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哲理类)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哲理类),共20页。
【甲】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②
杨万里
莫言③下岭便无难,赚得④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②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③莫言:不要说。④赚得:骗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万山拦住溪流,溪水在山间日夜不停地喧闹,溪到山脚尽处,终流出前村,写出了“山”与“水”间的矛盾。
B.乙诗用“赚”字幽默风趣地写出了行人下岭时的轻松容易,与“空”字呼应,为后两句蓄势。
C.甲、乙两首诗都用到了“拦”字,巧妙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情感,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
D.甲、乙两首诗均以“万山”设喻说理,寓意不尽相同,足见诚斋体用语明确、形象生动的特点。
2.两首诗歌作者都从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十分敏锐地发现和领悟到了某些新鲜的人生经验,结合作品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所蕴含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组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诗五首
赵翼
其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①,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注:①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3.下列对这组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满眼”句以转轮为喻,言世界化育万物,生生不息。
B.“天工”句言天工造化与诗人巧思竞相争新,创造无穷。
C.“预支”两句写再有新意的诗歌,千年后亦或使读者觉得陈旧,体现了诗的发展特征。
D.“熊鱼”一句借“鱼与熊掌”之典,写出诗人既想把诗歌写好又担心贫穷的矛盾心理。
4.论诗五首(其三)阐述了哪些道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箴①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③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务。
B.《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相如压倒。
C.《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D.《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
6.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
(宋)程颢①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②,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颢,宋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哲学家。②道,世界运转的原理、规律。形,物质。有形外,即超越物质的存在。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题目中的“偶成”,表明诗人的题材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探求,是心灵品质的自然流露。
B.诗人认为,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酣睡到东窗红日高升才悠然转醒,事事从容,心态闲静安适。
C.在诗人眼中,万物静止皆呈圆满自得之态,欣赏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致兴味盎然,人与自然流通不隔。
D.诗人化用孟子文句,提出当心灵不受困于外在的条件限制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8.作为一位伟大的理学家,程颢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作者在此诗的尾联提出了修身成人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谈一谈,诗人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悟这个道理的。
(甲)嘲子由
苏轼
堆几盏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在古书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乙)戏子由
苏轼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9.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乙诗颔联进行客观写实,借助“攻”“低”“诵”等动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子由埋首躬读的书生形象。
B.“器成机空”,机器制成之后,制机原理早已消失;心有“天游”,言说子由已摆脱六情束缚,内心逍遥,放任自然。
C.两诗善于用典,桓公读书不能深谙其道,恰如子不传父斫轮之要;任凭侏儒们“笑方朔”,子由也不改易其清高气节。
D.《嘲子由》,调侃中传递读书奥义,嘲笑中一窥兄弟情深;《戏子由》,戏谑中见子由操守,言辞虽涩可也含蓄有致。
10.陆游在《施司谏注东坡诗序》中这样评价苏轼诗歌:“援据闳博,旨趣深远。”请结合上述两首诗歌对该评论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西境
朱熹
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
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苍茫”二字,状出空阔辽远的场景;“翠成堆”,描绘了群山环抱、抵苍翠欲滴的风貌,“腾踯”二字,用拟人手法,照应“雨欲来”三字,间接写出云层翻滚的场景。
B.颔联,“绕”与“涵”相对,以前句之动显后句之静,用前句之疏形下句之密,促成视觉意象的变换。涵,原来是包容的意思,这里形容出碧水连天的壮观景象。
C.颈联,诗人被这瞬息变换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旅途中的心情原是那般迫不及待,而今日清晨游览后,又不愿离开。
D.前两联描摹山野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让诗人顿感心旷神怡,如人画境;诗人用笔墨记录这段偶遇,为后两联发出感慨做铺垫。
12.朱熹说过“未觉诗情与道妨,尽除理障出理趣”,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花有感
(宋)梅尧臣
新花朝竞艳,故花色憔悴。
明日花更开,新花何以异?
