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山中学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共16道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①仰韶文化 ②红山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良渚文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2.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 )A.血缘亲疏 B.军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才能高低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A.孔子反对苛政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C.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孔子主张以德治国4.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设置的官职是( )A.知州 B.通判 C.刺史 D.御史大夫5.为了稳固边疆,开拓疆域,西汉时期设置了( )A.安西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伊犁将军6.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有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若要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①道家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家墨子③法家韩非子④A.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B.①“仁政”;②老子;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C.①“仁”;②老子;③“兼爱”“非攻”;④“以法治国”D.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7.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C.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 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 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9.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0.《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11.易中天评价某制度“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它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尽可能地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他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度C.汉朝的中朝制度 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豪强大族政治影响力大C.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D.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13.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14.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涉及到的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顾恺之15.“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下列书法字体中符合此诗描绘的是( )A. B.C. D. 16.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品德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德才学→考试成绩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1) 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扫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6分) (2) 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4分) (3) 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6分) 18.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4分)(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汉、唐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为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6分)(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的“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体现。(6分) 黑山中学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48分)C 2.A 3.B 4.C 5.B 6.C 7.D 8.D 9.D 10.D 11.D 12.B 13.D 14.C 15.C 16.C二、材料题(52分)17.(1)事件:统一中国。时间:公元前221年。贡献: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分)(2)皇帝:秦始皇嬴政。官职:御史大夫和太尉。(4分)(3)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6分)18.(1)政治制度:分封制。现象:诸侯争霸。(4分)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6分)(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和农民。(4分)(3)关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4分)19.(1)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6分)(2)创新: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创立科举制)。(2分)不同:官员选拔权集中到中央;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按才学标准选拔官员。(4分)(3)人才持续流动,且制度化;公正公平,机会均等原则;激励个人奋斗精神。(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三历史试题docx、高三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