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二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二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www.ks5u.com高二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8分)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HCl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电离程度:c < a < bD.图Ⅳ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2的转化率c > b > a2.将V1mL1.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热能可转化为化学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I(g) 1/2H2(g)+1/2I2(s) ΔH=-26.5 kJ·mol-1,由此可知1 mol HI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26.5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D.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14.在淀粉-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 (aq)的△H>0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减小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D.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0.1mol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残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B.图乙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大于b点C.图丙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D.图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6.在557℃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 CO2(g)+H2(g)。若CO起始浓度为2.0 mol·L-1,水蒸气起始浓度为3.0 mol·L-1,达到平衡后,测得CO2浓度为1.2 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60%B.55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C.反应达到平衡时,再充入1.0molCO和1.5 molH2O(g),达到新的平衡时,CO2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同D.若以1.0mol/LCO(g),1.5mol/LH2O(g),0.5mol/LCO2(g),0.5mol/LH2(g)为起始浓度,平衡逆向进行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向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釆取降低温度的措施D.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洗条油污效果更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镀锡铁板是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达到防腐的目的B.反应CO(g)+3H2(g)=CH4(g)+H2O(g)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KIO3+6HI=KI+3I2+3H2O,每消耗1molKI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6.02×1023D.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减小9.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重复选用),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AlCl3,乙为NaHCO3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I-、NO、SOC.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Ba2++OH-=BaCO3↓+H2OD.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2的一元酸HA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一定为4B.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C.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比值增大D.常温下,pH=11的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3mol·L-1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mol·L-1的Ca(ClO)2溶液中:Na+、K+、I-、Cl-B.常温下,=10-12的溶液中:Na+、、、C.水电离的c(H+)=1×10-13mol·L-1溶液中:Fe3+、K+、、D.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Mg2+、Cl-12.25℃时,向20mL0.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0.1mol·L-1CH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与滴加醋酸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对应的溶液pH=7 B.D点对应的V2=20mLC.D点对应的溶液中:c(OH-)=c(H+) D.C点对应的溶液中:c(CHCOO-)=c(Na+)13.在25℃时,将1.0L x 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a>b>cB.b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 c(Na+)<c(CH3COO﹣)C.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 c(CH3COOH)>c(Na+)>c(OH﹣)D.该温度下,a、b、c三点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Ka=10-8/(x-0.1)14.0.2 mol·L-1的NaOH溶液与0.4 mol·L-1的NH4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并加热使NH3全部逸出,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 > c() > c(Na+) > c(OH-) > c(H+) B.c(Na+) > c() > c() > c(OH-) > c(H+)C.c() > c() > c(Na+) > c(H+) > c(OH-) D.c() > c(Na+) > c() > c(H+) > c(OH-)15.