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基础课时19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学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基础课时19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学案第1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基础课时19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学案第2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基础课时19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学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糖类
    1.组成和分类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糖类符合通式Cn(H2O)m。
    (2)分类
    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来分类。
    2.葡萄糖
    (1)结构
    (2)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如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应用:这一反应可用于尿糖的检测。
    ②体内氧化
    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3.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
    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根里,淀粉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②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可用于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纤维素
    ①属于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成分。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
    ②它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也能生成葡萄糖。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子式符合Cn(H2O)m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
    (2)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 )
    (3)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 )
    (4)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
    (5)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
    [答案] (1)× (2)√ (3)× (4)√ (5)×
    二、油脂
    1.分类
    (1)油: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如:豆油、花生油等。
    (2)脂肪: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如:牛、羊等的脂肪。
    2.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与甘油(丙三醇)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中R1、R2、R3代表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物理性质
    油脂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4.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5.用途
    (1)为人体提供能量,调节人体生理活动。
    (2)工业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生产肥皂、油漆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
    (2)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3)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但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 )
    (4)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
    [答案] (1)√ (2)× (3)× (4)×
    三、蛋白质
    1.存在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组成
    由C、H、O、N、S等元素组成,是一类结构非常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到几千万)的有机化合物。
    3.性质
    (1)水解
    蛋白质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如
    (2)盐析
    (3)变性
    (4)显色反应
    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5)蛋白质的灼烧
    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用此性质来鉴别蛋白质。
    医院里常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处理医疗器械,采取在伤口处喷洒消毒剂、涂抹医用酒精等方法来消毒、杀菌,防止伤口感染。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细菌、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以及消毒剂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活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糖类的水解
    1.是否有甜味的物质就是糖类?是否糖都是有甜味的?
    提示:不是所有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比如现在流行的木糖醇就是一种有甜味的物质,但它属于醇类。不是所有的糖都是有甜味的,比如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就没有甜味。
    2.馒头或米饭在口腔中咀嚼有甜味,是否能够说明淀粉是有甜味的?为什么?
    提示:不能。淀粉本身没有甜味,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生成麦芽糖,所以有甜味。
    3.是否所有的糖类都能水解?
    提示:单糖如葡萄糖和果糖不能发生水解。
    4.是否所有的糖类均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提示:否,只有含醛基的糖类才可以反应,如葡萄糖。
    1.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2.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关键提醒:(1)检验淀粉水解的水解产物时,要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起催化作用的稀硫酸,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
    (2)淀粉的检验,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例1】 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结果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45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
    (1)学生甲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3)学生乙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乙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解析] (1)学生甲的错误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前未先加碱中和硫酸,因为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2)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选A项。
    (3)学生乙的错误是向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碘水之后不变色,有可能是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淀粉有可能完全水解也有可能未完全水解。
    (4)根据乙的现象只能说明淀粉已经水解,但不能确定是完全水解,还是部分水解,故选D项。
    [答案] (1)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前未加碱中和硫酸 (2)A (3)水解液用NaOH溶液中和后再加入少量碘水 (4)D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 )
    A.1 ml葡萄糖可与钠反应放出5 ml氢气
    B.1 ml葡萄糖可与5 m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不能与小苏打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A [1 ml葡萄糖中含有5 ml羟基生成2.5 ml H2,故A错。]
    2.下列方法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 ( )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看是否分层
    B [尿液中含有水,无论是否含葡萄糖,加入钠都会有氢气放出,A错误;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后加热,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鉴定,B正确;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与醋酸反应现象不明显,C错误;葡萄糖与饱和碳酸钠溶液互溶,D错误。]
    油脂的性质
    1.人们经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什么?
    提示:油污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属于酯,不溶于水,但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并且温度升高碱性增强,因此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效果更好。
    2.油脂的水解反应一定是皂化反应吗?
    提示:不一定。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皂化反应,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不是皂化反应。
    3.“酯”和“脂”有什么不同之处?
    提示:“酯”是指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而“脂”一般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脂”属于“酯”类。
    1.油脂的水解反应
    2.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例2】 下列关于酯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彻底,所以凡是油脂的水解都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B.与H2O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C.油脂的水解类似于乙酸乙酯的水解
    D.油脂不管在哪种条件下水解都生成丙三醇
    A [酯的水解条件的选择依据是看要得到何种产物,不能一概而论,A错;与H2O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和C2H5OH,B正确;油脂属于酯类,其水解类似于乙酸乙酯的水解,C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无论哪种条件下水解都生成丙三醇,D正确。]
    1.下列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 )
    A.油的熔点低,脂肪的熔点高
    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D.油和脂肪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根据常温下的状态分为固态的脂肪和液态的油,其中脂肪中烃基饱和程度高,熔点高,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较多,熔点低,在一定条件下,油和脂肪都能水解。 ]
