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沈香萍 审核人:崔俊仙
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36分)
1.(6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朱自清穿梭在春的繁花嫩 A 叶当中,听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liá 亮地响;我们在老舍的温情叙述中,享受给蓝天xiāng 上银边的雪后山景,欣赏水藻中终年 zhù蓄的绿色;我们在刘湛秋的笔下走过雨的四季,热烈而粗犷 ,静mì 而深情。我们还将继续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答案】nèn 嘹 镶 贮 guǎng 谧
2.(4分)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表格中改正。
千骄百媚 芳草如茵 披蓑带笠 舒爽干燥
无暇顾及 舒活精骨 春华秋实 位临指导
【答案】骄——娇 带——戴 精——筋 位——莅
3.(3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A.春晚舞台上,平均年龄82岁的爷爷奶奶们花枝招展,唱腔圆润。
B.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C.一大束盛开的槐花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来往穿梭。
D.他经常用咄咄逼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充满正能量。
4.(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王昌龄,唐代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D.中国古代诗歌按照音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两大类,其中律诗有八句四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5.(3分)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借助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留学日本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和看电影事件,让鲁迅感受到人格和国格受到了侮辱,也认识到国人的愚昧麻木。他想,如果要拯救国家,关键是拯救国人的灵魂,于是决定弃医从文,用笔作武器,唤醒民众。
C.《无常》描绘了勾魂使者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爽直公正的形象,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D.鲁迅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因为范爱农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鲁迅对范爱衣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6.(3分)对以下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妙极。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己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经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B.《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
C.《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小令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D.《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套语和诗歌的内容没有关系,但从中也能读出诗人所抒发的豪情壮志。
7.(8分)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7)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风正一帆悬 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归雁洛阳边 古道西风瘦马 千里共婵娟 吹面不寒杨柳风 露从今夜白
8.(6分)名著阅读。
(1)(3分)根据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A.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
C.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答案】阿长 范爱农 藤野先生
(2)(3分)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从以下文章中选择一篇,并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解析】(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五猖会》-一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答案】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借此表达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示例二:《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示例三:《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二、阅读·理解(6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3分)写“杨花”与“子规”点明什么季节?有何用意?
10.(2分)结合背景或诗的内容,说说作者因何而“愁”?(至少说出两种)
11.(3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9.暮春三月,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10.因友人不幸遭遇被贬而愁;对朝廷不重视人才、反而贬谪人才而愁;对友人路途遥远的担忧而愁;对友人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因思念而愁。
11.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同情和思念之情。
(二)(18分)阅读下面《郑人买履》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期一个小国的名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2)履[lǚ]:鞋子。
12.(4分)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及反,市罢 (2)置之其坐
【答案】等到 通“座”,座位
13.(3分)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14.(2分)用斜线(\)标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停顿。(限两处)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5.(6分)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答案】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携带里量好的尺码。
(2)宁信度,无自信也。
【答案】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6.(3分)这则寓言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案】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僵化思想的束缚。
(三)(14分)阅读名著《朝花夕拾》 中《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7.(3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答案】选文主要写长妈妈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以及“我”对她的感激与深切的怀念。
18.(3分)“我”为什么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答案】(1)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2)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做,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3)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山海经》。
19.(4分)作者把“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山海经》,说成是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你怎样理解?
