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 二 语 文 试 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蒙恬(tián)B.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g)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D.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3、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4. 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蚓无爪牙之利A. 全不相同 B. 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 全都相同 D. 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朝歌夜弦,为秦宫人C.骊山北构而西折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7、下列句中的“尔”字,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子路率尔而对曰C.鼓瑟希,铿尔 D.夫子莞尔而笑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C.始速祸焉 速:快速 D.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告以成功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抑本其成败之迹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10.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各级政府部门________。(2)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________,创造性地采用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面互动的特点。(3)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________,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A.责无旁贷 独出机杼 巧夺天工B.当仁不让 独出心裁 巧夺天工C.责无旁贷 独出心裁 妙手偶得D.当仁不让 独出机杼 妙手偶得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外国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我叫布莱恩·安德森 [美]纳米塔一天,一位年轻男子看到一位老太太束手无策地滞留在路边。即使在昏暗的路灯下,他也能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他在她的奔驰车前停下自己的庞蒂克破车,下车来到老太太身边。尽管他脸上带着微笑,老太太还是非常担心,因为在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没有人停下车帮助她。他会伤害她吗?他一副又穷又饿的样子,看上去很不安全。男子可以看出,站在寒风中的老太太很是害怕。他知道她的感受。在如此寒冷的夜晚,害怕是必然的。他说:“我来帮助您,夫人。天这么冷,您为什么不在车里等着?我叫布莱恩·安德森。”原来,老太太的车只是爆胎了,但对一个老太太来说,却很作难。布莱恩爬进她的车下,想寻找一个放千斤顶的地方。由于车下空间太小,他的手指都擦破了皮,衣服也弄脏了。就在他为轮胎上紧螺帽时,老太太开始与他说话。她告诉他,她来自圣路易斯,只是路过这里。对他的帮助,她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布莱恩笑着为她盖上后备厢。她问他自己该付给他多少钱。对她来说多少钱都没问题,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布莱恩从未想到要钱,因为这不是他的工作。这是帮人解难,怎么能要钱呢?再说,他在生活中,曾经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他一向助人为乐,从不求回报。他告诉老太太,如果她真想报答他,那下次当她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就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一臂之力。布莱恩补充道:“想着我就行。”男子一直等着老太太把车子发动着,并看着她开车离去。那是一个寒冷而压抑的日子,但他却感到很开心。他发动起自己的庞蒂克破车,消失在回家的暮色中。沿路开出几公里之后,老太太看到一家小餐馆。她在餐馆门前把车停下,走进去想吃点东西,准备等身子暖和后再继续往家赶路。这是一家看上去不太卫生的餐馆。看到老太太坐定之后,女服务员面带微笑来到她身边,并忙递上一条干净的毛巾,让她擦擦脸和头发。老太太发现服务员肚子鼓鼓的,看样子大概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可她从未因劳累和身体不适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老太太在想,有人拥有的很少,却对一个陌生人乐善好施。这时,她想起了布莱恩。吃完饭,老太太给了服务员一张100美元的票子。服务员赶紧去给她找零,可老太太却走出了餐馆。当服务员拿着零钱回来时,老太太已经不在了。服务员纳闷,她会去哪里了呢?这时,她发现老太太用餐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带有字迹的餐巾纸。当服务员看完餐巾纸上的留言,眼里不禁盈满了泪水。餐巾纸上这样写着:“你不欠我任何东西,我在用别人帮助我的方式帮助你,你若真想回报我,那就不要让这条爱心线在你这里终结。”餐巾纸下面还放着四张100美元的票子。当服务员忙碌了一天,夜里很晚回到家爬上床时,她仍在想着老太太的钱和她写在餐巾纸上的那几句话。老太太是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需要这笔钱的呢?孩子下个月就要降生,他们的日子将会越来越紧张……她知道丈夫一直在为此担心。看到丈夫在她身边熟睡的样子,她轻轻地吻了一下丈夫的脸,并轻轻地在他耳边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布莱恩·安德森。” (有删改)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简要地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B.从文章的第二段到第四段,作者都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老太太害怕和忧虑的心理。C.怀有身孕的服务员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老太太决定把爱心传递下去,并引出结尾的巧合。D.本文语言既不幽默诙谐,也不辛辣嘲讽,平淡温和的叙述中充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13.布莱恩·安德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小说中,老太太帮助了一个服务员,而这个服务员竟是她的恩人布莱恩·安德森的妻子,这样形成了一个巧合。请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6分)(二)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一 片 阳 光林徽因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绚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 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的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清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 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衬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顶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 这里要说到我最初认识的一片阳光。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也为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的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那是我们老宅子里最后的一进房子:白色的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夹着一个开敞的厅堂。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婶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唯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猜想着,等候着,希望着人来。间或听听隔墙各种琐碎的声音,由墙基底下传达出来又消敛了去。过一会,我就不耐烦了——不记得是怎样的,我就蹋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房门向着厅堂斜斜地开着一扇,我便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我记得我爬到房内窗前的桌子上坐着,有意无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顺便我翻开手边娘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又上下摇动那小排状抽屉,同那刻成花篮形小铜坠子,不时听雀跃过枝清脆的鸟语。心里却仍为那片阳光隐着一片模糊的疑问。