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展开2022最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
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利用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
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视镜等
凹面镜(聚光,可成倒立的像):太阳灶、额镜等
14.潜望镜是潜水艇的“眼睛’
15.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
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16.哪些地方用到潜望镜?
答:地下掩蔽工事中的潜望镜、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地下管道潜望镜、伸缩潜望镜、潜望镜式相机、潜望镜式猫眼等。
- 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反光的性质(光的反射原理)。
18.潜望镜的秘密?(利用潜望镜为什么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
答:潜望镜里有两个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的平面镜。潜望镜内两个平面镜应镜面相对,倾斜摆放。两片镜片要互相平行,与底面成45度角。
19.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20.水与三棱镜都可以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并且这些色光的排列顺序是不变的。
2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能把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 -样将阳光
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22.制造“彩虹”的方法:
(1)在阳光下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
(2)阳光下吹泡泡制造“彩虹
(3)阳光透过塑料尺
(4)阳光透过装满水的塑料瓶
(5)阳光照在光盘上
23.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不太长?
答:在阳光下,小水滴受热蒸发,彩虹就消失了。
第二单元《水循环》
《雾和云》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3. [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接近烧杯口,观察现象。
(3)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雾”)出现;把冰块移开;“白气”会逐渐消失。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4.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5雾霾和雾的区别是什么呢?
比较纯净水蒸气产生的天气现象叫雾。水蒸气中含有其它物质或漂浮物的天气叫霾。比如陆地,特别是汽车尾气等环境恶化,有时雾中就容易含有其它物质和漂浮物, 所以有时形成霾。在远离大陆的海洋,没有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那里产生的只是大雾天气。
《露和霜》
1.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冬天的草坪上有霜。冬天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露”或“霜’。
2.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
3.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4.桶的外壁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由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5.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C)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6.在温度降到0°C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雨和雪》
1.根据事这产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假设是一种科学探究技能)
2.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
3.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如果到达地面时,它们没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就是冰雹。
4.雪和雨的形态不同。雨以水的液态形式存在,雪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如果气温低到水的凝结点,水蒸气可能就会变成雪。
5.下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下雪会对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车辆在布满雪的路面上行驶时,轮子会打滑,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下雪 会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的促作用。 因此,雪对人和农作物来说有利
有弊。
《小水滴的旅行》
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2.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水循环的一般路线)
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不断聚集,在高空便形成了云,在低空便形成了雾。当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随着空中气温的变化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等。落到陆地上的水,有的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又上升到空中,有的则根据地表气温的不同以霜或露的形式存在。当地表的水越积越多,有的会流入地下成
为地下径流,有的会在地表形成江、河、湖等,最终汇入海洋。
3.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水循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
正确地认识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有利的一面:
(1)“瑞雪兆丰年”: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适量的降雨能够缓解庄稼的旱情,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3)雨后清新的空气使人身心愉悦。
不利的一面: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等。
第三单元《热的传递》
1.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 .拿开灯帽,放在一边。(2) 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什么呢?
(1)酒精注入灯壶,要用小漏斗作引导,绝对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 )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的2/3,不应少于灯壶的1/4。
(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必须用灯帽盖火,不能用嘴去吹。(不使用时- -定要盖住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5)万一酒精灯被碰倒,酒精溢出后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冷静处理,迅速用湿抹布盖灭或撒砂土。
4.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1)煎鸡蛋时总是先熟一-面,翻面后再熟另- -面。
(2)用暖水袋热敷。
(3)用金属来做锅是为了利用铁的热传导。
(4)用塑料来做锅把是为了防止热传导以达到对手的保护作用。
(5)一端插在火炉中的金属棍的另- -端会有灼热感。
(6)防止热传递:保温瓶。
(7)利用热传递:量体温是热传导。
5.影响热传导快慢的因素:材料、温差、距离、物体的厚度、接触面的大小等。
6.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
7.暖气片是如何让整间屋子都变热的?
靠近暖气片的空气先热,.上升, 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又受热上升,这样,整个屋子的空气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变暖。原来热在气体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
传递的。
8.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
逐渐变热。
9.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空气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对流。造成对流的原因是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这样就形成了热空气_上升、冷
空气下降的相对流动。
- 怎样让炉火更旺?用扇子扇、空气流通。让空气更快对流,炉火才更旺。
11.怎样让稀饭热得更快?用勺子搅动。让稀饭更快对流,热得才更快。
12.冷冻食品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哪个位置?为什么?
