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商西周世官制,“食有劳而禄有功”,汉朝察举制,设置中正官,品评人物,按品授官,隋唐至清科举制,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明清的考核,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无论王室还是各级贵族都是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继承高官厚禄。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含义:是一种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标准方式:贵族血缘世袭 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
“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客卿制、军功爵制
②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各诸侯为争霸图强,重视人才,养士礼贤;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尚贤思想的盛行。①含义: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举荐制),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 。③标准方式:举荐(自荐|他荐)才能或者授予军功 。④影响: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荐举比较散漫,不是一种制度;军功只适合战争状态,也无法代表执政能力。
察举制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在形式上吸收了荐举的因素。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与荐举相比有二大变化:一、察举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长官手中;二有固定时间、区域和名额;适应了汉代大一统局面。
“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茂才往往与孝廉并称,表明其重要性。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最主要的特科,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征辟则是朝廷或官府面向社会自上而下征召人才。
战争频繁,士人流散, 察举制度失去社会基础,事实上难以实行;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任人唯亲,察举制弊端显露,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方式:A.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B.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 “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隋唐统治者需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门阀世族势力,创立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积极要求参政。
标准:从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只重家世门第,不看道德才能。
评价:(1)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 (2)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选人只看家世,形成门阀士族政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唐代曾多次官修姓氏书,用博古通今的名儒修撰姓氏谱录。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仍列时任六品官的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李世民看后大为不满,遂命重新刊定,强调 “欲崇重今朝冠冕 ”,而非血统或郡望。这反映出李世民意在( )A.防范名儒操纵朝政B.重新划定等级阶层C.打击士族政治权力D.杜绝官僚政治流弊
隋炀帝始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武则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7.两宋:科举发展完善,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1)取士不问家世.(2)严格考试制度.(3)考试程序与内容的变革.
意义: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取士不问家世”打破门第限制,扩大选官范围,扩大统治基础。
8.元朝: ⑴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 ⑵恢复科举: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少。
9.明清科举⑴考生: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⑵考试内容:四书五经(格式:八股文)(3)特点: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学习内容与科举科目对应;三级考试制;八股文;)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成为贡士。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二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秦汉时期的考核:上计制
⑴每年末,各县、侯国将户口垦田、钱谷、盗贼情况汇集郡国,制成计簿给中央。⑵御史审核以防造假。
2.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战乱使考核多流于形式
3.隋唐:尚书省吏部负责
⑴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考察。⑵唐朝以品德、才能标准考核,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4.宋朝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着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
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部刺史。前期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刺史改称州牧、太守,职权进一步扩大,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
东汉时机构化变为御史台
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A.①④ 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⑴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宋朝⑴在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⑵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⑶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其在路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洪武十五年(1382年),监察机关御史台改成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使等,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使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如有违误,则予驳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清: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由下表可知,在唐代( )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①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②进士科更能选拔有处理政务能力的人才③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④唐诗创作的繁荣与进士科考试密切关联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据统计,在《新唐书》、《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而在《宋史》有传的北宋1533人中,布衣(平民)入仕者占比55﹒12%;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且自宋初后逐渐上升,至北宋末已达64﹒44%。上述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变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中外贸易的频繁D.造纸印刷的普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举孝廉,举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本课小结,思维导图,学业评价,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品行和才能,管理官员,秦汉上计制,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发展趋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八股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