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表面的变化》(含答案)
展开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表面的变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中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
2.“世界屋脊”指的是________高原,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得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是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变质岩。
4.地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5.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保持相同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______、山地、丘陵、_____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________,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8.火山活动与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有关。(均填“地核”“地幔”或“地壳”)
二、选择题
9.不能证明地球内部在运动的是( )。
A.岩石断层有褶皱 B.喜马拉雅山脉在长高
C.火山喷发 D.海水是蓝色的
10.大理石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11.吐鲁番是个( )。
A.盆地 B.平原 C.高原
12.如图所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是( )。
A.水的作用
B.风的作用
C.阳光的作用
13.关于地壳的运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壳的运动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
B.地壳的运动可以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C.自然界的风主要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
14.地球上的山脉高低起伏,其形成是( )。
A.地球刚形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B.大多数是地壳岩层受挤压或拉伸产生变形形成的。
C.都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15.下面( )描述的是的黄土高原上沟整的地形地貌特点。
A.岩层在地壳运动下因受力而发生波状弯曲
B.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C.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风蚀逐渐形成的
16.在“雨水如何影响土地”的模拟实验中,( )容易被雨水冲走。
A.小石子 B.细沙 C.黏土
17.下列不属于河流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青海湖
18.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
A.使小山丘更结实 B.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使小山丘更美观
三、判断题
19.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 )
20.火山喷发对人类有百害无一利。( )
21.火山喷发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
22.地球的内部结构最外层是大气层。( )
23.发生月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
四、简答题
24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25根据你对宝贵耕地的理解,说说为什么要禁用红砖。
五、实验题
以下是小明研究“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
实验研究方案(此方案空白处不用填写) 研究的问题:雨水对土壤侵蚀程度与植被覆盖多少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用________实验,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与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
26在小明的方案中,主要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A.对比 B.观察 C.转换
27在小明的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不同条件是( )。
A.雨水多少 B.土壤构造 C.植被覆盖情况
28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可以观察到( )。
A.有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B.无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C.两组现象相同
29了小明研究的影响因素以外,我们还知道_________会对雨水侵蚀土壤的程度造成影响。
参考答案:
1. 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
2. 青藏 海洋
3. 大理岩 板岩
4. 内核 外核
5. 有无植物覆盖 土地的坡度 降雨量的大小 降雨的高度
6.土地坡度(地形)、降雨量大小、降雨高度
7. 高原 盆地 西高东低
8. 地幔 地壳
9.D
10.C
11.A
12.B
13.C
14.B
15.C
16.C
17.C
18.B
19.√
20.×
21.×
22.×
23.×
24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等。
25红砖是挖掘耕地的黏土烧制而成的,用红砖会使大量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粮食缺失。
26A 27C 28A 29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