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B)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7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B)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7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B)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7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B)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B),共8页。
第五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爬山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使“我”学到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人生经验。B.《动物笑谈》这篇课文语言诙谐风趣,有时还带着调侃的味道。透过课文风趣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C.《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D.《猫》这篇课文记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以及“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进而揭示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同时呼吁人们要善待生命,同情弱小者。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2021年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正式发布亮相。B.研究人员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一种葵花籽大小的变色龙,可能是全球最小的爬行动物。C.临近牛年春节,央视动漫集团围绕动漫生肖吉祥物“小昂”,准备了丰富多彩、创意满满的新春礼物。D.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抗战时期,郑振铎冒着生命危险,联合出版界同人,开展了一次对古籍的抢救行动。3.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10分)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____________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____________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粗字注音。(3分)家chù(__________)颤动(_________)哺乳(_________)(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2分)(3)将③处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的原意)(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④处的画线句中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要求:符合语境)(2分)5.综合性学习(12分)知行中学七年级五班正在开展“保护动物,和谐家园”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1)活动一:调查了解。为了了解本地区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如果让你负责这次调查表的设计,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调查目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形式走访调查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2)活动二:拟写广告。调查结束后,同学们深感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够,认为应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都加入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如果让你来拟写这则公益广告,你打算怎样写呢?(不超过25个字)(2分)(3)活动三:诗词积累。回到班级,同学们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诗词接龙活动,请你写出两句含有动物名的诗句。(4分)二、阅读(39分)6.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题。(17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牧竖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 ①牧竖:牧童。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形容气息微弱。(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原来B.狼不敢前 前:上前C.相去数十步 去:距离D.跑号如前状 前:前面(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屠晚/归B.狼不/敢前C.相去/数十步D.狼闻声/四顾(3)下面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狼》与《牧竖》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竖跟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采取的行为,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4分)7.阅读理解(22分)动物的忧伤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③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情呢?人们怎样才能知道鲜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是什么心情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唯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④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甚至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⑤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就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也能生活得很好。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⑦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⑧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活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会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⑨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生活,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3分)(2)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3)第②段中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4)第⑤~⑧段依次说明了哪些动物的寂寞情形?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4分)(5)第⑥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6)由文中的信息可得知,蚂蚁和猴子这两种动物谁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4分)三、作文(50分)8.请以“书包里的小秘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2.答案:A解析:“发布”和“亮相”在词义上有重复,可删其一。3.答案:A解析:阅读这五个句子可知,这是一个说明“猪有智慧”的语段。④句首先指出人们对“猪”的错误认识,引出下文,应置于首位。②①句具有明显的衔接关系,“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信息点,指出猪的聪明。⑤句指出猪的“认知能力”,③句对这种“认知能力”进行举例说明。所以,选A。4.答案:(1)畜 chàn bǔ(2)①常常 ②偶尔(3)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4)警告 警惕解析:(1)“颤”是多音字,此处应读chàn;“哺”应读bǔ,不要注成pǔ。(2)“偶尔”“常常”是一组反义词,根据鹦鹉的生活习性分析,应该是“鹦鹉睡觉常常把头藏在翅膀下面,偶尔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3)因为这两个句子的谓语相同,所以把它们的主语合并到一起即可。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4)此画线句用词不当,应将“警告”改为“警惕”。5.答案:(1)①了解本地区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②本地区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③地区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关心你身边的朋友吧!(3)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6.答案:(1)D(2)C(3)A(4)①屠户就奔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②不久(大狼累得)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5)赞同《狼》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他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牧竖》中的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解析:(1)前:先前。(2)A.一屠/晚归。B.狼/不敢前。D.狼/闻声四顾。(3)秋思:秋天的思绪。(4)①倚:靠,靠在。弛:解除,卸下。②既而:不久。奄奄:形容气息微弱。【参考译文】牧竖两个牧童走进山林(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钻进窝里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它吼叫;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向上看,愤怒地冲到树下,嚎叫着并且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扭着另一只小狼的爪子和耳朵令它急急地吼叫。大狼听到叫声停下来四处张望,才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于是放弃这棵树奔向另一棵树,边刨土边号叫像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它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久,(累得)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两个牧童爬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5)本题考查拓展探究能力。《狼》中的狼是凶狠、贪婪、狡诈的,因此屠户的做法是正确的;而《牧竖》中的牧竖以小狼为质,使得大狼来回奔跑而气绝身亡,是一种无聊的残忍,不可取。7.答案:(1)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2)原文用问句开头,引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出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3)说明动物也有感情。(4)猴子、小鸟、鱼、昆虫;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5)举例子。举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就会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很快就死去,以此说明对低级动物来说寂寞是难以忍受的。(6)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进而缓解孤独,而低级动物是无法这样排遣孤寂的。8.答案:【例文】书包里的小秘密轻轻地打开书包,拿出那本精美的本子,里面贴着一张又一张小纸条,上面是我熟悉的笔迹。这些字条,是我书包里的小秘密。我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从小没得到太多的关心。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大部分时间我是一个人度过的,早已习惯了家里冰冷的一切。父母偶尔早点儿回家,我也不去理会,只一个人默默地在房间里看书、写字。渐渐地,我有了一颗冰冷而坚硬的心。但就在前不久,一件事却让我走出了阴影。一天早上,我在书包里发现了一张字条,本以为是垃圾,却发现上面是妈妈的字迹:“雅,最近心情怎么样?天气变化大,要适当增减衣服哦!”看了宇条,我想:现在知道来关心我了,以前呢?做给谁看!然而却不知为什么,我没有把纸条丢掉,而是夹进了书里。第二天,我又在书包里发现了爸爸的字条:“雅,祝贺你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看完,我的心似乎被敲了一下:父母怎么会知道我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永远只顾他们的事业!真奇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书包里总会出现父母的字条。我在学校的事他们怎么会知道?而且,他们是什么时候把字条放在我书包里的?一个又一个疑问在我心里产生。有一天,我在教室的窗口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晃就不见了。我马上跑出去,身影在不远的拐弯处消失了。那不是通往老师办公室的路吗?我飞快地跑到办公室外,看见班主任在和一个人说话,而那个人居然是我的爸爸。于是,我偷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老师,雅最近怎么样?”“这孩子学习不错,挺积极,只是性格还是有点内向,交友不太广泛,不过最近情绪似乎好些。”“唉!都怪我们平时对她关心太少了。现在回家后她也不理我们,所以我们只好在她睡觉以后写字条放进她的书包里。”原来他们一直都很关心我,是我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一切起因在我!突然,我蹲下身,把脸埋在膝盖上,无声地哭了……放学后回到家,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不过,这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我把书里所有的字条都贴在本子上,放进书包里——这些字条将永远成为我书包里的小秘密。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冰冷的女孩了。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书包是学生的亲密伙伴,是学生的私人物品,里边可能藏着同学之间的磕磕碰碰、师生之间的恩恩怨怨、家人之间的温情互动或误会纠葛,或许还有青春岁月的朦胧情愫,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叙写的。写作时,可以挖掘书包里小秘密中蕴藏着的亲情、友情、师生情,还可以深层挖掘小秘密中蕴藏着的诸如坚持、奉献等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