马上小睡
(宋)孔仲平
夹路桃花眼自醉,昏昏不觉据鞍眠。
觉来已失初时景,流水青山忽眼前。
13.宋人常以诗说理,请说说这两首诗共同表现出的哲理。
14.两首诗在说理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韬光禅师①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②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注】①韬光禅师:杭州灵隐寺僧人。②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不落俗套,作者避写灵隐寺而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
B.颔联、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环境,对仗工整,连用复字,诗味回环。
C.颔联、颈联使用了相对的方位,拓展了空间,给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
D.“遥想”两句实写与韬光禅师已是天各一方,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怀念。
16.有人说,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请找出诗中蕴含的禅理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姚显叔南屿书院
戴复古
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
山林不受尘埃浣,屋宇无多气象宽。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漫山桃李争春色,输与寒梅一点酸。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为南屿书院题写此诗,诗歌内容包括书院环境求学态度与为人处世。
B.诗歌首联叙写书院的读书人从早到晚埋首于书卷之中,未曾关注人间繁华。
C.山林不受尘俗玷染,房屋不多但气象宏大,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书院的赞美。
D.尾联将漫山桃李与寒梅对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
18.诗歌颈联广受人们推崇,它有何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嘲子由①
苏轼
堆几尽埃筒,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注】①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②《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读书的桓公,理由是“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即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不是简单地理论传授,儿子就能学会的。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
B.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虽为调侃,但也传达出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
C.“曲尽弦犹在”,诗句在“曲尽”与“弦在”的反差中,提示读书人要正确地对待书本知识。
D.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嘲”相呼应,轮扁对桓公的态度与苏轼对子由的态度恰好暗合。
20.苏轼是如何传达他的治学观点的?请结合诗歌后四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遇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
22.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注:此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雪入春分”点明时令,“省见稀”写出春分下雪十分罕见,“不胜威”表明半开的桃李经不起春雪的欺凌。
B.颔联“应惭”写出跟梅花相比,桃李更应因见识短浅而惭愧,面对突如其来的春雪只能像柳絮一样,漫天飘零了。
C.颈联“不分东君”写出掌管自然造化的东君不按时令行事,“发阴机”写出东君暗设机关图谋摧残半开的桃李。
D.本诗以春雪入题,寓物说理,借题发挥,字里行间虽弥漫着诗人的不满情绪,却也暗含着诗人的旷达乐观。
24.有人评价苏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情境之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中的“新意”和“妙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①
宋·杨万里
其一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其二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①这两首诗为杨万里赴任广东常平茶盐之职途中所作。
2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角度有同有异:都描写了早春景物,但第二首重点写“寒”,暗点诗题“二月一日”和“晓”。
B.第一首第二句“嫩水新生尚露沙”用“嫩”和“新生”等词语形容水,令人产生喜悦怜爱之情。
C.第二首后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偏入”“爱做”“自寒”等词语将小风和桃花写得意趣盎然,鲜活生动。
D.两首诗都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而又伤感凄迷的境界,视角独特,动静交错,诗意清新,自成妙谛。
