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微生物4 细菌和病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微生物4 细菌和病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器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病毒》教案【教材分析】《病毒》是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微小的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通过对病毒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线索,探究病毒的病毒性疾病的症状、传染途径、预防措施。引导学生认识病毒的两面性,将病毒与人类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同时进一步宣传病毒的知识,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将课堂探究继续进行下去。教材由三部分组成:活动准备以抗击“非典”的场景图为背景,提出了两个活动准备指向,使学生的准备活动具有一定针对性,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及交流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教材呈现了四幅图和一个调查记录表,旨在提示学生整理的内容可以不限于教科书上给出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调查研究的情况对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的症状、传染途径、预防措施等进行全面整理。活动二:“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课本展示了一幅学生讨论交流图,旨在提示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认识病毒的特征及两面性。拓展活动安排了“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和“组织一次以预防病毒性传染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两个课后活动指向,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动手剪贴等活动,提高研究病毒的兴趣,加深对病毒的认识,也可提高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宣传病毒的知识,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将课堂探究继续进行下去。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再通过认识病毒的特征及两面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的已经具备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先思考要了解细菌哪些方面的信息,然后确定方向之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料的搜集。学生对病毒引起的一些疾病是比较熟悉的,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特征等内容是比较陌生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病毒有个感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病毒有了一个全新的、清晰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3.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交流。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重难点1.了解病毒的两面性。2.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细菌的文字资料及相关图片。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 2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非典时期相关内容的视频。2.提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3.交流讨论:(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分成几类?怎样分?(学生简单交流,提出可以将问题分类的方法。)4.教师总结:(学生简单回答)我们将问题分为两类。(教师将板书用大括号分类,并板书:疾病 病毒)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1.[PPT 3-5]交流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而这节课最适合的方法是查资料。课下同学们都积极准备搜集了大量资料,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看看你们搜集的资料都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哪类问题,交流前老师有个小要求。2.[PPT 6 出示]课件出示要求:(1)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标注所解决的问题;(2)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4.[PPT 7 出示]绘制调查记录表。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整理汇报病毒性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有关疾病随机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如有关流腮、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稻矮小病等图片和有关疾病如何传播的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疾病的外显症状和传播途径。活动二:[PPT4出示病毒结构图片]1.提问:人类一直与之抗争的病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了解了哪些有关病毒的知识?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PPT 8]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图片[PPT 9])这里有各种形态的病毒:有球状、蝌蚪状、子弹状、杆状......看来病毒的形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板书:形态多样)3.[PPT 10]学生了解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4.认识病毒的两面性[PPT 1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病毒给人类带来一些疾病,那病毒有没有可取之处呢?5.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病毒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危害,但是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它们,它们也可以为人类造福。请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资料。(课件展示资料:利用碎色病毒培育出带白边的郁金香,利用矮化因子制作的盆景,教师边展示边解释。)(学生仔细观看)可见病毒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活动三:探究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提问:病毒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呢? 小组交流汇报。3.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病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针对一些病毒性疾病的产生,有什么预防措施吗?4.小组交流讨论。5.教师总结。[PPT 1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搞好环境、个人卫生,切断它们的传播途径,是可以避免被传染的。三、谈收获: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上册4 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下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上册2 像与不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上册4 细菌和病毒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