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鄂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068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鄂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068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鄂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068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鄂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鄂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 二 化 学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3.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Fe-56 Mn-55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大型纪录片中展示了中国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连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潮汐、地热能是一次能源,而我国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等电能属于二次能源。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硅。D.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可减轻机身自重。2.下列关于钢铁的防护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地面镁导线钢铁输水管喷油漆锌铁管道铁管道 石墨棒①②③④A.图①所示方法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石墨棒做阳极。B.图②所示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镁做负极,钢铁输水管做正极。C.图③所示方法是化学防护法,不属于电化学防护法。D.图④所示方法是覆盖保护层法,不属于电化学防护法。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保存FeCl2溶液时常常需要加入少量的Fe粉。B.夏天打开可乐时,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D.黄色的Na2CrO4溶液中,加入硫酸后,溶液呈橙色。4.根据反应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多种,例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S(s)+O2 (g)=SO2 (g) ΔH1=-Q1 kJ•mol-1,S(g)+O2 (g)=SO2 (g) ΔH2=-Q2 kJ•mol-1,则Q10,则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500℃30MPaC.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出的热量为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 (g)+3H2 (g)2NH3 (g) ΔH=-Q kJ·mol-1则Q>38.6。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 SO4的稀溶液与含0.5 mol Ba(OH)2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5.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HCOOCH3):CH3 OH(g)+CO(g)⇌HCOOCH3 (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CH3 OH和CO,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因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正向移动。B.平衡常数Kb<Kd,由图可知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C.向该容器中充入N2,CH3OH的转化率增大。D.反应速率υbn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②⑤⑥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B.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可能是3d5 4s1。C.第一电离能:O >N。D.基态F原子核外有9种能量不同的电子。10.中国研究人员研制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氧原子 氢原子A.过程Ⅲ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过程I吸收能量,化学键断裂;过程Ⅱ放出能量,形成了O-O, H-H键。C.该过程中,每得到1mol的氧气, 转移4mol的电子。D.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每个小题1-2个选项,少选得2分,不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1.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如表所示。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I1I2I3I4I5I657818172745115781483118378A.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s1。B.R的最高正价为+3价。C.R元素的颜色反应为黄色。D.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c(M2+)/(mol·L-1)V(NaOH溶液)/mL12.室温下,向20 mL含有0.10 mol/L Cr2+和0.10mol/L 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0 mol/L NaOH溶液,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可视为完全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Ksp [Cr(OH)2]=2.0×10-16 mol3/L3,Ksp [Fe(OH)2]=8.0×10-16 mol3/L3A.曲线A表示c(Cr2+)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B.当V(NaOH)=30mL时,Cr2+刚刚开始沉淀 C.当pH=7时,溶液中Fe2+、Cr2+均未完全沉淀D.当Cr(OH)2和Fe(OH)2都析出时,溶液中c(Fe2+):c(Cr2+)=4∶113.最近科学家研发了“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附层a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吸附层b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全氢电池”的总反应为:H+ + OH-=H2 OC.NaClO4的作用是传导离子并参与电极反应。D.Na+在装置中从左侧向右侧移动,ClO4-从右侧向左侧移动。催化剂14.工业上可采用CH3OH CO+2H2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CO和H2。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2O*+2H*CO*+2H2(g)CHO*+3H*CO*+4H*CH3OH*CH3O*+H*已知:甲醇(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有两种可能方式:方式Ⅰ:CH3OH*→CH3O*+H* Ea=+103.1 kJ·mol-1方式Ⅱ:CH3OH*→CH3*+OH* Eb=+249.3 kJ·mol-1A.CH3OH*→CO*+2H2(g)的ΔH<0B.①②都为O—H键的断裂过程C.由活化能E值推测,甲醇脱氢过程主要历经的方式应为ⅠD.放热最多阶段的化学方程式为CHO*+3H*→CO*+4H*15.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N2O4 ΔH、N>O (2分)17.(14分)⑴O2+4e- +2H2O = 4OH- (2分) (与a相连时,属于Fe的吸氧腐蚀)⑵2H2O + 2e- =2OH- + H2↑(2分)(或2H++2e-=H2↑)2Cl-+2H2O2OH-+H2↑+Cl2↑(2分)⑶BD(2分)⑷①2H2O-4e-=4H++O2↑(或4OH--4e-=2H2O+O2↑)(2分)② A (2分)③0.3(2分)此题各问在方程式的书写中,若未配平或未打气体符号扣一分!18.(8分)⑴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只答搅拌棒不扣分)⑵9次 (1分)⑶-51.8kJ/mol (2分)(没带单位扣一分)⑷偏小(2分) 一水合氨的电离吸热(2分)19.(9分)⑴+1320 (2分) ⑵①0.6mol/(L⋅min) (1分) ②ab (2分) ⑶①或0.5625(2分) ②不(2分)20.(20分)⑴+1 (1分) ⑵① N2O22- + H2O ⇌ HN2O2- + OH- HN2O2- + H2O ⇌ H2N2O2 + OH- (2分)写对一个给1分②10-6.6 (1分) ③< (1分) ④= (1分) ⑤a (2分)⑶③④①②(2分) 10-13(2分)(此空若学生带单位不扣分)⑷c(H+)< c(OH-) < c(CN-) < c(Na+) (2分) NaCN+CO2+H2 O=HCN+NaHCO3 (2分)⑸49(2分)⑹9.9×10-7(2分)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HCNH2CO3CH3COOHKa=4.9×10-10mol/LKa1=4×10-7mol/LKa2=5.6×10-11mol/LKa=1.7×10-5mol/L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DDDBDBA题号1112131415答案BCDCDCD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鄂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鄂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