26.晚清诗评家陈衍曾说:“宋诗……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说、侧一层说。”意思是说宋诗层次曲折,富于变化。请结合两首诗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甲】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写出了行人下岭时的轻松容易”错误,“赚得行人空喜欢”意思是“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由此可知,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所以此处应是写出下岭时的艰难。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明确两首诗中“万山”的形象特点。如甲中,诗中主要有两个形象,一个是“万山”,一个是“溪水”;“万山”阻拦溪水,不许溪水往前奔流,而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但水流最终是拦不住的,在山间经过不休止地穿梭,最终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此时小溪已全然变作堂堂盛大的溪水,愉悦通畅地流出前村来了。由此可知,这溪水的流淌好比事物的发展变化,好比是生活中的新事物,而万山则是阻挡事物变化的因素,溪水最终的“堂堂”以及“出前村”说明新事物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如乙中,诗中写人们下山时的心理,第一句“莫言下岭便无难”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岭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针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第二句“赚得行人错喜欢”以一“赚”字凸显出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诗人借助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3.D
4.①要有独立的见解主张。②诗歌评价标准不一。( 或“诗歌标准众说纷纭”)
③读诗须有一定储备。(或“诗歌欣赏本有门槛”)
【解析】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内容主题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
D.“既想把诗歌写好又担心贫穷”错。“穷”为困窘、困厄、不得志之意,诗人取“诗穷而后工”意,写出了自己因未“穷”而不“工”,想“工”又怕“穷”的诙谐趣味,表现出诗人的自嘲。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蕴含道理的能力。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这说明诗歌评价标准不一,读诗要有独立的见解主张。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表明诗歌欣赏本有门槛,读诗须有一定储备。
5.D
6.不矛盾。第一首诗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第二首诗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因为灵感的产生必须有平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因为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
【解析】
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错误,应该是“道出了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的能动关系”。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思想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箴作诗者》
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并即以历史事实来说明。
颔联是两句议论,紧承上联,正面表达观点。上句言诗与其多而粗,不如少而精。下句言不率易落笔,能反复推敲者才是真正有才的人。
颈联连用两个比喻,在内容上承上启下。角是古代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其声音调很高,但奏之不易;昙花很美,又被看作祥兆,但它很少开,即使开了也因时间短而很少让人看见。两句都比喻好诗不容易得到。因“非易奏”故需多练,因不轻开故需耐其迟。
尾联又用了一个比喻,伸足了“非易奏”而需多练之意,也点明了贵少耐迟所能达到的境界。
可见《箴作诗者》中,诗人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不能急于求成。
《遣兴·其二》
诗的意思是: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做出好诗。这种创作是没有老师的,凭借的只是瞬间的灵感。夕阳、花草这样的普通景色,都会因为灵感触发下的灵活运用而成为绝妙的诗句。
可见《遣兴·其二》中,诗人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
两首诗歌所表达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分别适用于诗歌创造的不同阶段。
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好诗来之不易,就算是再有才华的诗人,对于写诗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好的诗歌的诞生需要的是时间和感情。时间是指诗人不能急于求成,要舍得花时间去琢磨;感情是指,对于自己所写的诗,要付出真情实感,诗歌应该作为诗人的爱好而不是炫耀的谈资。
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每一个诗人所写的诗歌总是脱离不开自己的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所以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
7.B
8.①作者在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这就是作者认为的英雄豪杰的精神境界。
