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五年级下册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激趣,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全课总结,提升自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P46—P47《长方体的体积》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每小组12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吗?剧中的主人翁有哪些?可爱的猪八戒有私房钱时是一副什么表情吗?今天它又边走边唱了,恰巧被猴哥看到,猴哥问它怎么这么高兴?原来是老猪得了一块玉,同学们能帮老猪算一算这块玉有多大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猜一猜,说一说
同学们都能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那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谁能大胆的猜测一下?说说你的理由
(二)、摆一摆,填一填
1、小组合作
用12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
活动前教师友情提示:(1)每个小组用12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2)注意观察你所摆的长方体有几层?每层有几行?每行有几块小正方体?你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3)我的发现是___。
2、成果展示
(1)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板书: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板书: 长 宽 高)
(2)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长方体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3)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标有a、b、h的长方体积木)体积的字母公式怎样写?V=a×b×h V=abh(板书)
(4)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长、宽、高)
(三)、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长方体的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长方体的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猴哥有一块正方体的水晶石,请同学们帮忙算它的大小
(四)、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1、为什么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2、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出示标有字母的正方体)字母公式为:V=a•a•a= a3
(五)、运用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帮猴哥计算正方体水晶石的大小
(六)、统一公式
1、认识底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底面积
2、引导学生依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现并统一公式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用V来表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用s来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字母公式能推导出来吗?(学生总结字母分式为V=sh)
(板书:V=sh)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5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体积。
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4、判断题
(1)、一个长方体被切割成两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都没有改变。( )
(2)、一个长方体,长、宽、高都扩大2倍,体积也扩大2倍 ( )
(3)、长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求得。( )
(4)、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四、全课总结,提升自我
在本节课结束前,请大回忆本节课内容,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 V=a3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
教学反思:
一、 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猪八戒有一块玉,要想知道这块玉有多大,如果切开看看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是不可能的,从而引入需要公式计算体积的方法.。接着教师让学生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摆长方体的实验,引导学生找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教师考虑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切开,)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 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12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是教师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观念就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由以严格遵守常规改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本节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北京版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五年级下册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随堂检测,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