答:放在食品上方。使空气形成对流,使食品上方下方都保持低温。
13.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答:(1)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和的
(2)烧水时,水主要是靠对流让整壶水变热的
(3)用勺子搅动加快对流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
(4)用扇子扇加快对流可以让炉火更旺
(5)冷冻食品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上方,利用空气对流使食品保持低温。
14.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
15.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6.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17.热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2)汽车遮阳罩是银色的,这样吸收的辐射热少。
(3)撒些煤渣能让积雪快速融化。
(4)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
(5)太阳的照射,使气温升亮。
18.我能找到家中有这些热传递的方式:
(1)热传导:将金属汤匙一-端放在开水里煮,过一会儿,露出开水的另一端也会发热;烧菜时,铁锅利用铁的热传导,将菜烧熟。
(2)热对流:用勺子搅动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和的。
(3)热辐射: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 .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
《地球引力》
1.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2.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向上拋的物体无论被拋得有多高,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
3.我们在进行“验证物体下落的原因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这一实验时,如果移走磁铁,曲别针会落到地面,上;如果剪断细线,曲别针会被磁铁吸住;地球上的物体下落的原因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4.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5.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下落的现象?
(1)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
(2)树叶落地。
(3)跳高运动员下落。
(4)水从高处流下
(5)踢毽子时,毽子会落向地面。
(6)向上拋球,球会落向地面。
6.[实验名称]验证物体下落的原因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探究物体下落原因的实验)
[实验材料]曲别针、细线、透明胶带、磁铁等
[实验过程]
(1)将线的--端用透明胶带固定在地面上,另--端拴曲别针,用磁铁慢慢接近曲别针,带动曲别针竖立并悬浮于空中。
(2)观察并思考:如果移走磁铁,回形针向哪个方向运动?
(3)观察并思考:如果剪断细线,曲别针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为什么?
(4)由此推想:地球上的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现象]
(1)如果移走磁铁,这种吸引力消失,曲别针会掉到地面,而不是落向其他方向。
(2)将竖立于地面的线剪断,此时在空中悬浮的磁铁虽与曲别针有一段距离,但会被磁铁吸引过去。
[实验结论]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7.地球引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不利的一-面:.提不起重物,搬运重物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能自由地在空中玩耍等。
有利的一面:我们可以自由的在地上行走,交通工具可以按规划的路线行驶,我们的生活用品可以自由的摆放等。
假如没有地球引力,世界将陷入失重状态,变得混乱不堪,人类也无法在地球生存。
8.人类是怎样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
答:通过能量转化,将燃料的物质能转化为动能。从而使飞船的速度不断的加大,当:飞船的速度达到第- -宇宙速度时,即,地球的引力和速度造成的离心力相平衡时。飞船将不再
坠落地面,而是绕地球旋转。
《地球内部有什么》
1.地球内部有什么?
(1)根据火山喷发现象,我推测地球内部有岩浆。
(2)从地下能开采出煤、石油,说明地球内部有丰富的矿产。
(3)从喷出的泉水推测地球内部有丰富的水资源。
2.科学家曾利用挖掘或钻探的方式深入地下探索。从地面到地心约6370千米,而现在最先进的钻探机钻探的深度最大也不超过20千米。
科学家还利用监测到的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了推测,认为地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地幔厚约2870千米,温度为1000°C- 3000°C。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约为3470 千米,温度约为4700°C。
3.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沉积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产生的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砂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变质岩是岩石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大理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岩石的变质岩。
4.地球的每-.层结构对应鸡蛋的哪个结构呢?
答:鸡蛋分为蛋壳、蛋白和蛋黄3个部分,蛋壳最薄,蛋白稍厚一些,蛋黄的半径最大。地球最外层的地壳相当于鸡蛋的蛋壳,中间的地幔相当于鸡蛋的蛋白,地核相当于鸡蛋的蛋黄。
- 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5.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
球内部的构造。
[制作材料]多种颜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
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包在黄色球形的外面,代表地幔。
3.用棕色的橡皮泥包裹住橘红色的橡皮泥,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完成了。
[注意事项]
1.制作之前,可引导学生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是多少?各层间的厚薄程度是否均匀等?