②首联作者由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的日常生活中,感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这种清静无为即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③颔联和颈联作者从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四时”、天地形体、风云变态中感悟虽然世事、自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才能达到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错误,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不是“闲暇”。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回答此题,应先明确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什么,根据“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可知,作者认为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做到如此才称得上是英雄豪杰。
首联,“睡觉东窗日已红”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从中悟到心境清闲,事事从容,“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方能达到修道的精神境界,即达到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从容。
颔联和颈联的意思是冷静观察万物都有自得,四季兴致感受与人相同。道理通达天地形体以外,深思进入风云变化之中。其中“万物”“四时”有形的“天地”和变幻的“风云”是作者日常所见,让作者感到应在静观沉思中感受天地万物之外的大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贱乐”。
9.B
10.①“援据闳博,旨趣深远”,指引用典故或论据素材宏大丰富,表达的主旨理趣深刻高远。②在诗一中借弦上曲、器中机、“轮扁笑桓公”等典故,论据丰富,表达了读书不能只拘泥古人书本,还要自悟才能理解书中要义的治学道理,意蕴深远;③在诗二中,借东方朔、秦优旃、庄子中“妇姑勃溪”“天游”“六凿”等典故,典故未富,赞美子由在简陋的环境中仍能苦读自守、不为现实所动的高尚节操,劝诫子由不要被现实所困,要做到豁达自然、泰然处之,意蕴含蓄深刻。
【解析】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机器制成后,制机原理早已消失”歪曲原意,“器成机空”,是说机器制成,但其中的玄机妙智早已超脱于机器之外,强调读书要学会体悟书外内容的重要性。“子由已摆脱六情束缚”,不准确。心有“天游”,是告诫子由要摆脱现实困境对自己的干扰,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故选B。
10.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嘲子由》中“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二句,是诗人告诉“攻之如蠹虫”的子由: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这就好像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读书比作“弦”和“机”,将读书的收获比作“曲”和“器”,表达了诗人认为读书也不能局限与书本,而是要勤于思考的道理。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运用的是《庄子·天道》中的典故,工匠轮扁嘲笑读书的桓公,理由是“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即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不是简单地理论传授,儿子就能学会的。而“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二句中的“妙哉”,表达了诗人对这个道理的赞同,轮扁对桓公的态度与苏轼对子由的态度恰好暗合。诗人运用典故,认为真正的知识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提升,所以个人的思想不能仅凭读书获得,要重视生活实践,勤加练习。
《戏子由》中,“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两句运用两个典故称赞子由。前句典出《汉书·东方朔传》:汉代的东方朔曾对武帝说侏儒身长三尺多,自己身高九尺多,可二者所享受的俸禄却相同,所以“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后句典出《史记·滑稽列传》:有一次,秦始皇在殿上摆酒宴,适逢天下雨,陛楯郎(殿前执楯的卫士)都被雨淋着。优旃同情他们,便在殿上上寿呼万岁时向他们大呼:“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秦始皇令陛楯郎一半一半地轮流值勤。这里,诗人以东方朔、陛楯郎比子由,以侏儒、秦优喻当时朝廷的宠臣,于戏谑之语中称赞子由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不屈己求人的秉性。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两句诗化用《庄子·外物篇》:“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之意,从而称赞子由将眼前的困苦、纠纷置之度外的精神。
11.B
12.(1)这两句评价语是说诗歌抒情与说理并不妨碍,除去阻碍真知的错误思想就会领悟到饱含至理的理趣。(2)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为美妙的诗材;如同彩云一般的锦缎,哪里还用人为剪裁。尾联,诗人即景生情,信手拈来都是佳句,诗人非常享受创作过程中遇兴遣词的乐趣。(3)尾联启示读者,生活中不必局限拘泥于眼前的境况,转变关注点,懂得任运随缘,就会换一份心境,多一分收获。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B.“用前句之疏形下句之密”分析错误。“稚杉绕麓干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环绕山脚的幼杉,就像无数锦旗漫卷;映照天空的野水,宛如一面明镜散开。诗人在此又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杉树和涧水比作锦旗和明镜,所以,是用前句之密形下句之疏。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炼句的能力。
