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六单元整合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5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下第六单元整合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5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下第六单元整合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5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下第六单元整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下第六单元整合教案,共8页。
项目名称:“科幻探险”人物访谈项目时长:7课时实施年级:七年级学习资源:七下第六单元总体设计:活动过程第一课段一、活动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浏览前三篇课文《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中“凛冽”、“怏怏不乐”、“姗姗来迟”等词语。2.了解课文大意。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活动资源1.课内资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三课。2.课外资源: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实姓名》。四、活动设计(一)导入 人类科学的探险精神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我们将以第六单元中的人物为对象,举行一次课本人物访谈会。头脑风暴:什么是人物访谈?准备一场人物访谈需要什么?明确:采访人物,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操作:1.确定采访对象2.选择采访方式3.确定采访主题确定主题,采访要始终围绕主题进行,不能偏离大的方向。要采访大家想知道的信息,才很有吸引力。可以把这些问题细分开来。4.访谈稿件整理5.召开访谈会(二)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回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1)课件出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浏览。思考: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浏览?浏览和略读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浏览的要求:浏览原则上每分钟不少于 400 字;还要有内容了解方面的要求,即浏览之后知道主要人物、事件经过以及结果。在浏览的过程中,仍要重视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3)朗读两条教学目标,明确浏览、略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略读和浏览各有侧重,略读是相对于精读, 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浏览是大略地看, 侧重从所阅读的材料中查找所需要的内容或是关键信息。 2.初读课文,了解掌握浏览阅读方法(1)阅读课文《伟大的悲剧》,在阅读的过程中,设置好时间节点,例如5分钟、7分钟、10分钟,让学生把握自己的阅读速度再读课文,梳理文章大意。《伟大的悲剧》(4300字左右,推荐阅读时间10-11分钟)明确:通过描写斯科特一行人勇敢探索南极点,到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由阿蒙森为首的挪威探险队已经先于他们到达此地了,这让他们丧失了信心和来时的雄心壮志,最终因缺水,缺食物又缺热能而冻死在雪地里的事。 评价标准(2)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浏览单元内的后两篇课文,记录好自己的阅读时间,并且概括文章大意。示例:五、课段学习反馈1.书海寻觅课外阅读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实姓名》三本书任意一本,学会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时候,填写好浏览信息反馈表)第二课段一、活动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为”、“就”、“火”、“以”、“则”有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2.了解活字印刷术,体会中华人民的智慧。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活动资源1.课内资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活板》。2.电子平板设备(《辞海》字典)。四、活动设计(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在1分钟内浏览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和之前所学在文言文有什么不同?明确:本文主要介绍的事物是我国古代在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活板》是在介绍一种事物,之前所学在文章,例如《孙权劝学》是在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木兰诗》也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教师引导启发:像《活板》这样,专门对一个事物进行阐释,介绍事物科学知识的文章,被称作说明文。)2.再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理清说明顺序)示例:3.通读课文,把握字音、节奏。(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4.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将疑难字音标注在文章中。5.了解作者及作品(二)理解活板的“活”1.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是怎样体现“活”字的?字活(每字为一印),排版方法活(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印刷方法活(常作二铁板),做法方法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拆板方法活(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字数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三)本文中出现了一些相同的字,却有不同的解释,请把它们找出来。1.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做)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为:被)2.持就火炀之(就:靠近) 瞬息可就(就:完成)五、课段学习反馈1.制作文言字词卡片(将课本中的文言字词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类别整理摘抄)。2.上网了解搜索单元人物。第三课段一、活动目标1.制作访谈对象花名册。2.了解访谈对象的人物经历。3.理解人物精神品质。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活动资源1.课内资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三课。2.杨利伟在“向上的力量”中的演讲。四、活动设计(一)制作访谈对象花名册1.浏览课文,自主完成任务单2.确定访谈对象(二)深入理解课文,了解访谈对象1.了解访谈对象的探险经历(1)阅读《伟大的悲剧》,梳理斯科特一行的经历。(2)梳理杨利伟、小姑娘、毕昇三人的人物经历。(三)总结理解人物精神品质1.概括总结几人的精神品质2.头脑风暴:这几个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四)整合资料,撰写采访提纲1.头脑风暴:你知道什么是采访吗?采访之间需要做哪些准备?2.观看《新闻袋袋裤》视频,补充完善刚才的提问。明确:采访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采访人和采访对象互相交流、回答实现。在采访之前,采访人需要设计好采访的问题,对采访的对象有一定了解。3.要召开访谈会,需要对在会上采访访谈对象,尝试设计采访提纲。4.讨论交流:每位采访对象,在班级中推优选出4个采访问题。5.整理采访资料。(五)召开访谈会1.根据采访对象分组,组内有访谈对象扮演者,也要有采访者。2.召开访谈会。五、课段学习反馈 自主阅读杨利伟在“向上的力量”中的演讲,结合课文体会科研人员的伟大精神。单元学习反馈(一)必做1.给目前在轨运行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写一封“地球家书”,可以写一写你对航天探险事业的新认识与看法。2.字词探险将本单元中《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三课的字词设计成“大富翁”游戏棋盘的样式,完成后,请班级中的同学一起“探险”,迷宫设计者记录好“探险者”的名单和完成时间。(二)选做3.为本单元的人物绘制人物海报(要突出人物精神)。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