常温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H-)=c()+c(H+)+c(H2CO3)B.将pH=6的H2SO4稀释1000倍后,c(H+)=2c()C.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前者是后者的10倍D.NaA溶液的pH=8,c(Na+)-c(A-)=9.9×10-7 mol·L-116.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⑤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小于7⑥常温下pH=2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1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全部17.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2A(g)+B(s) 2D(g) △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Ⅲ的化学平衡常数K<1B.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 kJ>2akJC.实验Ⅲ在30 min时达到平衡,则30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为0.005 mol/(L·min)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18.25℃时,将0.1mol·L-1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20mL0.1mol·L-1H2SO3溶液中,所得溶液的pH与滴加氢氧化钠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浓度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pKa=-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A.a点所得溶液中:c(H2SO3)>c(Na+)>c(H+)>c()B.b点所得溶液中:2c()+c(H2SO3)<c(Na+)C.c点所得溶液中:=10-2.67D.d点所得溶液中:c(OH-)=c()+c(H2SO3)+c(H+)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46分)19.某学习小组将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如下问题(显示的电极均为石墨)。(1)图1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U形管________(填“左”或“右”)边的溶液变红。(2)利用图2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则c为电源的________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该工艺的相关物质运输与转化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燃料电池B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弱酸HA的电离常数Ka=。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1)根据上表数据填空:①pH相同的四种酸,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②分别向相同pH的HCl溶液和HNO2溶液中加入等量的Zn粉,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v(HCl)___>v(HNO2)(填“=”、“>”或“”“a>c;根据越稀越电离,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a,D正确;答案选D。2.C【解析】试题分析:A.温度为22℃时加入盐酸10mL,则不是实验温度,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能量不只有热能,还可能有光能等,例如燃烧反应,既有热能又有光能,故B错误;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由HCl+NaOH=NaCl+H2O可知,n=1.0mol•L-1×0.03L=0.03mol,所以浓度c==1.5mol/L,故C正确;D.只是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所以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和计算的相关知识。3.C【详解】A. HI(g) 1/2H2(g)+1/2I2(s) ΔH=-26.5 kJ·mol-1,由于反应可逆,可知1 mol HI气体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小于26.5 kJ的热量,故A错误;B.根据燃烧热定义可知,水的状态不对,必须为液态才可以,故B错误; C.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盖斯定律可得:2CO(g)+O2(g)= 2CO2(g) ΔH1-ΔH2,因为燃烧放热,所以ΔH1-ΔH2<0, 则ΔH1<ΔH2,故C正确;D.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热,所以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1,故D错误;正确答案:C。4.B【详解】A.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减小,故B正确;C.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所以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不变,K仍等于680,故D错误;故选B。5.A【详解】A. MgCl2为强酸弱碱盐,在空气中加热发生水解生成氧化镁,0.1molMgO的质量为0.1mol×(24+16)g/mol=4.0g,故最终生成质量应为4.0g,故A正确;B. 合成氨反应中,氢气越多,促进氮气的转化生成氨气,平衡正向移动,则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故B错误;C. 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变小,pH增大,则CH3COOH溶液的pH:aa,所以水电离程度a>b>c,故A不选;B. b点溶液p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 )+c(Na+)=c(CH3COO−)+c(OH−),所以c(Na+)c(OH−),c点溶液中溶质为0.1molNaCl、xmol醋酸,且n(NaCl)c(Na+)>c(OH−),故C不选;D. a点溶液中pH=7,c(H+ )=c(OH−)=10−7mol/L,c(Na+)=c(CH3COO−)=0.2mol/L,溶液中c(CH3COOH)=(x−0.2)mol/L,该温度下醋酸电离平衡常数Ka= = ,故D选;故选:D。