首先分析评价语的意思。“未觉诗情与道妨,尽除理障出理趣”,“诗情”指诗歌抒情,“道”指诗歌说理;“理障”指阻碍真知的错误思想,“理趣”指饱含至理的理趣。这两句是说诗歌中抒情和说理二者并不妨碍,排除阻碍或者换一种角度就能领会到理趣。
然后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体会诗情。“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意思是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佳句,如同彩云般的锦缎,哪里还用人为的剪裁?朱熹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诗材;这些“佳句”更是无需剪裁,自然天成。
接着分析尾联中传递出的“道”和“理趣”。结合诗歌标题和前面几联可知,本诗是朱熹途经新喻县,看见此处风景秀丽,顿感心旷神怡,即兴创作了这首诗。诗的前四句描摹山野景象,令人如入画境;后四句抒发愉悦心情,更让人感悟深刻。诗人表面写景色之美,却又不受眼前境况的束缚,貌似不经意间的诗句,能包含至理的“理趣”。
13.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4.梅诗:①对比说理,用新旧花的形象对比;②寓说理于形象描绘之中。
孔诗:寓说理于叙事之中。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能力。
梅诗中,写新花竞相开放,而故花却已经憔悴衰败,明天会有更新的花开,那么今天的新花有什么不同呢。作者借花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孔诗中,诗人写自己看到满路的桃花,不禁昏昏欲睡,醒来发现桃花已经消失,满眼看到的只有青山绿水。写出了诗人眼中景物的变化。
因此,两首诗都写出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哲理。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赏析诗歌写作特色的能力。
梅诗写新花竞相开放,而故花却已经憔悴衰败,用新花与旧花鲜艳与衰败进行对比。通过秒回新花、故花、明日花的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哲理。
孔诗则讲述了诗人的亲身经历,诗人坐在马上,看到道路两岸都是桃花,以至于看的睡了过去。醒来发现桃花已经消失,满眼看到的只有青山绿水。本诗通过叙事来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哲理。
15.D
16.①“一山门作两山门”一句,“一门”外又另开了“一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智慧无穷开启之感。②“两寺原从一寺分”一句,蕴含世事分分合合,善恶因果可以相互转化。③“南山云起北山云”云起云涌自会云消云散,喻指尘世的烦恼也是如此。④“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万事万物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实写”错,“遥想”是想象,尾联是虚写。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及情感的鉴赏能力。
题干设置了情境,有人的诗论“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并让考生“找出诗中蕴含的禅理哲理”。禅理哲理因为相互渗透,并没有区分。作答时,需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句背后蕴含的禅理哲理即可。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山门作两山门”,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颇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感,体现了智慧的无限开启。
“两寺原从一寺分”,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体现了万物的分分合合,预示着善恶因果等等的相互转化。
颔联“南山云起北山云”,云雾象征尘世的烦恼,一山云起一山云消,此起彼伏,体现了尘世烦恼也会兴起,也会消散,没完没了。
颈联“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听得清,寓意万事万物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7.D
18.①立足于世,最怕随波逐流;②古人的东西,即使留心学习,也很难达到他们的境界。③诗人用这两句话告诫书院学子:为人处世要坚定立场,坚持操守,不盲从,不随流俗;学无止境,切忌浅尝辄止。
【解析】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D. “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错误,尾联中“桃李”是贬抑的对象,诗人肯定的是无意争春的“寒梅”。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意思是:人生活在世上,应当站稳脚跟,有自己的志向、操守,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学院之中,应当留心学习,但是古人的境界很难达到。
从中可以看出,颈联蕴含深刻的哲理:“立脚”即立足于世,“怕随流俗转”用一个“怕”字告诫学院学子,应当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否则就会失去自我。
“学到古人难”指出学到古人的境界确实很艰难,但是应当在学习上留心、认真,不因“难”而放弃,否则学习只能浅尝辄止,难有大成。
19.B
20.①比喻,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制作器物也不只是运用机械,所以他认为读书也不能局限与书本,而是要勤于思考。
②用典,轮扁的儿子不能简单地通过学习轮扁的经验就能获得高超的技艺,因为他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提升,所以个人的思想不能仅凭读书获得,要重视生活实践,勤加练习。
【解析】
