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30 议论文阅读之论据考查-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0 议论文阅读之论据考查-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共9页。
★[考点概述]
论据是作者阐释或论证论点的依据。论据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一类是道理论据(马列主义理论、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理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
议论文中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必定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都是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真理。
充分理解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和这些理论所阐明的道理,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论点。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把握论点的基础。
★[考查方式]
①本文某一句是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②某个事例或道理是否适合做论据。
③为某一段补写事实论据。
④选出对选文的中心论点表述恰当的一项。
⑤下面一段话作为论据放在文中哪一段合适。
⑥概括事实论据
…………
★【方法指导】
一、概括事实论据
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征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这类题目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明确全文中心论点或该段中作者的观点;
第二步,找出论据包含的两大要素——人物、事件,如果需要其他要素,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也要找出来;
第三步,采取“人物+事件”的基本格式进行表达,要求语言尽可能简洁,还要紧扣该段中作者的观点。
答题模板:什么人十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要有体现论点的关键词)。
二、分析论据的作用
第一步,审题,分析选项,明确论据内容。分清材料所给论据是事实论据(人物事迹、史实、确凿的数据分析等)还是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民谚以及经过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道理、定理、公理等)。
第二步,明确论点,弄清楚文章的中心论点,各段是否有分论点,分别是什么,为分析论据作准备。
第三步,剖析论据,明确所论述的内容和所能达到的论述效果,从而为其找到所论述的论点。
第四步,结合文章分析,所给论据内容与选段中的内容一致,且能支撑选段的论点/分论点,则能作为文章某段的论据,反之则不能。
值得注意的是,对论据作用的考查,还有一种以判断论据作用正确与否的形式出现。
【答题模板】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三、为第X段补写论据
①要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再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②要据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证明论点。
③要简洁,凡与论点无关的情节过程都是多余的。
④要典型,最好举名人的事例。
【答题思路】①明确该段论点,所写论据要与论点一致。
②分清是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交代清楚人物和故事梗概;道理论据可直接引用,选择众所周知的、正面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
③补充的事实论据,应是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要有能体现观点的关键词。
④补充的道理论据,应交代清楚名言、诗句的作者、国别或朝代。
【答题模板】
答题规范:①道理论据:时代或国籍+作者+名言;②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简短评价。加上分析:正因为……,所以……正体现了……(如有字数限制,务必遵照)。
四、某个事例或道理是否适合做论据
答题模板:这是一个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述了……内容。(而)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论据有力论证(不能论证)中心论点,所以能(不能)做论据。
五、论据放在文中哪一处合适
答题模板: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其中又有……分论点。
②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所表达的观点是……。
③该论据论证了……这一分论点。
④所以应放在X段处。
★[01-2022年江汉油田]议论文阅读(7分)
让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康岩
①近日,第58届“亚广联奖”评选揭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电视娱乐节目奖”。这档节目能获此殊荣,在于它挖掘古籍中蕴含的精神财富,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提炼、展示,为古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范例。
②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金文、简册帛书,到手抄印刷的书籍手卷、线装书册,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承载着中华儿女丰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养分,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和心灵寄托。
③古籍从历史深处走来,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为人处世之道。比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讲述的是从政为官要心系百姓安危冷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号召干事创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彰显担当。
④推动古籍保护传承,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更能让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新元素、开拓新境界。我们要细化措施,运用科技手段,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⑤推动古籍保护传承,要细化古籍保护措施,提升古籍整理研究能力。首先,要开展古籍普查,摸清古籍资源状况。2020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评选并公布了第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命名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次,要改善古籍保存条件,确保古籍资源安全。再次,要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对濒危古籍更要抢救性修复。另外,要根据不同类型古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防止低水平重复。
⑥推动古籍保护传承,还要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采用智能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对整本古书进行脱酸加固处理,让面临风化消失风险的古籍“重获新生”。江苏省以“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为基础,统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把各种古籍文化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让读者在“云端”就能感受中华古籍之美。
⑦推动古籍保护传承,更要挖掘古籍时代价值,实现“古为今用”。准确把握古籍文化内涵,在古今之间实现“搭桥”“联心”“融通”,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从《典籍里的中国》到《国家宝藏》,从《上新了!故宫》到《唐宫夜宴》……这些“活”起来,“动”起来、会“说话”的古籍,既能迸发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又能带给人们精神给养和智慧启迪,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思想动能。
⑧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的古籍,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成为我们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把古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选自2022年5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9. 若为选文第③段添加论据,下面哪一句合适?为什么?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1. 请简析选文第④~⑦段的论证思路。
