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检测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B.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C. 拖着长尾的彗星 D. 浩瀚的太平洋2. 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C. 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行星 D.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3. 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B. 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C. 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D.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天体是宇宙空间中运行的一切物质的总称,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看位置,是不是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二看物质性,一定是宇宙空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是否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的物质,不属于天体。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在大气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浩瀚的太平洋在地球上,都不是天体,ABD错误;拖着长尾的慧星是宇宙空间中运行的物质,是天体,C正确。故选C2题详解】天体既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气态,或者液态,A错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与星云,B错误;晴朗的夜晚,肉眼能见到的多数是恒星,C错误;环绕恒星运行的是行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是卫星,D正确。故选D3题详解】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A错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适宜,有液态水存在,是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B正确;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有一层厚薄适中的稳定的大气层,C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度变化幅度不大,有利于生命的形成,D错误。故选B【点睛】天体是宇宙空间中运行的一切物质的总称,包括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散发着淡淡光亮的星云,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卫星,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天空一闪即逝的流星体和宇宙空间的一切杂质和尘埃。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A. ①火星 B. ②地球 C. ③水星 D. ④木星5. 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答案】4. A    5. C【解析】【分析】4题详解】揽星九天标识中,①②③④分别位于距日由近及远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置,则为火星 、为木星,为土星,为天王星,据此分析本题选A5题详解】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是均为太阳系中的成员,故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C正确。故选C【点睛】地球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 行星—卫星—行星B. 行星—行星—行星C. 行星—卫星—卫星D. 行星—卫星—恒星7. 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 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 B. 比邻星位于银河系C. 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 D. 比邻星绕太阳运动8. 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 充足的食物 B. 适宜的大气C. 稳定的光照条件 D. 大量的液态水【答案】6. B    7. B    8. C【解析】6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为行星,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为卫星。据图可知,A位置绕恒星太阳转动为行星;材料信息表明,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由此判断,B位置时的地球并没有被木星捕获,成为其卫星,不然不可能弹射出太阳系,因此B位置时地球仍为行星;C位置绕恒星比邻星转动为行星,综上所述,无论地球运动到哪个位置,都是行星,故选B。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所以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仍在银河系,A错误,B正确;比邻星是恒星,会发光发热,C错误;比邻星位于银河系,绕银心转动,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8题详解】比邻星是恒星,能发光发热,所以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故选C。【点睛】比邻星和太阳一样是恒星,比邻星当然可以发光发热(表面温度有2500--5000 绝对温度)。只是由于比邻星是红矮星,而且离地球比太阳远得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就不那么亮了。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 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 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 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 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10. 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 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 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 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 耀斑爆发强度减弱【答案】9. D    10. B【解析】9题详解】首先根据图中省界轮廓判断图中所示省份。根据图中数值分析,湖北省东南部数值为负数,所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北部地区数值为正值,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正相关,而安徽省南部地区数值为负数,所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负相关,正负数值差不多刚好一半;图中数值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大,图中西北部数值的绝对值较大,相关性较大,而在图中中部地区数值接近0,相关性最小;图中东北部有高数值中心,所以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故选D。10题详解】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同时耀斑爆发强度增加,容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B正确,D错误;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与太阳活动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相关度不同,有些地方是正相关,有些地方是负相关,A错误。故选B。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 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 连续但不规则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 由坚硬岩石组成12. 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 各圈层相互渗透C. 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 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1. A    12. B【解析】【分析】认识地球各圈层分布,水圈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各圈层相互渗透,生物圈跨占其它三个圈层。11题详解】根据图示各圏层存在物质分析,降水进入①圈层,并且①圈层是水蒸气来源,故①圈层是水圈,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对。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圈,是圈层,B错。③圈层吸收无机盐,产生有机物,为生物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错。④圈层是岩石圈,由坚硬岩石组成,D错。12题详解】各圈层上下交错分布,A错。各圈层相互渗透,B对。③圈层是生物圈,跨占其它三个圈层,C错。其中岩石圏也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错。在大庆石油科技馆生物进化展区,有一段专题片循环放映:在一片风景秀丽的浩瀚湖区,鱼虾成群,水龟出没,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形成大片森林,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恐龙正疾奔追赶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忽然一声巨响,大气中尘土弥漫,不见天地,待尘埃渐去,已不见恐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专题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14.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 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 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答案】13. C    14. D【解析】13题详解】因为恐龙是中生代最繁盛的动物,故专题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所以选C。14题详解】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在中生代末期,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地球上大批生物灭绝,其中包括恐龙。所以选D。读“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5.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6. 据图推测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   A 干燥,冷热多变 B.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 湿润,森林茂密 D. 寒冷,冰雪广布17. 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答案】15. B    16. C    17. B【解析】15题详解】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早期、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而裸子植物与恐龙繁生的时代应为中生代。结合图例可知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知,②地层为含有裸子植物化石的煤层。煤炭是地质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故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是湿润,森林茂密,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结合图例可知,图中动物的演化过程为三叶虫(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海生无脊椎动物)--恐龙(爬行动物)。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棚(   A. 光照太强 B. 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 年温差较大19. 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 增强地面辐射 B.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 增强地面太阳辐射的反射 D.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答案】18. C    19. D【解析】18题详解】大棚屋顶虽然是透明的,但还是会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因此,进入大棚的太阳辐射比棚外自然状态下的太阳辐射较弱;大棚内温室效应强,热量条件好;大棚内年温差对蔬菜质量影响不大,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日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而大棚内因保温作用强导致日温差较小,从而影响蔬菜的质量,选项C符合题意。