2.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震》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2.列举我国发生的几次强烈地震:“7.28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
省唐山市的地下传来类似打雷的轰鸣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地震爆发了。这次地震共造成约24.2万人死亡。
“5.12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许多地区有明显震感。这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4.14玉树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
3.地震的发生与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5.地震带来的危害:
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害。地震发生后,除了会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喷砂冒水等现象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
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6.地震的类型:
(1)构造地震:由岩层断裂引起的地震。
(2)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
(3)陷落地震:由于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而引起局部
地震的发生。
7.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避震方法)
(1)有序撤离,远离建筑物。地震来了,如果你正在教室里上课,一定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边。如果时间允许,要在教师的指挥下捂住口鼻有序撤离。
不要在震后马_上回到教室,一般强震来袭后仍会有不断的余震发生。
(2)卫生间是室内最佳避震场所。地震来了,如果没能第--时间逃到室外,卫生间是最佳避震场所。因为卫生间开间小,有管道支撑,易于形成避震空间。此处,教师可提示学生蹲在桌子旁比蹲在桌子底下逃生的机会大得多。
(3)选择墙角避震。如果地震来得突然,来不及逃离房间,-一定要远离外墙、阳台等地方,就近寻找墙角或桌旁边,掉落的水泥板会与墙角或桌角形成一个安全的黄金三角空间,能给
人留有活动空间。躲避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头等要害部位,并用衣物捂住口鼻,隔挡呛人的灰尘,远离火源。如果正在用火,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
8. [实验名称]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形成“地震”,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注意事项]
(1)此模拟实验可至少进行两次,其中--次为低震级的震动,另--次为高震级的震动,找震中。
9.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
[实验材料]毛巾、干树枝。
[实验过程]
(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用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拿一根干树枝,慢慢地用力弯曲,体会手上的感觉,逐渐用力,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毛巾会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当将干树枝弯曲一定程度时会折断,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感”。
[实验结果及解释]
实验中,毛巾和干树枝相当于地壳的岩层,毛巾向中间挤压产生褶皱相当于岩层发生变形;当干树枝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快速地、突然地断裂,相当于地震。
[注意事项]
实验中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把干树枝全部清理到托盘里。
14.《火山喷发》
1.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时,岩浆喷涌而出,大地发出巨大的声响。
2.圣●海伦斯火山在1980年喷发前,山顶布满积雪,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1980年5月18日的早晨,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突然喷发了。
火山的喷发掀掉了400 米高的山峰,喷出的火山灰和岩浆使.周围的度假村、木材场和居民住宅遭到破坏。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4.火山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形成金刚石等珍贵矿石;形成地热资源;火山喷发后会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资源。
不利的一-面:岩浆摧毁家园,破坏生态环境,烧毁森林,毁坏农田等
5.由于火山喷发形 成的风景区:国内的长白山天池、五大连池,国外的富士山、维苏威火山等
6.番茄酱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地壳。
7.[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盘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盘子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坑。
2.往坑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坑口,倒放在铁盘子里。
3.把铁盘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从土豆泥堆成的“山头”外溢的现象。
4.思考: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土豆泥相当于火山的哪个部分?
番茄酱相当于火山的哪个部分?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
番茄酱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地壳,用酒精灯加热相当于地壳内部的温度升高、压力变大的现象。番茄酱受热后往外溢出,实际上是在模拟岩浆从地
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喷发。
《地表的变化》
1.如今的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2.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的化石。根据这段资料,可以推测出青藏高原地带在远古时代有可能是海洋。
4.通过比较地球约6500万年前和现在的海陆分布情况图,可以发现: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地变化着。
可以发现: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地变化着。
5.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采石,建水坝,挖矿坑,砍伐森林,围湖造田,采矿可能造成地表塌陷。
6.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表环境?
