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1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2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3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4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5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6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7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试题型,高考命题,原则一去同求异,原则二先易后难,步骤一两两分组,步骤二找关键点,窍门1,察名代定句读,主语前断宾语后断,例题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断句技巧
    考点聚焦
    什么叫断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考点聚焦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请你断案:没有标点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财产归谁?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财产归女婿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财产归儿子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一、借助“5”标志,把握断句基本方法
    标志1:特殊句式
    标志2:名(代)词
    标志5:虚词
    标志3:对话、引文
    标志4:对称结构、修辞
    方法点拨
    方法点拨
    方法点拨
    考试题型
    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真题体验:2022年新高考Ⅰ卷(中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9字)A.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真题体验:2021年新高考Ⅰ卷(开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49字)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真题体验:2020年新高考Ⅰ卷(中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48字)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真题体验:2020年新课标Ⅰ卷(中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54字)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真题体验:2019年新课标Ⅰ卷(开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39字)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真题体验:2018年新课标Ⅰ卷(中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43字)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真题体验:2017年新课标Ⅰ卷(开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42字)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真题体验:2016年新课标Ⅰ卷(开头)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45字)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真题体验:2015年新课标Ⅰ卷(开头)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68字)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真题体验:2014年新课标Ⅰ卷(中间)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45字)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考情微观题干表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命题特点:①所选句子多为叙述性句子,展示人物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40-50字左右。②设6-10处停顿,有两三处难度大的不同。③侧重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文言断句是阅读古文的入门之学,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从2014年开始全国卷对文言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选项为“3错1对”。四个选项断句处大都相同,只有两三处不同,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
    读文段,通文意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需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知识,把握文言文用词用句的基本特点及规律,识记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领会全篇的文意(最后做断句),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一、必备语法知识 二、断句方法
    一、必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词性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他已经走了。咱们陈实见。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例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修饰全句地]+(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2015·新课标Ⅰ卷)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他生于1918年。他坐在桌子旁。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注意: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有谓语!
    高考命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21新高考全国卷Ⅰ)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原则一:去同求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原则二:先易后难
    “天下”和“皇”为两个并列名词,中间必须断句
    步骤一:两两分组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步骤二:找关键点
    1.代入原文,理解句意
    窍门1: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察名代,定句读。
    1、看词性(名代) 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名词: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 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代词:尔、汝、若、乃、而、子、君、公、陛下、足下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① 专有名词,如官名、人名、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②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主语前断,宾语后断。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练一:给下列语段断句。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练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例题1: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断句处有何特点。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光映书而读之。
    /
    /
    /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学以致用:
    雕刻的技巧在于,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如果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为了以后可以再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练1] (2020·山东海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一)凭借对话标志断句(二)凭借常用虚词断句(三)凭借语法结构断句(四)凭借特殊句式断句(五)凭借修辞手法断句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一)对话标志:曰、云、言、谓、道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窍门2: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理对引,定句读 (对话 引文)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全名,以后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或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