14.D【详解】将0.2 mol·L-1的NaOH溶液与0.4 mol·L-1的NH4NO3溶液等体积混合,会发生反应NH4NO3+NaOH=NaNO3+NH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为NaNO3、NH4NO3等浓度的混合溶液,假设溶液的体积是1 L,则反应后溶液中NH4NO3和NH4NO3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1 mol/L,则c()=2 mol/L,c(Na+)=1 mol/L,NH4NO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NH3·H2O而消耗,所以c()c(O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c(H+),故反应后整个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c(Na+)>c()>c(H+)>c(OH-),故合理选项是D。15.D【详解】A. 通过如下方式得Na2CO3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式,则c(OH-)=c(H+)+c(HCO)+2c(H2CO3),A项错误;B. pH=6的H2SO4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的c(H+)接近10-7 mol·L-1,原溶液中硫酸根的浓度是5×10-7,稀释1000倍变成了5×10-10,c(H+)与c(SO)的比为(1×10-7):(5×10-10) =200∶1,即为c(H+)=200c(SO),B项错误;C. 若CH3COOH是强酸,结论正确,由于CH3COOH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而且稀释促进电离,所以两者中c(CH3COO-)之比不等于酸的浓度之比,C项错误;D. 溶液中pH=8,c(H+)=10-8 mol·L-1,c(OH-)=10-6 mol·L-1,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A-)+c(OH-),得:c(Na+)-c(A-)=c(OH-)-c(H+)=10-6-10-8=9.9×10-7 mol·L-1,D项正确;故选D。16.C【详解】①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表明是强碱弱酸盐,正确;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也可能是溶液的浓度太小,不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错误;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硝酸与氯化钠也不反应,但硝酸是强酸,错误;④常温下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若是强酸,其pH应该等于1,因此,表明亚硝酸是弱酸,正确;⑤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小于7,若亚硝酸是强酸,pH=7,因此是弱酸,正确;⑥常温下pH=2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1,若亚硝酸是强酸,pH=4,因此是弱酸,正确。综上所述,①④⑤⑥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选C。17.B【详解】A.由于B为固体,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实验Ⅲ中,由于反应2A(g)+B(s)⇌2D(g)中,c(A)平衡=0.85mol/L,反应消耗A的浓度为1mol/L-0.85mol/L=0.15mol/L,则生成的D的浓度为0.15mol/L,K==<1,故A正确;B.在恒容条件下,实验Ⅱ中A的变化浓度是实验Ⅰ中A的变化浓度的2倍,即实验Ⅱ中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是实验Ⅰ中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的2倍,则实验Ⅱ中放出的热量是实验Ⅰ中放出热量的2倍,即bkJ=2akJ,故B错误;C.实验Ⅲ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是0.15mol/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min-1,故C正确;D.由于反应方程式中B是固体,反应两边气体的质量不相等,而容器的容积固定,根据ρ=,V是定值,密度不变,说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为AB。18.C【详解】A.当向溶液中滴加极少量NaOH时,溶液中c(Na+)极小,此时c(H+)>c(Na+),但随着NaOH的滴加,c(Na+)变大c(H+)变小,最终c(H+) c(OH⁻),则c(Na+)< c()+2c(),故B错误;C.Ka2=,,则Ka2=10-7.19,c点溶液pH=4.52,即c(H+)=10-4.52mol/L,所以,故C正确;D.d点加入0.1mol/LNaOH溶液40mL,恰好与亚硫酸钠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3,存在质子守恒c(OH⁻)= c(H+)+ c()+2 c(H2SO3),故D错误;故选BC。19.H2 右 负 Cl-+H2OClO-+H2↑ 2H2-4e-+4OH-=4H2O O2+4e-+2H2O=4OH- 【详解】(1)图1是利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左侧电极是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右侧电极是阴极,氢离子发生,产生氢气,因此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H2,氢氧根离子在阴极区生成,因此U形管右边的溶液变红。(2)利用图2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由于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则下端是阳极区,上端为阴极区,所以c为电源的负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l-+H2OClO-+H2↑。(3)根据示意图可知燃料电池B中右侧通入空气,为燃料电池的正极,氧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生的氢气在燃料电池的左侧通入,作负极,氢气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20.HNO2<CH3COOH<H2CO3<HCN = > HCN+Na2CO3=NaCN+NaHCO3 = < 变大 不变 【详解】(1)①酸的电离常数越大,等物质的量浓度时pH越小,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NO2<CH3COOH<H2CO3<HCN;答案为:HNO2<CH3COOH<H2CO3<HCN;②pH相同,说明开始溶液中c(H+)相同且c(HCl)<c(HNO2),溶液中加入等量的Zn粉,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相等;盐酸为强酸,完全电离,HNO2为弱酸,部分电离,若得到等量的氢气,消耗HCl中的H+与HNO2中的H+一样多,因为c(HCl)<c(HNO2),所以所消耗的酸的体积:V(HCl)>V(HNO2)。答案为:=;>;③因为HCN的电离常数介于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与二级电离常数之间,则过量的HCN溶液与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N+Na2CO3=NaCN+NaHCO3。答案为:HCN+Na2CO3=NaCN+NaHCO3;(2) pH相同时,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c(H+)相等,则c(OH‒)也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则稀释前两溶液中c(CH3COO‒)=c(NO);因为K(HNO2)>K(CH3COOH),二者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HNO2>CH3COOH,酸性越强,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越强,故稀释后,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H3COOH<HNO2。