★[02-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言而有信,诚者自成
汪曦永
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朋友间交往,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信者,人言也;诚者,言成也。《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崇尚诚信不仅是古训,更是当下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
②出言必成,其言方信,“诚信”二字是成功的关键。商鞅变法图强获得成功,始于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商鞅制定好变法之策后,并没有立即公布,而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镒黄金。就在百姓感觉难以置信之时,赏金加到了五十镒,终于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兑现承诺,以此向国民宣布变法的决心和信用。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改革法令迅速得到有力推行,为后来秦国的兴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③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孔子认为,如果国家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则“民无信不立”,国家就会垮掉;如果一个人不讲信义,则“不知其可也”,无法确定这个人是否能把事情做好。对于诚信的重要性,《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第一位的就是“诚”。现代汉语中,将“诚信”二字连用,表示处事真诚、讲信用。诚侧重内心层面,指内心情感的真实无伪、自然流露。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指言而有信、遵守信用。诚于中,信于外,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④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更看重实际行动,要从每一件事做起。“以身涉世,莫要于信。此事非可袭取,一事失信,便无事不使人疑”,清代廉吏汪辉祖认为,只要有一件事失信于人,别人可能就事事生疑。因此,必须时时谨记自己的承诺,小事也要认真对待。曾子妻子哄骗儿子,要“杀彘”给他吃,结果曾子真的要“捕彘杀之”。面对妻子所谓“特与婴儿戏耳”,曾子严肃地批评:“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戏言虽小,但关乎诚信,为了教导孩子诚实诚信,曾子身体力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最终给孩子“烹彘”而食。
⑤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每个诚信的故事都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一诺千金的季布、替夫还债的武秀君……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尤其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
⑥人有信则立,国有信则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立足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守诚信原则,反对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歪念,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依靠矢志不渝的奋斗,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15.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6.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7.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这句话解释了“诚信”的含义。
B.无论岁月如何变过、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唯一原则。
C.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诚于外,信于中,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D.本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更要坚守诚信原则。
18.结合文章观点,谈谈你对“阅读链接”中的现象的看法。
【阅读链接】“3·15”晚会曝光的湖南岳阳土坑酸菜令人瞠目、作呕。广告宣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结果没有“老坛”,只有堆满腌制酸菜的露天土坑;没有“足时”,只有几个工人赤足在酸菜上踩来踩去。
此事一经报道,某企业对相关的酸菜包产品全部封存,并向广大消费者致以歉意,表示将全力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查。
★[03-2022年泰州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周珊珊
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②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 。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终、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从田间地头到科学前沿,从内地到边疆,广大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阳而生,蓬勃发展。
③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④自信自强,更在于 。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⑤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有删改)
5.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A.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号召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B.文章开头以李大钊的名言引入论题,有气势,有力量,给全文奠定了昂扬向上的论述基调。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可以插入文中第②段的横线处,既紧承上句,又开启下句,语意连贯,语言典雅。
D.第⑤段中“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这四个短语,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对青年明确提出四方面要求,排列整齐,朗朗上口。
6.品读第④段文字,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自信自强,更在于 。
7.“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请简要举一个典型事例佐证第④段中的这句话。(3分)
注意点:论据都是用来证明作者观点的,答题时必须明确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可能是中心论点,也可能是分论点或者段落中心句。
注意点:①论据要与论点一致,所引的名言、格言要能证明论点,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②直接引用时要按原文照录,引据要完整,不能断章取义;③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特别提示:①补写的论据形式要与原有论据相似;②补写的论据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③补写的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7 议论文阅读之拓展探究-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7议论文阅读之拓展探究-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7议论文阅读之拓展探究-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6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6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6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5 议论文阅读之论点概括-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5议论文阅读之论点概括-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5议论文阅读之论点概括-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