【分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但也传达出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说法错误。诗中说“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是在告诉子由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就如同“曲尽弦犹在”——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器成机见空”——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因此,诗人将弟弟子由比作“蠹虫”是对子由治学方法的调侃,没有“鄙夷”。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二句,是诗人告诉“攻之如蠹虫”的子由: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这就好像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读书比作“弦”和“机”,将读书的收获比作“曲”和“器”,表达了诗人认为读书也不能局限与书本,而是要勤于思考的道理。
结合注释中工匠轮扁嘲笑读书的桓公的故事,轮扁认为自己的技艺不是简单地进行理论传授就能学会的,而“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二句中的“妙哉”,表达了诗人对这个道理的赞同,轮扁对桓公的态度与苏轼对子由的态度恰好暗合。诗人运用典故,认为真正的知识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提升,所以个人的思想不能仅凭读书获得,要重视生活实践,勤加练习。
21.C
22.①颈联意思是说走到水源深处,好像到了尽头,就随之坐下观看云霞变化,可见妙境之无穷;②由此可以领悟为人处世之随意事变之无穷;③也可读书感悟文章义理之无穷。
【解析】
【分析】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错。尾联说诗人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而不是“山林中值守的老者”“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诗句有随遇而安的理趣。也可读书,感悟文章义理之无穷。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23.D
24.新意:通过写春雪巧妙寄寓诗人的人生遭际和思考。妙理:面对变局,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解析】
【分析】
2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D.“旷达乐观”错。此诗是诗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此诗通过雪花图谋摧残桃李,表达了诗人对新党图谋摧残旧党的不满情绪。
故选D。
2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的能力。
分析此题时,要抓住诗中的“新意”和“妙理”分别回答。
此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首联,春分时节,春雪纷飞的景象真罕见;一半绽放的桃花、李花都承受不住它的寒威。此时的春分,由于雪花纷飞,不是踩着季节的点来的,而变得与往年春分时节不同。原本应该暖和的天气,却反常地下起大雪,这让诗人不禁怜爱起被打落的桃李,以及他自身所处的人生困境。如此,这首诗通过写春雪巧妙寄寓诗人的人生遭际和思考,写出了新意。
颔联,雪花落地后被梅花识出来,也应感到惭愧。所以,它只好化作漫天飞舞的轻薄柳絮。
雪花,在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打乱了天地的节奏。像这样不分时节的雪花,只能是和柳絮一样的轻薄。
颈联,雪花不管司春之神专门负责春天之事,所以才将新奇精巧发挥成机谋。此处别有深意。诗人从雪花不按照时节下,联想到破坏现实世界和谐的不合情理的人与法。
尾联,从今以后,创造万物的造物主更加难以预料;即便天气越发暖和了,也要留着御寒的腊月衣服。诗人敏锐捕捉到新旧党争已经来临,可是他却没有做好准备,最终陷入“乌台诗案”的悲惨境地。世事难料,纵然苏轼已经做好了准备,依然不能找到万全之策。所以,这首诗给人启发:面对变局,有备无患。
25.D
26.(1)视角曲折:“其一”由平视近处所见,再写俯视所见,最后写隔江远望所见。
(2)感觉变化:“其二”先写自己感受到寒意,后将寒意转移给桃花,仿佛桃花也有知觉。
(3)诗歌一波三折,委婉曲折而理趣横生。如“其一”通过视角的变化带来的结果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其二揭示了“物我同一(相融)”的道理。
【解析】
【分析】
2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伤感凄迷的境界”错。两首诗都很优美宁静,富有生机和美感,没有“伤感凄楚”。
故选D。
2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手法、结构的能力。
杨万里十分擅长发现并状写生活中的美,擅长在委婉曲折的写景中理趣横生。。
(1)第一首,诗人采用变化的视角,远景结合写景。
首句“绿杨接叶杏交花”先采用平视,描写近处之景:春回大地,柳叶见天展开,叶叶交接,杏花不时绽放,朵朵衔叠;接着第二句“嫩水新生尚露沙”采用俯视,描写春水悄悄滋生、升涨,但是还有沙地还露在水上;最后两句“隔江一片好人家,写隔江远望所见”,写隔江远望之景,诗人离开了绿杨红杏的此岸,渡河到了彼岸,无意中回头一看:那树、那花、那水,成了绿、红等色块拼合的一片。总之,诗人通过视角的变化带来的结果,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2)第二首,诗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变化来写景。
本诗第二句“小风偏入客衣单”,先写自己感受到寒意,后写“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写诗人将寒意转移给桃花,仿佛桃花也有知觉。诗人忆起晨间的冷,但并不仅仅写冷,而是借由一系列景物,比如桃花、夏翠、小风等的俏皮可爱,将寒冷也写活力满满,仍然不离对春的喜爱和对无限春光的大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变化来写景,揭示了“物我同一”或“物我同一相融”的道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共82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哲理类(含解析),共29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哲理类,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