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doc
    • 练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doc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第1页
    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第2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第1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文件包含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doc、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检测题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2 ·北京)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2   B.2   C.2Cl   D.3 ·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4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6  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7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8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9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A.-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C.-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137属于非金属元素10  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又知C-12原子的质量为N g ,该原子的中子P,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B.            C.          D.11 ·乌鲁木齐)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12 ·山东泰安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13  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A.C             B.Ne           C.Hg           D AL14 ·浙江温州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15 ·北京)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16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确定元素的种类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17  如右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金属元素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该粒子可表示为X18  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都属于一种原子  D.都属于金属元素       19  根据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填空题(共38分)21 4·杭州古学上常通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22 10分)以下符号所表示的微粒:NNeNaO2Na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23 6分)·河南)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________(填最左边”“中间最右边)。24 6分)河南)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_________25 12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三、简答题(共10分)26 4分)河南)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 000 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27 6分)·黑龙江龙东)下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     四、实验探究(共12分)28 12分)【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含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的化合物,今后将学到),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_(填变多”“不变变少)。【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结论:蔗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反思与评价】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中加入了烟灰,产物有可能是烟灰燃烧的产物,而且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解析:【收集资料】燃烧和分解后能生成其他物质,所以可以燃烧和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现象与结论】可根据容器底部的黑色物质和资料中的信息判断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容器壁上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思与评价】小明的实验设计得不够严密,没有考虑到空气中的氧气也含有氧元素,而且加入了烟灰,引入了其他物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