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六 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2)
展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知识讲解与训练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例题1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读小古文完成填空。
人物 | 观点 | 现象 | 依据 |
一儿 |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
| 远者小而近者大 |
一儿 |
|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
|
两小儿分别从两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儿以____的角度,一儿则以____的角度。两小儿“辩日”有理有据,可见他们是_______的孩子。
2.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呢?写一写。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篇幅短小,事中见理。我们六年级学过的《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__________的道理;《学弈》则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1.【答案】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近者热而远者凉 视觉(远近) 触觉(冷热) 聪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提取的能力。根据原文内容进行翻译。两小儿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及依据,根据此内容进行填空即可。
2.【答案】我确实不如你们如此爱思考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孔子笑着说的话,可以是夸奖的话,做到语句通顺即可。
3.【答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参考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例题2 (预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词理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领略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借大海的雄伟壮丽之景,抒发了______。
1.【答案】C
【解析】“通篇以写实的手法”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故选C。
2.【答案】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解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师旷论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③之明。炳烛之明,熟与④昧行⑤乎?”平公曰:“善哉!”
——(出自《说苑》,有删减)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问于师旷]对师旷提问。师旷,晋国大夫,博学多才。③[炳烛]点亮蜡烛(或火把)。④[孰与]比……怎么样。⑤[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1)仔细读文中划“﹏﹏﹏”的语句,完成下列问题。
①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以看出师旷对晋平公“七十欲学”的态度是( )。
A.不赞成,觉得他年纪太大了。 B.赞成,觉得学比不学好。
(2)文中师旷连用三个比喻,把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文阅读。
怀素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③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④,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③以:用。④足:足够。
(1)“书”主要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但“贫无纸可书”中“书”表示一个动作,意思是_______;同样,“名其庵”中“名”的意思则是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素后来成为了唐代的大书法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A.学习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B.学习要创新,善于运用各种资源
C.学习永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3.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篇短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请将短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在音节下面标出)
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②非然也( )
(5)根据下面的意思,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只听弈秋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内文段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___。
(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_____________
日始出:_____________
日中时: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 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
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 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
5.课外阅读。
画蛇添足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逐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1.一舍人“终亡其酒”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中的“足”选择恰当的解释。
A.够 B.脚 C.画脚
①数人饮之不足( ) ②蛇固无足( )
③子安能为之足?( ) ④为蛇足者( )
4.现在人们常用“画蛇添足”这一成语来讽刺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二则
(一)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第一则故事的主要事件是管宁和华歆园中锄菜和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从德行看,此二人中_______优,_______劣;
第二则故事的主要事件是华歆和王朗_______,王朗“欲舍所携人”,而华歆_______。
从德行看,此二人中_______优,_______劣。
(2)“子非吾友也。”这句话是_______说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联系两则故事,试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华歆这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预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鉴赏。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②B
(2)少而好学 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日中之光 人生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习
2.(1)写 命名
(2)反复书写,反复擦,把木盘和方板都磨穿了
(3)A
3.(1)孟子•告子上 孟子
(2)专心致志
(3)zhuó yú
(4)下棋 这样
(5)惟弈秋之为听
(6)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或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4.(1)两个小孩
(2)争辩 刚刚开始 时候
(3)C
(4)B
5.(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2)于是左手拿着酒杯,右手在地上画蛇。
(3)A B C C
(4)讽刺那些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的人。
6.(1)同席读书 割席分坐 管宁 华歆 乘船避难 携拯如初 华歆 王朗
(2)管宁 你不是我的朋友(你不配做我的朋友)
(3)第一则故事中的华歆贪图名利,见钱眼开;读书不够专注;
第二则故事中的华歆做事讲诚信,说到做到,有始有终。
7.(1)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
(2)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
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一 拼音与汉字(人教部编版,含答案)(2):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一 拼音与汉字(人教部编版,含答案)(2)
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十 写作(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十 写作(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十 写作(人教部编版,含答案)(2):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暑假衔接知识讲解与训练 十 写作(人教部编版,含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