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川教版(2019)第2节 智能学习教案设计
展开
教学内容 | 第二单元 第2节 智能学习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拍照翻译中蕴含的机器学习“学习——模型——应用”过程; 2.知道“文字朗读”及“翻译”扩展模块中积木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 掌握“网易有道词典”截图翻译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体验自动翻译的过程中感受人工智能带给学习生活的改变,理解人工智能服务生活的理念。 | |
重点 难点 | 本课重点是感受“网易有道词典”截图翻译的过程及掌握截图翻译的基本方法;难点在于理解拍照翻译中蕴含的机器学习的“学习——模型——应用”这一过程。 | |
教学准备 | 1.安装好网易有道字典; 2.翻译对象——英语教材中的图片。 | |
教学过程与方法 | 主 备 | 复 备 |
1.任务导入 教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2.课程聚焦 教师:学习英语的时候,有些单词没学过,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翻译呢?自动翻译文字或语言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之一。现在的拍照翻译准确度很高,翻译速度也很快,这次课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自动翻译。此外,我们还要学习自动翻译与机器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编写属于自己的翻译小程序。 学生:理出本课要完成的任务。 3.任务分解 任务一:体验自动翻译 任务二:智能翻译与机器学习 任务三:编写翻译程序 4.子任务突破 子任务一:体验自动翻译 教师:在体验自动翻译之前,我们先做下准备工作。要让电脑翻译,首先要让电脑“知道”翻译对象。翻译对象可以是手机拍摄后发送到电脑的图片,也可以是电脑中打开的网页、电子书等。 准备好翻译对象后,就可以使用翻译工具开始翻译了。我们使用的翻译工具是“网易有道字典”。翻译的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要翻译的内容,让图片显示在屏幕上。 (2)打开翻译软件,点击“翻译”切换到翻译页。 (3)点击“截屏翻译”按钮,再按住鼠标左键,框选需要翻译的区域。 (4)点击“翻译”,就呈现出翻译的结果。 翻译的效果如下: 学生:体验“网易有道字典”自动翻译。 子任务二:智能翻译与机器学习 教师:体验了自动翻译后,大家觉得是不是学习英语会变更容易了呢?大家想一想,智能翻译与机器学习有关吗?拍照翻译同样有机器学习的“学习——建模——应用”过程。在拍照翻译的过程中,机器先从各种英文字体中,总结出每个字母的特征,形成识别每一个字母的词典库。这样,再次“看到”字母时,就能“认出”这些字母,实现翻译了。 学生:智能翻译也是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的。 子任务三:编写翻译程序 教师: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我们也可以实现智能翻译。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直观地将翻译结果展示出来。这种翻译功能需要连接互联网才能使用。具体步骤如下。 (1)添加扩展,打开图形化编程软件,添加“文字朗读”和“翻译”两个扩展模块。 (2)编写翻译程序,添加“文字朗读”和“翻译”扩展模块后,相应的积木添加到代码区的最下方。大家可以尝试这些新增积木的功能,根据项目需要灵活选择使用。 学生:编写属于自己的翻译小程序。 |
| |
作业设计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机器学习”在智能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有哪些人工智能应用是通过机器学习来实现的?将你的发现写下来吧!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在本课中,学生体验了自动翻译的过程,感受了人工智能带给学习生活的改变。通过分析智能翻译,了解了智能翻译是机器学习的应用。最后学生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编写了自己的翻译小程序。
|
小学信息技术第2节 智能学习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第2节 智能学习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实践探索,头脑风暴,活动研究,分享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1节 智能迎宾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1节 智能迎宾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工智能初步体验第3节 智能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工智能初步体验第3节 智能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