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年级10月份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2022.10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西藏林芝二中地理教师利用自然优势,在2022年5月1日晚组织学生在教学楼顶进行了天体的肉眼识别地理实践课,并完成了观察报告。据此完成1~2题。西藏林芝二中认识天体地理观察报告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实验日期:2020年5月1日 实验地点:三号教学楼顶天气状况:晴朗 指导教师:________ 评分:观察记录北斗七星:____星云:________月球:________金星:________ 1.与你所在学校相比,西藏林芝二中进行天体观察的自然优势是( )A.黑夜长,可观察时间长 B.海拔高,空气稀薄,能见度高C.夜晚温度高,利于观察 D.观察仪器先进2.推测本次活动可观察到( )A.河外星系 B.月球的圆缺变化C.四级天体系统 D.北斗七星熠熠闪耀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3~4题。3.“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4.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2016年10月1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370km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完成5~6题。5.“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6.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下图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7~8题。7.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植被状况8.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土壤状况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需要特殊的条件才能形成。下图为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极光图片。据此完成9~10题。9.如果你想拍摄到此照片,需要从网上提前查询( )A.太阳辐射强度 B.太阳活动周期 C.天气预报情况 D.八大行星位置10.你认为在我国可能拍摄到类似此照片地点是( )A.黑龙江漠河 B.青藏高原 C.海南三亚 D.新疆阿勒泰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11.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12.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 )A.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 B.鸟类 C.鱼类 D.两栖类14.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元古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读表,回答15~16题。15.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1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2018年6月3日,“地壳一号”钻机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完成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井深度701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据此完成17~18题。17.此科学钻探工程可以研究松辽盆地( )①内部圈层结构 ②油气资源分布 ③原始鱼类灭绝的原因 ④气候演化历史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8.此次钻井发现一定深度后每往下钻进100米,地下温度会升高3℃至4℃,其热量属于( )A.太阳能 B.重力能 C.生物能 D.地热能大屯火山群处于“太平洋火圈”上,是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火山区。大屯山火山口直径360米,深60米,雨季多积水成湖,享有“天池”之称。结合大屯山火山口景观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 B.② C.③ D.④20.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21.大屯山火山天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表50km的高度返回舱与大气层激烈摩擦。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22.“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23.“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丙—丁段有利于高空飞行 D.丁—戊段大气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探空气球是充入氦气等密度较小气体的特制气球,可以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30—40千米的高空,探测温度、压力等气象要素。2022年1月某日,北京天气睛朗,气象员小明释放了探空气球(下左图示意),并根据回传数据绘制了气温垂直变化(下右图示意)。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5中,与小明绘制的气温垂直变化曲线相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5.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A.体积不断缩小 B.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减小 C.体积不断膨胀 D.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目。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图回答第(1)小题:(1)比较昆明和重庆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解释其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原因。(6分) 材料二: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5)小题: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4分)(3)地震波在地壳和地幔的传播速度不同,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传播的线路分别是AB和AE的连线(直线),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该地波速较快的原因是地震波主要通过 (填圈层)传播。(4分)(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A地地震时地球内部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2分)(5)人类最深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262米。对各类孔底动力机、钻头、测井仪器、电缆等钻探工具要求很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了下图中的 层。超深钻井的钻探工具相比较常规的钻探工具应具有的特点是 。(4分)A.耐低温 B.耐腐蚀 C.耐高温 D.能适应黑暗环境 27.(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生物大灭绝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地球上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科学家认为:海平面降低,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浅层大陆架暴露,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海平面上升,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里也缺氧。同时研究发现:海平面的升落与地球表面冰川体积关系紧密,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冰川凝固,海平面下降。如图示意地球地质历史上五次大的生物大灭绝时期生物灭绝比例及其对应的地理现象。(1)据图文材料归纳地球历史上前四次生物大灭绝时期共同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推理依据。(4分) (2)概括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4分) (3)一般认为,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大量高密度尘埃弥漫在大气中,导致地球表面的光照________,引发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绿色植物死亡,同时地表气温________,最终导致恐龙灭绝。(4分) 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1)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则他起跳的位置属于大气的________层。简述该大气层的主要特点。(6分) (2)鲍姆加特纳自39千米高空跳下至落地的过程中,气温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4分) (3)说明鲍姆加特纳配备的特制宇航服特点的主要作用,完成下表中的内容。(4分)宇航服的主要特点主要作用头盔内有液氧系统①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② (4)根据鲍姆加特纳跳伞过程中大气环境的主要特点,为了维护鲍姆加特纳的身体健康,推测特制宇航服可能具备的其他功能。(4分) 高一年级10月份阶段性测试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 2.D 3.B 4.D 5.B 6.A 7.A 8.B 9.B 10.A11.B 12.C 13.C 14.C 15.B 16.B 17.A 18.D 19.C 20.B21.C 22.D 23.D 24.B 25.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1)昆明年太阳辐射量大于重庆;(2分)原因:重庆属于盆地地形,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年太阳辐射弱(或:昆明地势高,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日照时间长,故年太阳辐射量强。)(4分) (2)莫霍界面(2分) 古登堡界面(2分)(3)E(2分) 地幔(2分)(4)(2分)(见下图)说明: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5)甲(2分) C(2分) 27.(1)特点:气候变冷(气温下降)。(2分)依据:四次生物灭绝期间都发生过海平面下降,这种变化与气候变冷紧密相关。(2分)(2)过程:气候先变冷,后变暖。(4分)(3)减弱 降低(4分) 28.(1)平流(2分) 主要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上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空气平流运动为主;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天气晴朗;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4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2)随着高度的下降,气温先降低;进入对流层后,气温逐渐升高,但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0℃以下。(4分)(3)①鲍姆加特纳在平流层跳下,那里氧气稀薄,头盔内的液氧系统可以为他提供氧气。(2分)②鲍姆加特纳下降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气温低,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可以调节气温,保护眼睛。(2分)(4)抗大气压力、防过强的太阳光线等。(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