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1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2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3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4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5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6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7页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辽朝契丹族,西夏党项族,制度建设,元朝蒙古族,一宋朝,北宋的官僚制度,二府三司,总体影响,“三冗二积”,庆历新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一、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迭
    (石敬瑭)以辽有援立之劳,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太宗(耶律德光)升为南京,又曰燕京。 ——《辽史·卷十》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改国号为辽。
    南: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皇帝和宫廷保持草原习俗而每年随季节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官称呈现双轨形态
    (对辽:岁币 对金:岁贡)
    3. 金朝——女真族(靺鞨、满族)
    1127年,金灭北宋。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定都会宁府。
    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币。...京都之选首也”——《金史·梁襄传》
    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
    南北方都出现了难得的国富民安局面,边境榷场贸易繁荣。
    世宗死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1234年,金朝被蒙古汗国灭亡。
    忽必烈即位后,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
    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
    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名义上尊元朝为宗主国。
    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政治制度与施政措施(宋元)
    (2021·山东日照高三5月校际联考·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 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 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
    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改 革 者:范仲淹支 持 者:宋仁宗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改革结果:失败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政治风气因循保守,政治腐败,行政效率低下(纲上51)②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修筑驿道,设立驿站,设急递铺行省制度:全国共设10个
    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吐蕃地区:萨班归附,设宣政院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地方各级:省—路—府—州—县(选一6)
    (2021·北京延庆一模·5)《元史.地理志》载:“汉梗于北,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靡之州(“羁縻”意为松散的管辖),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说明元代(  )①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②实行民族差别对待政策③延续羁縻实行民族平等 ④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选拔: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 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①科举制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②北宋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纲要上 P63、65;选必一 P31)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选一31)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
    (东汉、隋、唐、宋、元)
    (2021·山东聊城高二第一学期期末·6)关于宋太宗将唐代的“道”改为“路”,司马光认为,“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复汉部刺史之职,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而对于各路官员的权力划分,宋哲宗时则明文规定:“凡本路钱谷财用事悉委转运司,刑狱、常平、兵甲、贼盗事,悉委提点刑狱管勾(管理)”这一变化可以佐证,当时(  )A.财政与军事分离 B.行政区向监察区转化C.民政与司法分离 D.地方机构权限的扩大
    《宋刑统》的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内容略有改变《天圣令》是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①背景: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②表现:
    A.社会层面:B.乡里层面:C.家庭层面:
    (《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教育、科举授徒、书院、讲学
    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五、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①与汉唐王朝通过册封和朝贡对边疆地区实施控制不同,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地理志》
    ③元朝灭亡后,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蒙古人、色目人留居内地并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纲上 P56、58)(选一 P62)
    (纲上60、62)(纲下29)(选一65)(选二37)(选三53)(选三64)
    造纸术: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影响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②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③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西迁: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东迁: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
    承袭唐制,两税法+附加税;
    王安石推行募役法,从而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四大贼寇:山东宋江、江南方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
    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
    七、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
    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
    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社仓、义仓的设置比较普遍(朱子社仓);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相关课件

    第5讲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5讲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措施,2分散机构权力,地方行政方面,地方财政方面,在地方,宋朝二府三司制度,文臣统兵格局形成,边防压力,财政危机原因,王安石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五节 共和国的成立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十五节 共和国的成立和内政外交 一轮复习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论基础,3稳定物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3后期调整,奠基性,开创性,改革开放,指导思想,2实践推进,3历史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二节 民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内政外交和革命战争 一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十二节 民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内政外交和革命战争 一轮复习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权更替,中国共产党政权,颁布《临时约法》,北洋政府时期,中共二大,开天辟地光明和希望,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