答案为:=;<;(3) 常温下,向HCN溶液中加入NaCN固体,会抑制HCN的电离,使得HCN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因为Kw=,温度不变,Kw不变,故c(OH-)变大,因为,K(HCN)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HCN)不变,故答案为:变大;不变。21.AC 0.02mol•L-1•min-1 小于 Q 0.42mol•L-1 BE N N点时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大于M点 【详解】(1)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B.该可逆反应为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平衡状态,因为密度始终保持不变,B项错误;C.该可逆反应中含有有色物质NO2,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项正确;D.该可逆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恒压时,总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项错误;(2) ①温度为T1时,10min时,n(CH4)=0.3mol,根据方程式,反应的n(NO2)=,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根据图像,T2时先达到平衡,说明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甲烷物质的量越大,说明平衡逆向进行,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答案为:0.02mol•L-1•min-1;小于;②分析图像,相同时间内,M点的n(CH4)大于Q点的n(CH4),说明相同时间内,Q点的反应速率较高。温度为T2时,由图像可知,平衡时n(CH4)=0.1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设平衡时n(NO2)为2x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x=,则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答案为:Q;0.42mol•L-1;③A.改用高效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的移动,不能提高NO2转化率,A项错误;B.增加CH4的充入量,CH4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O2转化率提高,B项正确;C.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D.恒容时,按原比例再次充入CH4和NO2,相当于增大压强,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O2转化率降低,D项错误;E.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转化率提高,E项正确;④分析图像,N点时n(CH4)小于M点,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N点时总物质的量大于M点的总物质的量,恒温恒容条件下,物质的量和压强成正比,故N点时容器内气体压强较大。答案:N;N点时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大于M点。22.Fe3++3H2OFe(OH)3(胶体)+3H+ A、C、D、E 将Fe3+还原为Fe2+ 否 因为KMnO4被还原剂还原成Mn2+,紫红色褪去,所以不需要指示剂 5Fe2+++8H+=5Fe3++Mn2++4H2O 偏高 5 (1)草酸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2)步骤1根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分析作答,步骤3结合滴定的操作步骤分析仪器名称;(3)锌粉具有还原性,结合氧化还原规律分析;(4) 步骤2中用KMnO4将草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除去草酸根离子,避免干扰步骤3中Fe2+的滴定;(5)根据滴定误差分析的方法判断,误差可以归结为标准液的体积消耗变化分析误差,c(待测)=。【详解】(1)草酸铁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做净水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2)实验步骤1是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步骤3是滴定,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酸式滴定管,因此需用下列仪器中A、C、D、E,故答案为A、C、D、E;(3)根据题意,加入的锌粉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故答案为:将Fe3+还原为Fe2+;(4)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步骤3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5Fe2++MnO+8H+=5Fe3++Mn2++4H2O,因为KMnO4被还原剂还原成Mn2+,紫红色褪去,所以不需要指示剂,故答案为:否;因为KMnO4被还原剂还原成Mn2+,紫红色褪去,所以不需要指示剂;5Fe2++MnO+8H+=5Fe3++Mn2++4H2O;(5)在步骤2中,若加入的KMnO4溶液的量不够,导致草酸根不能完全被氧化,在步骤3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铁含量偏高;三次测量值中,实验2的数值误差较大,应该舍去,则消耗高锰酸钾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根据步骤三中的离子反应可知:n(Fe)=5n(MnO4-)=5×20.00mL×10-3×0.02 mol•L-1×=0.02 mol, 草酸铁晶体Fe2(C2O4)3·xH2O中含有Fe2(C2O4)3的质量为×0.02mol×288g/mol=2.88g,则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则Fe2(C2O4)3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即x=5,故答案为:偏高;5。t/℃ 515253550K1100841680533409图甲图乙图丙图丁弱酸化学式HNO2CH3COOHHCNH2CO3电离常数5.1×10-41.8×10-56.2×10-10K1=4.4×10-7K2=4.7×10-11实验编号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KMnO4溶液滴入的体积(mL)10.0200V1=20.0220.0200V2=20.1230.0200V3=19.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1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10-7,9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