    注意:
    虚词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例子: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方法点拨
    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例如: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信 之 乎 王 曰 否 二 人 言 市 有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民 而 无 告 者 也。
    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民而 无 告 者 也。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练2]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节选自《明史·海瑞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B.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C.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D.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三)常用虚词——句首标志词
    句首标志词,其前断句: ①发语词:2021年八省联考“/唯光任大重/” 2019年全国卷Ⅲ“/夫鲁小国/”“/且鲁卫兄弟之国也/” ②关联词: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③时间词: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祖逖与刘琨)同寝/中夜闻鸡鸣/” 2021年全国甲卷“/时以虏寇深入/” 2021年全国乙卷“/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 /拟十一月二日上之/” 2018年全国卷Ⅰ“/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④疑问词:2020年全国卷Ⅲ“/愚意尝谓非宜/何者/”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三)常用虚词——句中标志词
    单音虚词,用于句中,前后不断: 于:介词,对。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遍封宗子/(此)于天下利乎/” 介词,在。 2019年全国卷I“/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为:介词,给。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以:连词,来。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诸:兼词,之于。2020年全国卷Ⅱ“/民讼诸府/”
    复音虚词,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2020年全国卷Ⅰ“/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 2020年全国卷Ⅱ“/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 三)常用虚词——句末标志词
    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 ①陈述句末尾: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2020年全国Ⅲ“/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 2019年全国卷Ⅲ“/则诸侯图鲁矣/” ②疑问句末尾: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③感叹句末尾:2018年全国卷Ⅰ“/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找虚词,定句读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至者不能至也。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练习1: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练习2: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一些议论性语段,借助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更容易。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矣、因、于、与、则、者、之

    [微点拨]用虚词断句要灵活:(1)“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后不能断句。 (2)“也” 也常用在句中,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稍加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后不能断句。(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4)“焉”有时用作兼词、疑问代词,其后不一定断句。
    【注意】利用虚词断句要注意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断也可不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5)“夫”有时也做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下不能断开。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练3]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审理),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B.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C.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D.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黎元,文中指百姓。古代“黔首”“豪右”“黎庶”均指百姓。
    黎民、黎首、黎元、布衣、平民、白衣、白士、白丁,草民、生民、小民、民众、丁口、元元······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四)特殊句式:其后停顿
    判断句:①“……,……” 2021年全国甲卷“/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 “/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②“……也”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此非恶声也/” 2019年全国卷I“/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2019年全国卷Ⅲ“/且鲁卫兄弟之国也/”固定结构:“而……,则是……” 2019年全国卷Ⅲ“/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辨句式,定句读
    判断句式: ……者……也 “为”“乃”“即”“则”反问句式: 不亦……乎、何……之有、 岂…… 哉 、安……哉(也)、孰与……乎被动句式: 为……所……、见(受)……于……固定句式: 况……乎,奈……何,何以……为, 得无(无乃)……乎, 如(若)……何

    例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邪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标点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练4]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五)修辞手法
    对偶:《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排比:《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顶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反复:《诗经·周南》“/采采芣笖/薄言采之/采采芣笖/薄言有之/”
    (五)依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比、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找顶真,定句读顶真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察反复,定句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练5]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步骤二:找关键点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六)语法结构
