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是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
每人一包学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数1/4,认识它吗?(分数)
师: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对于分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
2、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手工小组正在开展活动,活动中隐含着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看大屏幕,泥塑小组和剪纸小组正在开展活动,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把一块红色的橡皮泥和4块黑色的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人,把6张绿色纸平均分给3人。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吗?(出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每人分得红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2)每人分得这些黑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3)每人分得这些黄色纸的几分之几?
(4)每人分得这些绿色纸的几分之几?
并随机解决每人分得红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适时总结:把1块橡皮泥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设计意图:创设了艺术小组“分发制作材料”的活动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增强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问题的指向性,促进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初步感知
1.把四块橡皮泥平均分四份,体会1块就是1份
独立操作,合作探究。
谈话:把四块橡皮泥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用你的小正方体卡片分一分,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困惑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2)组间交流。
谈话:每个同学分得的块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那位同学想代表你们小组把你组的想法跟同学们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3)质疑、解释。
谈话:这是1块橡皮泥应该用“1”表示,怎么可以说是呢?(引导学生体会1块是1份,所以1块橡皮泥占总数的。)
2.把4张纸和6张纸平均分,体会整体。
(1)独立操作,合作探究。
谈话:如果把4张纸平均分给2个同学,6张纸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张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拿出正方形的图片,在纸上分一分,圈一圈,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准备班内交流。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2)组间交流。
谈话:每个同学分得的张数占黄色卡纸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个同学分得的张数占红色卡纸总数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再板书、。
(3)质疑、解释。
谈话:看着这两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先让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则教师质疑:为什么每份都是2张,为什么分别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总结:第一幅图是把4张卡纸看做一个整体,第二幅图是把6张纸看做一个整体。用哪个分数表示,与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关,而与这个整体是多少无关。
拓展延伸
谈话:你还想到了哪些分数,怎么想到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结合这些分数表示的意思,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认识单位“1”
用分数表示涂红色的部分,并说说什么是分数。
( ) ( ) ( ) ( )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谈话:想一想,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单位“1”与自然数1有什么不同?
2.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
谈话:这些数都是分数,根据板书,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分数?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教师适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分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过渡到分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过程,符合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是突破本课难点的关键。教学中,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两次重要的质疑,更让学生深刻认识了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分数的意义,你收获多少考查一下大家。
自主练习
填一填。
用分数表示是( ),它里面有( )个( ) 。
用分数表示是( ),它里面有( )个( )
2、自主练习第2、3题
3、第六题。
4、第11题,你知道那条纸条长?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新知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自我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