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6 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画教案,共6页。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读“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10个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水、去、来、不”4 个汉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并积累古诗中3组反义词:“有—无”“远—近”“来—去”。
4、结合图文,初步感受谜语的趣味和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重点]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读“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10个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并积累古诗中3组反义词:“有—无”“远—近”“来—去”。
2、结合图文,初步感受谜语的趣味和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课件
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读“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10个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2 个生字。
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引入新课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6.画
评价关注点:
◆倾听认真,注意力集中。
◆回答问题时态度大方自然。
◆朗读课题时整齐、响亮、不拖音。
二、观察图片,初读课文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你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
3.你们会读这些字吗?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4.听录音,边听边圈出生字。将圈出的生字读给同桌听,再齐读。
5.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卡片抽读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评价关注点:
◆读图仔细认真。
◆回答问题时表述完整(图上画了……)。
◆听录音时,坐姿正确,倾听认真。
◆生字字音读正确(能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关注小组讨论情况。
◆古诗朗读,读音正确,不加字,不漏字。
◆回答问题时表述完整(图上画了……)。
◆听录音时,坐姿正确,倾听认真。
6.指名分行读古诗,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3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2. 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出示:远、无、来。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
课间操“说反话”。
4.复习巩固。
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 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评价关注点:
◆回答问题时表述完整,仪态自然大方。
◆能正确认读偏旁走之、斜刀头。
◆反义词练习时反应敏捷。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同桌互评。
评价关注点:
◆书写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美观。
◆能根据要求评价同学的书写练习。
[作业布置]
请你们回家读一读《画》,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反义词。
[板书设计]
6.画
山 水 花 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10个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来、不”2 个生字。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全班齐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节奏。男女生赛读。
评价关注点:
◆生字读音正确。
◆读词语时做到字音读正确、词语之间要停顿。
◆朗读古诗时停顿和节奏正确。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联系生活,领会诗意
1.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
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2.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3.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来背诵。
评价关注点:
◆读图仔细认真。
◆能联系生活实际,正确作答。
◆回答问题时仪态大方自然。
◆古诗朗读背诵,读音正确,停顿节奏正确,不加字,不漏字,有感情。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 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评价关注点:
◆书写姿势正确。
◆字形、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正确,页面整洁。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家长评价。
[板书设计]
《画》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教学反思]
平舌音
翘舌音
前鼻音
后鼻音
我会写
1.字形正确★
2.占格准确★
3.笔顺正确★
4.页面整洁★
5.书写姿势正确★
声音响亮,背诵熟练,停顿节奏正确。
★★★
基本能做到熟练背诵,但停顿不正确,声音不够响亮。
★★
背诵不够流利,在提醒的情况下能背出。
★
背诵不熟练。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0 升国旗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 11 秋天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3 江南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借助媒体,初读感知,发现规律,集中识字,示范引领,自主写字,自主学习,边演边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