所以选C19题详解】菜农往大棚内洒水,会增加大棚内空气中的水汽,水汽会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尽量减少地面辐射向棚外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选项D符合题意。地面辐射强度由地面温度决定;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很难反射长波辐射;增加地面太阳辐射的反射,会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不利于保温,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点睛】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B. ②——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强,因为低纬地区距离太阳近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21.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22.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答案】20. C    21. C    22. D【解析】20题详解】图中代表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A错误;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强,是因为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B错误;代表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C正确;代表大气逆辐射,多云的夜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多而导致大气逆辐射作用加强,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温室效应是指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大气变暖现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能增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进而大气向地面的辐射增强,即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与温室效应有关的过程是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图中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③④正确、①②错。③④正确,故选C22题详解】大气中多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低;夜晚多云,大气的逆辐射增强,温度较高,所以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其中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地面由于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24.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A. 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 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D. 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25. “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A. 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 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 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 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23. B    24. B    25. D【解析】23题详解】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吸收增温,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B对。24题详解】晴朗且大风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B对。25题详解】增加“烟气”就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D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2D界面面以上的C代表的圈层是____3图中F处,地震波A____,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____,该处称为古登堡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A. 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C.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答案】1    ①.     ②.     2地壳    3    ①. 完全消失    ②. 下降    ③. 固态    ④. 液态    4D    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地核可能为液态。【解析】【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为情境,设置五道小题,考查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较慢,纵波速度较快,横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中传播,图中A的速度较慢,B的速度较快,因此,A是横波,B是纵波。【小问2详解】图中D大致位于地下平均17千米处,地震波通过这个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增大,这个交界面就是地壳与地幔的交界面,为莫霍面,图中C代表莫霍面以上的地壳。【小问3详解】图中F处大约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中横波A突然消失,纵波速度B也迅速降低,这个界面叫古登堡面,因横波能在古登堡面以上传播,不能在古登堡面以下传播,因此古登堡面以上为固态,以下为液态或熔融状态。【小问4详解】根据地震波纵波速度较快、横波速度较慢这一特征,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首先感受的是纵波,所以让其上下颠簸,然后感受到的是横波,让其左右摇晃,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小问5详解】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物 质。在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下降。可以判断地壳、地幔为固态物质,外地核为液态物质。 27. 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太阳的大气层名称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是__________,其变化的周期平均约为________年,②是__________,①和②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3)请用3个以上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将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黑子;11;耀斑。(3)对气候的影响(如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有相关性);导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准确性。(4)加强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解析】【详解】(1)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是太阳黑子,其变化的周期平均约为11年,②是耀斑,①和②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影响气候、干扰电离层、影响地球磁场等。(4)要将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太阳活动无法遏制,目前方法只有加强观测和预报。28.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B____,D____;其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是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平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是____(填字母)3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答案】1    ①. 太阳辐射    ②. 地面辐射    ③. 大气(或云层)反射    ④. A和D    2    ①. B    ②. C    ③. A    3②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或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或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降温减慢,减少冻害造成的损失。【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及晴天、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气温日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图表分析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与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分析图形信息可知:A来自太阳,为太阳辐射;B来自地面,为地面辐射;D表示太阳光照射到云层上之后,被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故图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D【小问2详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过程增强有关;平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于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分析图形信息可知:B来自地面,为地面辐射;C来自大气,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为大气逆辐射;A来自太阳,为太阳辐射。【小问3详解】从某地晴天与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可以看到①曲线温差变化大,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符合晴天气温变化趋势;②曲线温差变化小,白天气温较低,夜间气温较高,符合阴天气温变化的特点,故阴天气温变化应为②。因为阴天时,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将地面损失的一部分能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故阴天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小问4详解】因湿草更加潮湿,不易完全燃烧,故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些灰尘与烟雾在空气中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防止地面辐射散失;同时这些大量的灰尘与烟雾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将地面辐射的能量重新还给地面,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进而减少冻害的发生。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年平均风速每10年减小0.12 m/s。材料二 下图为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材料二中情况应出现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时段)(2)“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答案】(1)816(2)变小 (3)【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大气运动和热力环流。【详解】(1)材料二中近地面,海洋一侧等压面向上凸,表示为高压,而陆地一侧等压面向下凹,表示为低压,故判断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根据图示信息,应为816时。(2)风力变小,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应变小,故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变小。(3)材料二中近地面,海洋一侧等压面向上凸,表示为高压,而陆地一侧等压面向下凹,表示为低压,近地面高压处为下沉气流,低压处为上升气流,据此,近地面气流应该从海洋流向陆地,热力环流为顺时针方向,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天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亭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亭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