    动宾结构,不可点断: 2021年全国乙卷“/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范阳祖逖少有大志/”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昨闻海令为母寿/” 2020年全国卷Ⅰ“/士坐庭中/(士)噤未能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 2020年全国卷Ⅱ“/(民)不胜考掠之惨/”并列结构,不可点断: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介宾结构,不可点断: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I“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六)依总分,定句读
    总分分总

    借助总分断句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借对称结构断句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把握古人遣词造句的基本规律,利用结构的对称性推断词性及短语结构,有利于考生准确、快速断句。
    [练6] (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二、客观题怎么判——文言断句三步解题法文言断句的客观题,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一般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二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解题步骤:
    [练]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断句三原则1.字句意思要讲通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断开,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2.内容要符合情理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把两个相邻的但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练6] (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练6] (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练习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答案: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1)断句后,意思是否准确。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练习2
    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答案: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或 谓 郊 岛 谁 贫 曰 岛 为 甚 也 曰 何 以 知 之 以 其 诗 知 之 郊 曰 种 稻 耕 白 水 负 薪 斫 青 山 岛 曰 市 中 有 樵 山 客 舍 寒 无 烟 井 底 有 甘 泉 釜 中 尝 苦 干 孟 氏 薪 米 自 足 而 岛 家 俱 无 以 是 知 之 耳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有人评论孟郊和贾岛谁更贫困。一个人说:“贾岛更贫困。”另一个人就问:“你怎麽知道的?”他说:“根据他们的诗知道的。孟郊的诗说:‘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在那清澈的水中耕田种稻,在青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中)贾岛的诗说:‘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市场上柴草堆积如山,家中寒冷没有炊烟。井里有甘甜的泉水,锅里常常没米做饭)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贾岛家柴米全都没有,根据这个知道贾岛家更贫困。”
    步骤二:找关键点
    3.“两可”待定,保留选项
    步骤二:找关键点
    3.“两可”待定,保留选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辨析:“/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步骤三:归位验证
    指导原则:去同求异、先易后难
    归纳总结
    解题步骤:(一)两两分组
    (二)找关键点
    1.代入原文,理解句意
    2.寻找标志,巧妙断句
    3.两可待定,保留选项
    (三)归位验证
    凭借对话标志断句凭借常用虚词断句凭借语法结构断句凭借特殊句式断句凭借修辞手法断句
    二、断句方法 文言断句要保证字句能讲通;内容符合情理;还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常识。1、根据语法结构断句(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2、根据虚词断句3、根据对话标志断句4、根据特殊句式断句5、根据修辞断句
    (2022·新高考I卷)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解析]比照四个选项,会发现有两处不同。第①处不同是“魏歃盟”和“于秦”之间是否要断开。“歃shà盟”意为歃血为盟,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此处可以使用语法(结构)断句法,“于秦”是“歃盟”的状语,意为魏国和秦国歃血为盟,由此排除A、D两项。第①处不同也可以用“是……也”判断句式归断。如《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第②处不同是“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中间是否断开。“此……也”是判断句式,P78,中间不可断开。“所以”为固定句式。联想《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还有《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意为“……的原因”,或“用来……的(方法)”,联系具体语境,“所以”在此处应为后者意,排除B项,判定正确项为C项。→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
    (2022·新高考Ⅱ卷)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解析]第①个不同之处在于“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造次”跟前还是跟后。造次:形容词,匆忙、仓促。《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君子没有片刻的时间背离仁德,哪怕吃饭也不例外,即使处于仓促急迫的时刻也必定谨守仁德,纵使久困于流离的境地,也会固守仁德。前者表达为质朴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很完整的句子,“造次”是后文的状语,不能断开“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排除 AD。第②个不同之处在于“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公门”与“上”是两个并列名词。公门:官署,衙门,名词作动词“离”的宾语。上:特指君主、帝王,此处可以看出“上”是光武帝刘秀,是后半句的主语,应该跟后。排除B。→B项: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有文采,仓促急迫的时刻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
    (2022·甲卷)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0.下对文中划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B.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C.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D.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解析]不穀,一作“不毂”,今人简化为“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第①处:“不烦一兵”和“不伤一人”字数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后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的前提,商于:古地区名,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而”是连词,所以“而”之前应断开,排除A、D。第②处:“子”是第二人称,指“你”。若“诸士大夫皆贺子”就翻译为“朝中百官都向你道贺”,就跟前面的“寡人自以为智矣”语言环境不符合。因此判定“子”是后面“独不贺”的主语,因此“子”前应断开,由此排除C。故选B。→B.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呢?
    (2021·新高考I卷)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解析]①首先找出四个选项中相同的断句处,共4处;有5处不同。②“强宗室”是“镇天下”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句意判断,可排除A\D项。③“天下”和“皇”为两个并列名词,名词“天下”作动词“镇”的宾语,后面必须断句。可排除A\D项。“虽”是关联词,句首标志,前面须断句。可排除C\D项,答案选B。④“遍封宗子”中“宗子”作宾语,“宗子”后断开;“于天下利乎”,这是疑问句,承前省略主语“此(这样做)”,独立成句。→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儿童少年都封为王,封为王的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把皇族子弟全封为王,对天下有利吗?”
