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8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8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848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课内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是知识的源泉。通过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我热爱读书。倘徉在书中,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气磅( )礴、震耳欲聋的瀑声令我震hàn( );大自然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语言令我痴迷;勃朗峰色彩班斓、白云liá( )绕的景观令我流连……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作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选择题
4.请参与“趣味排序”活动,根据文段信息,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①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 ?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 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②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
③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
④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
⑤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A.⑤③②④①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⑤D.④①③②⑤
5.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C.保尔在打捞木材中得了急性风湿病,但他愤愤地拒绝了领取抚恤金的安排。
D.“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
三、句子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大道之行也》提到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描绘了这一社会理想。
(4)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泳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辩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搭、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7.请你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冰塔林的?
8.“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这句话如何理解?
9.请你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节奏之美。
10.节选部分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下的河流
①夜色缓缓下沉,仿佛一滴饱满的墨汁坠入黄昏。就在天地温柔交融的瞬间,我透过飞机的窗户,瞥见广袤无边的库布齐沙漠在幽静的月光下,犹如巨大的魔毯铺展在大地上。它被长年累月的大风吹出的每一道褶皱,似乎都在向着夜空呐喊:荒凉啊荒凉!
②卧龙般蜿蜒向前的黄河随即出现在眼前。它横亘在洒满月光的内蒙古高原上,静寂无声,似乎早已陷入混沌的睡梦之中。广阔无边的河套平原与绵延起伏的库布齐沙漠,被闪电般的黄河倏然劈开。漆黑的阴山山脉化作一头猛兽,在乌拉特草原与河套平原的夹缝中匍匐向前。微弱又恒久的星光,正穿越距离地球几万光年的神秘空间,抵达裹挟着泥沙滚滚东流的黄河。
③这月光下恍若梦境的高原,让人心醉。一切声响似乎都消失了,只有陷入黑夜的大地,在暗涌中闪烁着隐秘的光泽。
④多年前的夏日,在开往故乡的火车上,我以同样惊鸿一瞥的方式途经黄河。携带着几千公里路上的泥沙,浩浩荡荡奔赴路途最后一程的黄河,在烈日炙烤的平原上,蒸腾着雄浑磅礴的力。当火车穿越黄河大桥,我看到生命中血液一样奔涌的河流,因行经阴山脚下肥沃的土地,而在华北平原愈发沉郁、舒缓,仿佛它正与我一起,抵达人生的中年。被盛夏烘烤着的黄河,在没有波澜也无起伏的大地上,抛去万千的沙尘,只让最洁净的魂魄融入大海。
⑤阴山岩石上雕刻的先人,一定也曾注视过荒凉的大风刮过这条翻滚的长河。在严苛的自然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祈求上天。于是他们刻下山川、河流,刻下飞马、日月,也刻下生死。他们仰望星辰,也俯视大地。宇宙中盛满先人的敬畏,荒凉的大地上江河游龙一样咆哮。逐水草而居的人们,犹如被大风吹散的蒲公英,在黄河滋养出的河套平原上野蛮生长。
⑥月亮高悬在阴山上,将一半微寒的光洒在乌拉特草原,又分另一半温暖的光给万物蓬勃的河套平原。它也不曾忘记乌兰布和沙漠,这里曾是人类繁华的家园,城池遍地,牛羊满坡;而今,只有大风吹拂的流沙在清冷的月光下,讲述着白云苍狗、沧桑变幻。
⑦这浮天载地的长河,曾因凌汛决提,也因缓慢的“几”字改道,冲积出水草丰美的万里沃野。就在这里,我吃下一口面食,整个被黄河浸润的瓜果飘香的秋天,便都回荡在我的齿间。夏天里,千万亩葵花追随着太阳,在河水中投下绚烂的笑脸。到了秋天,它们与无数的庄稼一起谦卑地低下头颅,身体自由地舒展在大地上,野草抚过它们枯萎的身体,发出窸窸窣窣的温暖声响。一粒饱满的种子在阳光下炸裂,跌入草丛,一队出巡的蚂蚁迅速捕获这上天的恩赐,在涌动的黄河浪涛声中,浩浩荡荡拖回岸边的巢穴。秋风从遥远的某个地方吹起,带来一缕若有若无的花香。
⑧刻下阴山岩画的先人,向万年后的世人呈示着远古时代人类对于宇宙星空、生命万物、咆哮江河的惊惧与好奇。生命从何处来,又将去往何处?河流隐匿在哪儿,又消失在何方?在巴彦淖尔,阴山下的先人没有告知我们答案,只有一条人类永远无法驯服的河流,穿越古今,生生不息。
1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黄河的特征。
12.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广阔无边的河套平原与绵延起伏的库布齐沙漠,被闪电般的黄河倏然劈开。(从词语运用角度)
(2)夏天里,千万亩葵花追随着太阳,在河水中投下绚烂的笑脸。(从修辞手法角度)
13.请简要说说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B.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C.“公然抱茅入竹去……归来倚杖自叹息”写出了诗人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一点儿也不生气,很乐观地面对。
D.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美好愿望。
16.孟子认为做人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志士一直遵循的准则,但杜甫却不然。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六、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海水运动。
