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自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品味宇航员的精神品质,体会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天地九重》第六章第200页起(前一篇课文,我们学习的是为他人作传,而这篇则是作者为自己写的自传。杨利伟,相信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及本文内容,老师选了这篇课文的源头《天地九重》的第六章给大家阅读,相信同学们对本篇文章也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板书:自传】)
导入:
【板书:太空一日】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立下一座新的里程碑的一件伟大事迹。当然老师也希望大家在羡慕航天员成功荣耀之时,也能体会到其背后的惊险。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太空一日》。
回顾浏览的要求与技巧,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问:下面我们要先来梳理、把握文章的内容,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便可了解。那么请问大家还记得浏览的要求和技巧吗?
明确:要求:1、具体的时间和字数要求是每分钟不少于400字;2、内容了解方面的要求是浏览后知道主要人物、事件经过以及结果。【板书:1、速度>400字/分钟;2、内容:人物、事件、结果】
技巧:1、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掌握的浏览的技巧是一边浏览一边把关键性的词句进行勾画,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2、像这篇文章大家能发现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浏览技巧吗?(没错,就是抓住每一部分的小标题。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板书:1、勾画关键性词句;2、关注首句;3、小标题】
问:既然小标题这么重要,那它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小组讨论一下。
明确:1、总括事件,让读者明白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表明写作对象;
2、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奠定感情基调;
4、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
······
问:掌握好浏览的技巧后,下面就请大家各施其技,结合小标题,浏览全文,把握本文内容。要求:1、圈画出杨利伟遇到的意外情况;2. 找出其面对每次意外时对应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明确:1、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10赫兹=0.1秒,公式:秒=1/赫兹。初二物理会学“共振”,如现在就感兴趣,可了解“士兵过桥共振”,想一想共振的可怕:1849年,在法国西部昂热市的曼恩河上,当列队的士兵通河上大桥时桥身突然发生断裂,1906年的一天,一支沙皇俄国的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雄纠纠,气昂昂地通过彼得堡封塔河上的爱纪毕特桥时,桥身亦突然断裂,此外,1831年,在英国曼彻期特附近也发生过军队齐步过桥时使桥共振致塌的事故。假设讲台是桥,哪组来演绎一下这个士兵过桥共振的过程:“一二一”的口号声中,一对士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上来。整齐的队列,强劲的步伐,一下子摄住了人们的心。队列先通过平地,然后经过桥梁(讲台)。大家很快感受到,队伍经过桥梁时,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时候,请大家设想,在三四十公里的高空,火箭与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该有多恐怖。至此,大家对杨利伟“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也就深有体会了。)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假如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这时,传来了熟悉的敲门声……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编个故事,能把女同学吓哭,方证明你是高手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问:从这些意外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什么?他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沉着、稳重、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
那现在再来联系一下我们看过的原稿,思考并报告一下自己阅读原稿与阅读课文的不同感受。(看看课文的剪裁删节是否有利于理解我国航天员科学探险的伟大精神和严谨细密的科学作风。删的是飞前的,体现的是他淡定、幽默以及和同伴们刻意表现出的轻松状态。)
三、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品味宇航员的精神品质
这就是宇航精神,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资料。
作者介绍: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suí)中。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一级飞行员。1983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1996年8月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预备航天员。经过五年多的训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综合考核,被选拔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飞行梯队成员,最终被确定为首飞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圏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2008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问: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够称为英雄?
你会如何评价杨利伟的“英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其精神品质进行探究。
明确:【板书:从容镇定(共振时以为自己即将牺牲,他还是顽强忍受)、理智平和(靠意志克服本末倒置的困难,最终得以适应)、具有极强的集体意识和使命感(将自己的感受告诉战友,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大公无私(除了提醒战友几个注意的地方外,还有面对困难的考验,他没有后退,而是继续选择为国家民族做贡献)、严谨科学的态度(对于能否看见长城这件事,不仅自己多次努力寻找,还叮嘱后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且多次询问他人;试听一年多敲击声也未签字确认;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对真理不懈追求(看长城)】等精神。
问: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挥)
点拨: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載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有这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气和决心。
总结:本课描述了诸多细节,可以说突发事件、危难考验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临危不惧,坚持到底的。所以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为此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应该给予英雄的荣誉。
四、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作者不仅是英雄,还是一个会抒发情感的英雄,他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四,体会语句中所蕴含的情感。
作业本任务四:杨利伟在《天地九重》的《序言》中说道:“虽然我力争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但单纯讲故事并不是我的本意,甚至关于航天的知识也不是重点,我无意让人们仅仅从中猎奇(猎奇:寻找、探索新奇事物来满足人们好奇心理),而是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能与我共同分享一些感悟,获得一些启发,在若干地方与我产生共鸣。”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感悟、启发?课文有没有引发你的情感共鸣?仿照示例,把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
【示例】
句子: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阅读体验:当杨利伟平安地回到地球、回到祖国的怀抱,历经太空生活中种种困难之后,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喜悦和骄做。这种心情通过这个句子表达出来了,特别是句末的感叹号,凝练又深沉地传递了这种情感。
明确:见书本。
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锦外”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点拨: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认为要上太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在登上太空后有什么感想?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还想不想再次进入太空?
小结
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看见了许多太空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希望我们向他们学习,将来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建功立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总结拓展,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