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学案
展开19.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预习新知
【积累精彩语句】
1.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作品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倪焕之》《稻草人》,我们曾学过他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
2.写作背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这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其目的是为了指导读者更好地鉴赏园林的图片,提高欣赏兴趣和审美能力。
3.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 如《中国石拱桥》在举例时是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如《中国石拱桥》第9段说明成就的原因就是由主到次;②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③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就是按照这一顺序来写的;另外还有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从一般到特殊等等。总之,只要答案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
【掌握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规范书写。
轩榭(xuān)(xiè) 重峦叠嶂(zhàng) 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斟酌(zhēn)(zhuó) 蔷薇(qiáng)(wēi)
芭蕉(bā)(jiāo) 雕镂(lòu) 因地制宜(yí) 丘壑(hè)
映衬(yìng) 依傍(bàng) 蔓延(màn) 自出心裁(cái)
俯仰生姿(zī)
答案:书写略。
2.多音字积累与形近字辨析。
琢磨(zuó) 据说(jù)
(1)琢 (2)据
雕琢(zhuó) 拮据(jū)
蔷wēi(薇) jiàn赏(鉴)
(3) (4)
国huī(徽) qiān名 (签)
3.理解词义。
(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2)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3)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4)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5)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
(6)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7)嶙峋:枯瘦的样子。
(8)丘壑:山陵和溪谷,比喻深远的意境。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所写的一篇说明文 (体裁)。七年级下册我们学过张中行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初步感知文本】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首先对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作了高度概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用较多笔墨分项说明苏州园林在四个大的方面的具体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最后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细部的特征,让读者领会到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探究重点难点】
1.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答案: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2.品读文章,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明确: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如“……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④举例子:如“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如“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⑥打比方:如“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⑦引用:如“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⑧摹状貌:如“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使文章深入浅出,准确生动。
3.赏析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答案:不可以,“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答案:“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答案: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4)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学习写作技法】
本文按照由概括到具体、由主到次的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苏州园林之美。请你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注意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
答案:(示例)画面由一颗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画的主体是一颗高大的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枝繁叶茂盛,四周云雾缭绕,远处是数座钻出的山峰,这松树仿佛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而松树紧挨一方巨大的岩石,树干的下部隐入山石中,原来它所以能高驾于峰顶云端,源自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幅画融主观与客观、静与动、自然与理趣于一体,构思不落窠臼,手法以形传神,且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理解探究我能行,合作释疑我展示,探讨研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明确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拓展提升,课后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