B.南冥者,天池也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C.志怪者也 志怪:志向怪异。
D.水击三千里 水击:拍打水面。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视下也 其真无马邪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鹏之背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南冥者,天池也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不 知 其 几 千 里 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1.庄子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大鹏这个形象,讲了神奇的故事,他想要借此表达什么想法?请简要回答。
七、作文
22.作文。
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或许是一座城、一道景,在游赏中欣然相遇;或许是一个人、一件事,在偶然下不期而遇;或许是一本书、一句话,在平淡中遽然相逢……
请以“遇见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⑤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páng 撼 缭 2.“倘”改为“徜” “班”改为“斑” 3.去掉“通过”或“使”。
4.A
5.D
6. 徒有羡鱼情 谁见幽人独往来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7.【示例】从选文第①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第②段“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第⑥段“置身于冰窟”可以判断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描写冰塔林的。 8.【示例】任由时空变幻,风声呼啸依然,大自然的神力造就了雄壮苍莽的各拉丹冬,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9.【示例】第一句三字、五字短语并列,第二句前半部分二字词并列,节奏短促,体现了冰体形状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第二句后半部分句子变长(第一句三字短语到五字短语也是由急促到舒缓),节奏放缓,让句子又融入段落主体比较舒缓的节奏中去;整体张弛结合,体现一种音乐美。(意思对即可) 10.【示例】(1)使读者见景的同时,也“见人”:感受作者的感受,亲切、真实、可信;(2)从侧面写出各拉丹冬环境的艰险,突出所至、所见、所感的独特性;(3)构成文章的潜在线索: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越来越富有诗意;(4)身体痛苦坚持心灵行走,为文章染上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5)身体的痛苦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人的痛苦在伟大而恒久的自然面前微不足道。(任意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11.【示例】黄河具有蜿蜒宽广、雄浑磅礴、滋养万物、奔腾不息等特征。(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12.【示例】(1)“劈开”指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此处指黄河纵面破开广阔无边的河套平原与绵延起伏的库布齐沙漠,突出了黄河的雄浑宽广和宏伟气势。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千万亩葵花以人的动作行为,体现了在黄河的浸润下,万物生机勃勃、恣意生长的特点。 13.【示例】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作者坐火车路过黄河时的所见所感,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同时更能凸显出作者对于黄河的深厚感情。 14.【示例】黄河生生不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华夏文明,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感恩、热爱和赞美之情。
15.C 16.【示例】杜甫流落成都,求亲告友艰难盖起来这个一家人借以遮风挡雨的栖息之地,却被这样一场大风给吹破了。即便是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杜甫内心想到的依然不是自己,而是想让天下所有像自己一样艰难的读书人能有一个栖息之地,其忧国忧民之高尚情怀非同一般。
17.C 18.C 19.不知/其几千里也 20.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1.【示例】借大鹏徙于南冥的故事,表达对“逍遥”的理解,对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
22.范文:
遇见良师
又是一个开学的日子,不禁想起一年前,那个高高瘦瘦的身影。
初见他时,厚重的眼镜下藏着一双犀利的眼睛,上身是一件普通的无领衬衫,扎进裤子里,再用腰带捆得紧紧的,显得他身体纤长干瘦,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但那一卷向上梳着的头发,为他增添了几分喜感。可我从他那锁着的眉头,得出一个初步印象:这个老师不好惹。
“上课”是短促而苍老的声音,“同学们好!”这时,出乎意料的,老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标准的九十度,背即使是弯着,也是笔直的,像一块弯曲的钢板。他的手紧贴着身体两侧,头上已有几根白发,让这个鞠躬显得很沉重。他直起身子时深深地喘了一口气,理理衣服上的褶子。“老师好!”我们以鞠躬回礼,并非形式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时,我感受到有史以来最深刻的老师与学生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
这样一个看起来严肃、敬业的人,在地理课上,表现得不是经纬交错的一板一眼,他会用平白易懂,有时略带玩笑的话语将我认为生涩难懂的地理知识传授给我们。每次上地理课,总会让我联想到古时候,杨柳树下露出一角窗,树下私塾里书声琅琅,必有夫子如他,执卷浅笑立于群生之间,轻言细语,微微颔首……
正想着,一个身影走到我面前,我抬头,原来老师已经到桌前。我涨红了脸,他反光的眼镜掩匿不住他眼里的厉光。我更是僵直了身子,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空气仿佛凝固一般,他的注视让我抬不起头。良久,他执卷端向下移,向下移,我缩了缩脖子,准备接受那预想中的一棒。谁知那书却迟迟未落下,只是触到了我的头发,我抬头,看到了他那双有些无奈又非常严厉的眼睛,“上课可不能走神啊。”那书终是未拍下。此时一丝夕阳照进来,映亮了他的眉眼,镜片下盛着沧桑的双眼映射出满满的温暖,他在我眼中渐渐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老师,我真想让这场美好的相遇就此延续下去。
可是,随着初二会考的结束,我们的师生缘就此结束。虽然还是会在校园里与他偶遇,但我却只能笑着打个简单的招呼,在心中向他鞠躬,以目光远送秋日夕阳里最美的背影。
遇见良师,永铭我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名著阅读,句子默写,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课内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