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105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重点词语解释三十辐(辐条 )共一毂(车轮中心的部件,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当其无(中空处 ),有车之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把……做成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踮起脚)者不立,跨者不行(行走不稳 ),自见(显露)者不明(不能显明),自是(认为……正确 )者不彰(彰显)。自伐(夸耀 )者无功,自矜(夸耀 )者不长(长久)。其在道也,曰余食(剩饭 )赘行(赘瘤,“行”同“形”形体,实体),物(人们、众人 )或(常常 )恶( 厌恶 )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做 )。(第二十四章)知(认识,识别)人者智(有智慧,明智),自知者明(聪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坚强)。知足者富,强行(勤勉而行 )者有志(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长寿 )。(第三十三章)
其安(安然)易持(持守),其未兆(显露迹象,出现征兆)易谋(谋划),其脆(脆弱 )易泮(同“判”,分离 ),其微(细微 )易散(散失)。为(做 )之于(在 )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强微的事物);九层之台,起于累(同“蔂”。土筐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因此)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做事),常于几(接近)成而败之。慎(谨慎对待 )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想要)不欲(不想要的东西),不贵(以……为贵 )难得之货,学不学,复(补救)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 自然本性 )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二、文言知识总结1、通假字:(1)曰余食赘行(“行”同“形” 形体,实体)(2)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3)起于累土(“累”同“蔂”,土筐 )(4)自见者不明(“见”同“现”,显著,显露)
词类活用 (1)自是者不彰 (意动,认为……正确)(2)其未兆易谋 (名作动,显露迹象,出现征兆) (3)常于几成而败之 (使动,使……失败)(4)是以圣人欲不欲 (动作名,不想要的东西)(5)学不学(动作名,不学习的知识)(6)慎终如始 (形作动,慎重对待,审慎面对)(7)不贵难得之货(形容词意动,认为……贵重)
虚词而死而不亡者寿(表转折,却)常于几成而败之(表转折,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表并列)
实词伐:①自伐者无功( 夸耀,自夸 )②此五霸之伐也( 功业,功劳)③十年春,齐师伐我(讨伐,攻打 )④坎坎伐檀兮( 砍伐 )⑤伐无道,诛暴秦(讨伐)
实词是:①自是者不彰(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正确)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代词,这)③自言本是京城女(判断动词)④同是天涯沦落人(判断动词)⑤吾不为是也(代词,这)⑥无伤也,是乃仁术也(代词,这)⑦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代词,这)⑨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代词,这,“是故”,这个缘故,因此)
成语慎终如始:(谨慎地对待结束,就像开始一样。形容做事自始至终都谨慎。)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千里远的路程需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比喻事物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步积累而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他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
默写(情境)1.老子以容器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认为“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 。3.《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两句是: 。4.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 。、正好说明这个道理。5.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 ”,如果能做到“ ”,就不会失败。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8.《〈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战胜他人与战胜自己的结果不同的句子是 。9.老子在阐释治国之道时,连举三个现象说明事物是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其中以建筑为例进行阐释的句子是 。10.《老子》 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古代马车的各部分名称01车后部(1)轴,是一根大圆木,负责承担车载的重量,两头穿车轮。轴中间粗,两头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转动,车轴则不转动,而是跟车体固定在一起。(2)轮,圆形,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通常用火烤木料后輮成弧形拼接而成。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ɡ)。(3)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呈纺锤型,中有圆孔,使轴可以穿过,表面有一圈榫眼,用来插辐条。为了保持行车平稳,防止转弯时车辆侧翻,毂一般会做的很长,来提供足够的支撑面,有时还会在外面套一个金属套。(4)辐,连接辋和毂的是辐,也称辐条,即车轮中一根根的木条,可支撑轮圈。车轮的辐条有多有少,一般为30根。(5)舆,车厢,通常为长方形,人所立之处。“舆”的左右两边立的栏杆和木板,叫輢。
(6)軎(wèi),车轴两头的圆形金属套。车轴的两端露出毂外,末端套有青铜或铁制的轴头,防止轮子在转动时飞出。(7)辖,车轴两头垂直穿入軎的金属条,防止軎脱落。辖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呈扁平长方形,长约三四寸,俗称销子。(8)轸,舆的底座和架子,由四根方木组成,有点类似现在的床架。古人会用皮条等编织成网状绷在轸上,仿佛绷床,上面再放置垫子,褥子一类。不但舒适,还能缓震,减轻车载疾驶或磕碰时造成的颠簸。(9)轼,车厢前部的一根横杆,便于人驾车中倚靠或扶握,以保持平衡。
02车前部(1)辕,车厢前架牲畜的木杆,另一端与轴相连接。辕亦被成为辀,“马车称辀,牛车称辕;单根称辀,两根虽装在马车上,亦多称辕”(《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孙机),可曲可直。(2)衡,车辕前端的横木,便于使拉车的牲畜始终在一个水平线上前行。(3)轭,驾车时正好卡在牲口脖子上的部件,双轭装在衡上,以衡与辕的交叉点为中心,分别固定在左右两段的中间。轭一般为人字形,底部两端向外卷曲,方便固定在马颈处。
03车附件(1)銮,纯粹的青铜装饰,也称銮铃。内部的铜丸会在马车行进中发出响声,《诗·大雅·韩奕》中就有“百两彭彭,八銮锵锵”( 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的记载。(2)轫,它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必须先将轫木拿开,车子方能转动。所以启程又叫发轫。另外,古代车舆上可以有盖子,用一根木棍支撑,形似大伞。盖为车所专用,舆中可以铺席,车席叫茵,后来也泛指一般的席垫。据说古时妇人之车,往往在舆的四周加上帷。后来车盖被取消,在帷上加了顶(类似现代的车篷),叫作幔,又叫幰(xiǎn)。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常识,文本研习,自然状态才最合适,不违反自然常态和规律,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授课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授课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