    2.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反应均可采用水浴加热
    B.两个反应使用的硫酸作用完全相同
    C.两个反应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D.两个反应一定都是可逆反应
    C [酯化反应所需温度较高,水浴加热不能满足要求,A错误;酯化反应使用的是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酯的水解反应使用的是稀硫酸,作催化剂,B错误;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蛋白质的性质
    1.鸡蛋清水溶液中加入食盐水后一定生成沉淀吗?
    提示:不一定。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食盐水发生盐析,有沉淀生成,但是稀的食盐水不会。
    2.只要是盐就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吗?
    提示:不一定。钠盐、铵盐等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铜盐、银盐等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3.不小心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应立即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
    提示: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豆浆或鸡蛋清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使重金属盐与服用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盐对机体的危害。
    1.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比较:
    2.蛋白质的两个特征反应:
    (1)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显黄色。
    (2)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盐析和变性的区别
    (1)分清重金属离子和轻金属离子,便于判断盐析与变性。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有Cu2+、Ag+、Pb2+、Hg2+等;常见的轻金属离子有Mg2+、Na+、K+、Ca2+等。
    (2)盐的浓度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重金属盐溶液无论浓度大小均使蛋白质变性;轻金属盐的稀溶液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而浓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1.下列各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①硫酸钾 ②甲醛 ③氯化铝 ④硝酸汞 ⑤氯化铵 ⑥氢氧化钠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答案] A
    2.“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
    B.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若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豆浆进行解救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CuSO4溶液,其过程均是不可逆的
    B.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但是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会引起中毒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生化反应的催化效率就越高
    D.医疗上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是利用了酒精可以使蛋白质盐析的性质
    B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发生盐析,再加水能恢复原来的生理活性,向蛋白质溶液中加CuSO4溶液,蛋白质变性,其过程是不可逆的;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盐酸,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对人无毒;温度太高,酶会变性;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都是(C6H10O5)n,是同分异构体
    B.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都可以发生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蔗糖
    D.都是天然高分子
    D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尽管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人体没有纤维素水解所需要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错;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错。]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只有碳、氢、氧、氮
    B.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食生鸡蛋的营养价值更高
    C.向鸡蛋中加入(NH4)2SO4溶液,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D.用一束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D [A项,蛋白质含C、H、O、N、S等,故错;B项,蛋白质变性不改变其营养价值,故错;C项,向鸡蛋中加入(NH4)2SO4溶液使蛋白质盐析,故错。]
    3.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 )
    A.往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食盐使之变浑浊
    B.病人注射前用医用消毒酒精进行消毒
    C.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硝酸会出现沉淀
    D.用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
    A [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铵盐、轻金属盐溶液,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使其析出,如A选项。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在加热、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乙醇、甲醛等作用下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如B、C、D选项。]
    4.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植物油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
    B.用热的烧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D.从溴水中提取溴不可用植物油作为萃取剂
    A [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错误;植物油属于酯,在NaOH作用下可水解不分层,而矿物油属于烃类,不与NaOH溶液反应,B项正确;C项正确;植物油中不饱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5.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1)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营养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
    (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3)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用一束光通过其溶液,都产生______,若检验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答案] (1)淀粉 脂肪 (2)氨基酸 (3)丁达尔效应 碘水
    学 习 任 务
    1.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认识淀粉的性质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利用“活动·探究”中的实验培养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质,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结合实例认识油脂、糖类等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运用“迁移·应用”栏目认识蛋白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深刻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类别
    单糖
    低聚糖(以双糖为例)
    多糖
    特点
    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1 ml双糖能水解成2_ml_单糖
    1 ml多糖能水解成n_ml(n>10)单糖
    化学式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常见物质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用途
    可用于制造药品、糖果等
    可用作甜味剂
    淀粉可用于制造葡萄糖和酒精;纤维素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电影胶片的片基、纸张等
    化学式
    结构简式
    主要原子团
    C6H12O6
    CH2OH(CHOH)4CHO
    羟基、醛基
    概念
    浓的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条件
    浓的轻金属盐溶液或铵盐溶液,能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
    特点
    是可逆过程,继续加水时能使沉淀溶解,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后,试管中出现沉淀,再加水,沉淀不溶解
    加热、紫外线照射或加入某些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等,能够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聚沉,而且不可逆,这叫做蛋白质的变性
    加入CuSO4溶液后,试管中出现沉淀,再加水,沉淀不溶解
    加入乙醇溶液后,试管中出现沉淀,再加水,沉淀不溶解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未水解

    溶液呈蓝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部分水解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完全水解
    物质
    油脂
    矿物油
    脂肪

    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能水解并部分兼有烯烃的性质
    鉴别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
    盐析
    变性
    概念
    蛋白质在某些盐的浓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蛋白质在加热或加入酸、碱、重金属盐等条件下性质发生改变而失去生理活性
    特征
    可逆
    不可逆
    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性质改变,化学变化
    条件
    碱金属、镁、铝等轻金属盐和铵盐的浓溶液
    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酸、碱、强氧化剂、重金属盐、苯酚、甲醛、乙醇等
    用途
    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

    相关学案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学案设计,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糖类的组成与分类,单糖的性质及应用,多糖的性质及应用,油脂的性质及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第1课时导学案,共18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