    (2020·新高考Ⅱ卷)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B.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C.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D.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第一步:找出四个选项相同处,梳理不同处,共二处不同。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第二步:根据文意,以及结合规律,进而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第①处:实词“令”的含义,“令”作为名词使用时为“县令”“小令”等,官职名,作为动词时为“命令”“下令”等,根据前文,我们知道这个情节发生在海瑞担任淳安知县期间,知县即“县令”,又此句之前还有描述海瑞简朴、自给自足生活的句子:“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所以,如果这里翻译成“下令”显然与人物性格不符,海瑞应当做不出向人“下令”为母祝寿的事情,更何况做寿只买了两斤肉,不值得下令。排除C、D。第②处:虚词“然”的用法,句尾“然”,一般含义是“……的样子”,省略号位置一般为形容词,而本句“然”之前的“甚”是表达程度的副词,显然不当;又句首“然”一般为转折词,连接前后相反的语义或情绪,句中人物懋卿的怨恨情绪与后句“敛威去”的做法相悖,因而这里“然”作为转折词使用更为妥当;排除B、D。故选A。恚:huì本义,怨恨,愤怒。
    “客观选择题断句”解题步骤:
    客观选择题断句
    第一步,通读,去同求异
    第二步,比较,先易后难
    第三步,归断
    第一步,通读: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意,尤其是对要求断句的文字。对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处,尤其不同处,为分析归断做准备。第二步,比较:两两分组,找到关键点(语法、断句规律),先易后难,比对排除。第三步,归断:根据文意,以及结合规律,进而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总结】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建议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课内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对文言句读的感知能力,也有助于文本的学习和记忆。依据课本、触类旁通 必修教材和初中必考篇目就是文言文知识的原始积累素材,几乎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囊括在内。要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巩固这些知识点,才能触类旁通,才能理解、消化、掌握做题技巧和规律。强化训练、查漏补缺 备考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点的落实,必须做到加强训练,天天见面。训练的形式并不是将断句孤立起来,可以放在文言文整体训练中,练习和检测交叉进行。内容可将课内课外素材进行整合。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归纳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语感+答题策略。
    第二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标志”,寻找方法。
    文言断句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标志二、明动词、明虚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 也、焉、兮、耳、矣、与(欤)、哉、乎、耶(邪)、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句首复音虚词、连词: 且夫、若夫、是故、是以、然而、向使然则、然后、虽然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句首时间词:顷之、未几、少焉、已而 、既而(已)、俄而久之、昔者、乃今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借助虚词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标志二、明动词、明虚词
    跟踪训练
    综合练习3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注】 ①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解析:“间行求兵”是固定短语,意思是“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中间不可以断开,故排除A、B两项;“下……狱”是固定搭配,意思是“把……关进牢狱”,故此后要断开,排除D项。
    【参考译文】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唐明宗做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并不觉得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正扼守着杨刘,梁军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寻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就自告奋勇请求前去,于是将延孝的信封成蜡丸揣在怀里,向西去拜见庄宗,把信交给庄宗,并且说: “现在延孝虽然有投降的意思,但梁军把守杨刘的士兵很多,尚不能谋取,不如在马家口构筑堡垒来与汶阳连通。”庄宗认为他说得对,营垒筑成后,梁派王彦章猛攻新筑的营垒。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来到黄河边,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被打了几百板子,被用刀威胁,延光始终不说出实情。庄宗进入汴州时,狱吏卸去他身上的枷锁,向他叩拜送他出狱。庄宗见到延光,很高兴,授予他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B.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C.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D.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解析:根据文学常识,“礼部侍郎”是官职名称,所以应该在“礼部侍郎”后断开,排除B、C;根据文意,应该是“帝怒,罢黜十二人”,不是“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排除D。
    【参考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是河南洛阳人,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 “我的儿子风骨秀异,不能预知的只是寿命长短罢了。当今世道混乱,我儿能够与我都成为温、洛之间的老叟则足矣。”所以给他取名为温叟。后汉高祖南下时,温叟从洛阳跟从到郑州后,称病不行。进入汴京后,温叟很迟才到来,授任他为驾部郎中。显德初年(954),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罢免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被罢免的人相继考中。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B.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C.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D.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解析:“上书总裁”意思完整,可以独立成句,先排除C、D两项,“总裁善其说”意思完整,不可拆开,再排除A项,故本题应选B。
    【参考译文】潘耒,字次耕,是吴江人。天生异常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康熙时,以平民身份参加鸿博考试,被授予检讨的官职,编辑修订《明史》。他曾给总裁上书,提出编纂史书的八个重要原因:“应当广泛搜罗采集,考证精当;分工明确而主旨、体例统一;书写历史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发表议论要公正;所记时间要长,文字要简短。”总裁认为他的观点很好,让他撰写《食货志》,兼及其他经传体史书,从洪武以下五任皇帝的史稿都是潘耒修编定稿的。
    谢谢观看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共30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抓动词定主干,找固定句式,看修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共4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断句技巧,学习目标,断句步骤,知识梳理,找虚词定句读,练一练,辨句式定句读,课堂小结,课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