停止围湖造田,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我们还应该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草场。
7.三角洲的成因:三角洲,是一种较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会絮凝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8.瀑布的成因: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经河水侵蚀形成陡坎,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瀑布。
9.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作用、搬运作用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很大的影响。
10. [实验名称]水流的冲刷力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水流的力量。
[实验材料]托盘、沙子、碎石、草皮(可以用草绳碎屑和泥沙代替)、水、喷壶。
[实验过程]
1.用沙子、碎石等在托盘上堆起土堆、平原、峡谷、草地等地表模型,便于展开模拟。
2.用喷壶洒水,观察草皮、沙子、碎石和水的运动变化。
[实验结果]
水流可以产生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注意事项]
1.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浸润潮湿,一方面便于做成不同模型,另一方面防止喷洒的水会被沙子完全吸收,影响实验效果。
2.用喷壶给不同模型洒水时应注意洒水的高度、水流的大小须保持一致。
3.提示学生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保持实验场景的卫生
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知识点总结
1、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使用木船。
2、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
3、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木船、泡沫救生圈。,
4、“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风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是描写的中国瓷器。
5、生活中哪里用到了陶瓷?卫生用具、水杯、碗盆。
6、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古代,外国称中国为“瓷器之国”。
7、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传统陶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
8、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做出了最初的陶盆、陶罐,后来又创造性地烧制出了瓷器。
9、常见陶瓷材料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不易燃烧、易碎、耐腐蚀等特性。
10、热可以在不同的固体材料中传导。材料不同,热的传导能力不一样。
11、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常见全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
12、属材料的导热性更强?
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容易导热的常见全属依次是银、钢、铝、铁等。非全属中除钻石、石墨外,一般不易导热。
13、棉衣里有大量棉花,棉花导热性很差。棉衣穿到身上后,阻隔了人体热量的散失。人们利用棉花的特性制成棉衣进行保暖。
14、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大棚保温、暖瓶保温、保温盒。
第六单元《创新与发明》
《生物的启示》
1.通过制作某些东西来解释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如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就是在建立模型。
2.圆筒结构比平板结构承重能力强。
3.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了圆筒结构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4.仿生流程:生物性能一一建 立模型一一检 测模型- --开发产品
5.根据葱叶的圆筒结构,设计出的仿生产品:如电线杆、灯柱、水管等。
6.根据章鱼腕足.上的吸盘,设计一种可以攀爬的手套、吸盘式支架、吸盘式挂钩等。
7.照相机是根据人眼成像的特点发明的。
8.雷达是利用蝙蝠用超声波定位的原理。
9.人们根据鸟飞行的特点发明了飞机。
《印刷术》
1.印刷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其重大影响:
(1)(隋唐时期之前),书籍大多是手抄的。手抄费时费力,易抄错、抄漏。
(2)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 , 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被普遍使用。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时期印的《金刚经》残卷。
(3)(北宋)毕异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克服了雕版印刷的弊端。
(4)(20世纪80年代),以王选为首的科研团队推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印刷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被公认为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2.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及社会各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对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文化传播方面,印刷术产生后,大量的文字典籍可以更方便、准确地被保存下来。
3.活字印刷术:
[材料]:土豆、刻刀、纸、笔、颜料等
[-般步骤]: (1)将土豆切成大小相同的方块。
(2) 在纸上写出要刻的字的反向字。
(3) 在方块上依照写出的反向字描出字的轮廓。用小刀雕刻,将字以外的其他部分剔除。
(4) 上颜料,在纸上印出字。
4.当今先进的印刷技术:
(1)静电复印机一--静电技术(2)照片打印机- -- 超微墨滴打印技术(3)印钞技术(4)缩印技术
5.活字印刷的利弊:
利:活字制版在印刷时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拼版,大大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
版;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容易存储和保管等。
弊:活字排版容易导致字排倒、排错,图片不容易印刷等。
《走进虚拟世界》
1.“VR”的中文意思是虚拟现实。它是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的一种完全虚拟的三维环境,需要佩戴专业VR眼镜来感受。
2. VR眼镜的结构:镜盖、镜身、镜片
3. 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放大镜作为镜片的作用:增大视角,将画面放大,增强立体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制作VR眼镜做好铺垫。
4.制作VR眼镜的一般步骤:(1)手持放大镜片看手机画面,看清之后量出手机到镜片的距离。(2)找一个比手机稍小的盒子,在盒子的一面挖两个镜孔,装上镜片。两孔间的距离应与两眼距离相等。(3)按照量出的镜片和手机的距离,将盒子的另一面多余的部分剪掉。
5. VR技术的应用:模拟驾驶、观察虚拟世界、模拟手术、虚拟课堂、虚拟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