【答案】这四本小小的书是“我”渴慕已久的,更重要的是想不到是阿长买来的,在这四本小书上寄予了阿长对我的关心与爱意,倍感珍惜。
20.(4分)《朝花夕拾》中描写了两位极具特色、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除了《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外,还有《琐记》、《父亲的病》中写到的衍太太。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她的看法。
【示例】长妈妈——关于长妈妈的几件事: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不好、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长妈妈的特点: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愚昧无知等。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术不正,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不干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比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四)(2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文后题目。
乡村听风
作者:梁永刚
①在乡间行走,踟蹰的脚步,一次次被风指引。恰好,穿村而过。
②风过村庄,泥土、老井、草木与池塘,一切寻常的乡村事物,便多了几分灵动和诗意。四合的暮云,张开臂膀将村庄拥入怀中,于是,一天又接近了尾声。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诱人的饭香。一道残阳,把最后的光束照射在村后浓黛的山顶,金色遍地。被晚风轻抚的炊烟,远远看去,像极了一幅道劲有力的“狂草”,虚实搭配,韵味无穷。
③在乡村,农人熟稔风的秉性,风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农人能听到,也能看到。在打麦场上,等风扬场是常有的事儿。焦急等待中,忽见一人指着杨树梢兴奋地喊:“树梢动了,开始干活。”树梢是风与农人对话的一种方式,万物有灵,树比人更敏感,更懂风的心思。风从扛麦场上吹过,用手温柔地摩挲着一地的金黄,满心欢喜地带走了麦堆里的尘土和麦糠。
④有风吹过,村庄便热闹起来。黄昏时分,通往村庄的小道上,脚步声一阵紧似一阵,被田野拥抱过、与庄稼亲吻过、让溪水洗涤过的风,携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母亲唤儿吃饭的声音,开始萦绕在村庄上空,轻盈细碎的风,便跟在孩子们的身后,悄悄地帮他们掸掉衣衫上的尘土和草屑,拂去脸上的汗珠和泥水。风并不是匆匆的过客,它见证了田野阡陌的绿了又黄。
⑤待到夜色沉沉,月色溶溶,劳累了一天的村庄酣然睡去,风也在万籁俱寂中,变得蹑手蹑脚,唯恐惊扰了一村庄的月光。无人陪伴,风也开始有些疲倦了,眼神迷离地打量着每一户人家、每一座房子。斑驳的树影,朦胧的月色,让眼前的一切看上去影影绰绰,如一幅写意画。偶有农人晚归,窄窄小巷中,便会传出零星的犬吠。风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一抬手将这声响拉得老长。犬吠和风声,这对配合默契的搭档,忠诚地守护着宁静的村庄。
⑥农人们常说,庄户人家缺啥也不能缺风,要是没了风,日子就寡淡无味。风是农家院落的命脉,也是万物生长的养料。老家一带,乡村民居有一个显著的特色-比邻而建的两处房屋之间,会留有一尺左右的间隙,人们称之为“风道”,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风留的过道。窄窄风道,人侧着身子也过不去,风却可以于其间自由穿行。
⑦在城市小区里,负责园林绿化的物业人员,曾经煞费苦心地在楼间的狭窄空地上种下树木,施肥、浇水、打药,几年过去了,成活的寥寥无几。一次,父亲进城。送父亲走时路过那片冷清的空地,我问父亲:为什么这块地树木栽种不活,是土质问题,还是缺少什么肥料?父亲背着手来回转悠了一圈,回答道:啥也不缺,就是缺风。的确,在高楼的层层包裹下,能有这么一小片泥土已属难得,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哪儿还有风的穿插立足之地呀。
⑧一株草可以是故乡,一粒麦可以是故乡,一杯黄土也可以是故乡,哪怕是飘过村庄上空的一缕风,都沾满了故乡的味道。在游子的心里,风是故乡最生动的意象,也是精神的向往和归宿。当浪迹天涯的游子经历了舟车劳顿,终于站在故乡的村口时,第一个上前迎接的便是风。荣耀也好,落魄也罢,风不在乎,也不计较,用古老淳朴的厚道和热情,帮每位归乡的人拂去满脸风尘与心底的忧伤。
⑨归乡者无需言语,心有灵犀的风便会带你走街串巷,找寻一度失落的记忆和久违的亲人。其实,风一年四季都在村 口等着远行的人呢,它的心里明镜一般,从村庄走出去的人,有一天累了、烦了,就会被村庄拉回来。风,比人更了解自己的村庄。
⑩乡村听风,一遍遍默念着故乡的恩泽与深情……
21.(4分)文章第②一⑤段共写了四幅乡村“风”景,请补充下面横线上内容。
晚风抚烟图→ →清风伴归图→
22.(3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加点词“寡淡无味”的理解。
23.(6分)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被晚风轻抚的炊烟,远远看去,像极了一幅道劲有力的“狂草”,虚实搭配,韵味无穷。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炊烟”比作“狂草”,实写炊烟暗写风,通过描绘炊烟的形象表现了风的遒劲有力,突出了风带给炊烟的灵动和诗意。
(2)风从打麦场上吹过,用手温柔地摩挲着一地的金黄,满心欢喜地带走了麦堆里的尘土和麦糠。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和感情,“温柔地摩挲着”“满心欢喜地带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如同弄人的知己,懂得农人的所想所需。
24.(3分)文章第⑦段好像与文章内容无关,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25.(4分)请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答案】风是作者抒发热爱、怀念故乡的载体。作者对故乡的依恋、热爱、怀念之情,是通过风这一形象来抒发的。在作者心中,故乡是精神的向往和归宿,风中有故乡的味道,有游子对故乡深刻的记忆。
26.(4分)作者通过“乡村听风”,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对乡村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深情赞美;(2)对城市高楼林立缺少自然之风的些许遗憾;(3)对故乡一草一木、故乡味道的深切怀念;(4)对用厚道热情等待和迎接游子归来的故乡的无限感恩。
错别字
订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四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