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课一练,共8页。
基础课时落实(六)(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过关练]1.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 )A.碱性:KOH>NaOH B.相对分子质量:Ar>KC.酸性:HClO4>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B [A.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D.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A、C、D均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不符合题意。B.相对分子质量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B符合题意。]2.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A B C DB [钾与水反应剧烈,从安全角度来看,用B装置反应空间大且盖有玻璃片,能防止液体溅出来,C装置空间太小,可能会爆炸,D装置钾与水反应太剧烈不易操作。]3.已知砹(At)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ⅦA族,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砹单质可能为黑色固体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t>HIC.还原性:At->I-D.AgAt难溶于水B [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分析。A项,由F2、Cl2、Br2、I2单质颜色逐渐加深可知A正确;B项,得电子能力I>At,故稳定性:HI>HAt;C项,由离子半径:r(At-)>r(I-)知还原性:At->I-;D项,由AgX(F除外)均难溶于水知AgAt难溶于水。]4.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熔点D.原子半径C [图中表示碱金属的某项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或升高。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A、B、D符合图像关系;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故选C。]5.碲(Te)是52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ⅥA族,处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碲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B.碲化氢(H2Te)比H2S更稳定C.碲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碲(TeO2)D.H2TeO4的酸性比H2SO4弱B [T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ⅥA族,处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有半导体的性能,A正确;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则氢化物稳定性H2Te<H2S,B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TeO4<H2SO4,D正确;ⅥA族元素(R)在空气中燃烧都能生成RO2,C正确。]6.锂(Li)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B.Li是碱金属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C.Li、Na、K、Rb+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D.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B [碱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并非都能生成过氧化物,如锂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A错误;Li是碱金属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正确;Li、Na、K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Rb+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C错误;Na+和Li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有2个电子层,D错误。]7.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B.碱性:NaOH>KOHC.结合H+的能力:CO<Cl-D.还原性:I-<Br-A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Na>Mg,故A正确;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则碱性:KOH>NaOH,故B错误;酸性越强,对应酸的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酸性:H2CO3<HCl,则结合H+的能力:CO>Cl-,故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Br>I,则还原性:I->Br-,故D错误。]8.能说明SiO2为酸性氧化物的事实为( )A.SiO2与H2SO4、HNO3不反应B.SiO2+4HF===SiF4↑+2H2OC.SiO2+2KOH===K2SiO3+H2OD.SiO2+2CSi+2CO↑[答案] C9.关于硅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不与任何酸反应B.在常温下,可与强碱溶液反应C.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D.单质硅的还原性比碳的还原性强A [Si能与氢氟酸反应,A错误。]10.已知16S和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HCl>H2SB.原子半径:Br>Se>ClC.还原性:S2->Se2->Cl-D.酸性:HBrO4>HClO4>H2SO4A [非金属性F>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应有Se>Br>Cl,B错误;非金属性Cl>S>Se,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Se2->S2->Cl-,C错误;非金属性Cl>B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ClO4>HBrO4,D错误。]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A~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A 2 DE GI3B C F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最稳定的是________。(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解析]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可推出A~I元素分别为H、Na、Al、C、N、P、F、S、Ne。联系相应递变规律,这些元素中,Ne是稀有气体元素,性质最稳定;F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其单质氧化性最强,气态氢化物最稳定;Na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其单质还原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H2SO4酸性最强,Al(OH)3呈两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答案] (1)Ne F2 Na (2)NaOH H2SO4 Al(OH)3 (3)CH4、NH3、PH3、HF、H2S HF (4)Na12.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如图,B、C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B2C和B2C2。据此填空:(1)A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2)A、B、C、D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3)A、C、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B形成的含氧酸盐与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非金属性D________A。[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第1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即x=2,y=14,A为Si。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B2C和B2C2的分别是Na和O。则D为S,Na、Si、S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Na>Si>S。O、S同主族上下相邻,则原子半径S>O。由此可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H2S>SiH4。由反应Na2SiO3+H2SO4===H2SiO3↓+Na2SO4可知酸性H2SO4>H2SiO3,非金属性S>Si。[答案] (1)硅 3 ⅣA (2)Na>Si>S>O(3)H2O>H2S>SiH4(4)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13.为比较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1)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所盛试剂应为________。(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据“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分析可知,分液漏斗中应盛装盐酸,锥形瓶中盛放可溶性正盐溶液如Na2CO3溶液,根据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HCl酸性强于H2CO3;然后将生成的少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由此判断酸性H2CO3>H2SiO3;因为A中会有HCl气体逸出,故通入Na2SiO3溶液前需将混合气体中的HCl吸收,但不能吸收CO2,故可选用饱和NaHCO3溶液。[答案] (1)盐酸 (2)饱和NaHCO3溶液 吸收HCl气体(3)Na2SiO3溶液(合理即可) SiO+CO2(少量)+H2O===H2SiO3↓+CO(4)HCl H2CO3 H2SiO3[拓展培优练]14.(2021·北京高一检测)钙元素位于第4周期ⅡA族,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B.氯化物易溶于水C.原子半径比镁的原子半径小D.碳酸盐易溶于水B [钙元素位于第4周期ⅡA族,结合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可知,B项正确。]15.(易错题)有下列结论:①微粒半径:S2->Cl>S>F;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H2Se;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ClO4>H2SeO4;⑥非金属性:F>Cl>S>Se。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①③④C.只有① D.只有⑥A [①Cl、S同周期且原子序数S<Cl,则微粒半径S>Cl,错误;②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推测,正确;③同主族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错误;④、⑥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断正确;⑤HClO4酸性强于H2SO4,错误。]16.砷、溴都是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元素,它们的一些信息如下表。元素砷溴单质化学式AsBr2氢化物化学式AsH3H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H3AsO4HBrO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Br比AsH3热稳定性强B.Br2比As氧化性强C.AsH3比HBr还原性强D.H3AsO4比HBrO4酸性强D [砷、溴属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故非金属性:溴>砷,则酸性:HBrO4>H3AsO4。]17.(素养题)“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属于高硒区,该地盛产富硒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硒元素,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4B.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C.原子半径比钙小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稳定性比HCl差A [硒的原子序数为8+8+18=34。]18.现有A、B、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所示: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A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请回答:(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X、Y形成单核离子半径大小顺序________。(2)Z单质通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甲由A和B两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3∶14。甲与X单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基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A为H;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B为N;X原子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的3倍,X是O;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的是Cl(短周期)。X、Y形成单核离子是O2-和Na+,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化合物中N、H原子个数之比为∶=1∶3。即为NH3,其催化氧化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答案] (1)第2周期ⅥA族 O2->Na+(2)Cl2+2OH-===ClO-+Cl-+H2O(3)4NH3+5O24NO+6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能力课时落实1预测元素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化学鲁科版 (2019)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微项目 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当堂检测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