果好的特点。
4. 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相对”示例:“相对”表限制,准确地说明了皖南山区社会稳定的程度,强调了当地造纸业快速发展物条件。
“崭露头角”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泾县宣纸的独特品质开始显示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七、习作展示。(25分)
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你感兴趣的事物吧,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事物,按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下来。运用一些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略。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