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整整复斜斜地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 (有删改)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二段中描写了烛光,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阳光与烛光的对比,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B.文中写自己六岁时出水痘的病情,却因喜欢“水珠”这个名称而将得病当成荣耀,体现了小女孩特有的童趣。C.作者写对外面各种脚步声声音的猜想、等候、希望和墙外各种琐碎的声音,展现了病中女孩的孤独寂寞。D.文章结构清晰,由眼前景象想起自己孩童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向往。16.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的含意。(6分)17.文章标题“一片阳光”在文中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高防,字修己,并州寿阳人。性沉厚,守礼法。事母孝,好学,善为诗。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绐曰:“判官使为之。”从恩召防诘之,防即引伏,洪进得免。居帐下岁余,稍稍有言防自诬以活人,从恩益加礼重。契丹入汴,晋主北行。从恩欲归款契丹,召拜计议,防为陈逆顺,请固守臣节。为左右所摇,从恩遂归契丹。既行,从恩所亲王守恩与防以城归汉祖。汉祖召防赴太原,加检校金部郎中。俄而周祖即位,起为刑部员外郎。宿州民以刃杀妻,妻族受赂,伪言风狂病喑。吏引律不加考掠,具狱上请覆。防云:“其人风不能言,无医验状,以何为证?且禁系逾旬,亦当须索饮食。愿再劾,必得其情。”周祖然之,卒置于法。世宗尹京,判官崔颂忤旨,简求僚佐,宰相以防荐。周祖曰:“朕方欲用之。”乃以防代颂。世宗即位,从征淮南,初下泰州,即命防权知州事。扬帅韩令坤驰骑召防,吴军复至广陵,防与令坤败之。诏书嘉奖。太祖还自陈桥,防所居为里民所略,诏赐绫绢、衣服、鞍马。建隆二年,出知秦州,州与夏人杂处,罔知教养,防齐之以刑,旧俗稍革。州西北夕阳镇,连山谷多大木,夏人利之。防辟地数百里,筑堡要地。募卒三百,岁获木万章。夏部尚波于等率诸族千余人,涉渭夺木筏,杀役兵。防出与战,俘四十七人以献。归为枢密直学士,复出知凤翔。乾德元年卒,年五十九。太祖甚悼惜,赐其子诏曰:“尔父怀匪躬之节,素尚清白,谅无余资,凡所费用,并从官给。”(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B.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C.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D.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并州,古州名,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在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B.刑部,古代官制中的“六部”之一,是司法部门,掌管全国的财经、刑罚、律令。C.世宗,文中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庙号,庙号是在太庙祭祀时对已去世皇帝的称呼。D.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从秦始皇时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语。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防沉稳宽厚,代人受过。段洪进犯了罪,把责任推到高防身上,高防就认了罪,救了段洪进的性命;直到一年多以后,张从恩才知道了真相。B.高防心志坚定,善权利害。契丹入汴,张从恩命令高防与之一起投靠契丹,高防不仅不从,还给他陈述利害,劝其守住臣节,可是张从恩不肯听从。C.高防执法如山,断案认真。宿州杀人犯假装疯哑,想逃脱法律制裁;高防接案后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使之受到应有制裁,为死者伸了冤。D.高防历仕四朝,颇受器重。晋时他受到张从恩的礼遇,汉时他被任命为检校金部郎中,周时替代崔颂担任了判官,宋时做了秦州知州和凤翔知府。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出知秦州,州与夏人杂处,罔知教养,防齐之以刑,旧俗稍革。(5分)(2)尔父怀匪躬之节,素尚清白,谅无余资,凡所费用,并从官给。(5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夕次圃田店 祖 咏前路入郑郊,尚经百余里。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是对全诗主要内容的概括,具有总括全诗的作用。B.首联写停驻于圃田店之后的行程,从这里出发还要再走一百余里才能到达目的地。C.颔联写的马困乏烦躁急欲歇息,侧面表现出行客虽久于路途、疲惫不堪却归心似箭。D.尾联写作者因为已定的归期临近,没时间多停留,所以半夜就起身渡泾水西去。23.请简要分析颈联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②《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③《阿房宫赋》中提醒,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④《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⑤《师说》中“ , 。”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卷(教师版)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áo”。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D项中的“赢”应为yíng。)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盖通“盍”,何,怎么。)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4. 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A. 全不相同 B. 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 全都相同 D. 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答案: A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答案:D 解析 D项中的“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杀尽。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6、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D ①句为宾语前置句,②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③句和④句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7、下列句中的“尔”字,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答案:A(代词,你们;其余三项均是作词尾用。)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招致”。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B (A祈使语气,一定;商量语气,还是。B介词,把。C助词,消独;助词,的。D表顺承,表转折。)10.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答案 C 解析: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此处不合语境。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独出机杼: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诗文等的构思和布局。用错对象。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合语境。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外国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简要地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B.从文章的第二段到第四段,作者都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老太太害怕和忧虑的心理。C.怀有身孕的服务员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老太太决定把爱心传递下去,并引出结尾的巧合。D.本文语言既不幽默诙谐,也不辛辣嘲讽,平淡温和的叙述中充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答案12.B [解析]从原文来看,第四段为语言描写,并非“心理描写”。13.布莱恩·安德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案:布莱恩·安德森是一个生活虽然贫困,但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人。①小说中反复提到他的庞蒂克破车,他怀孕八个月的妻子还在工作,他们的孩子下个月就要降生,可见他生活很贫困。②在帮助老太太时,他的脸上总带着微笑,修好车后一直等着老太太把车子发动着,并看着她开车离去自己才发动车回家,也可见他的善良。③他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在寒冷的夜晚帮助老太太,即使手擦破了,衣服弄脏了也不在乎,并且在帮助老太太后没要一丝报酬。虽然日子“寒冷而压抑”,“但他却感到很开心”。14.小说中,老太太帮助了一个服务员,而这个服务员竟是她的恩人布莱恩·安德森的妻子,这样形成了一个巧合。请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6分)答案:①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小说前文叙述的故事已经很完整,结尾点出老太太的援助对象恰好是布莱恩·安德森的妻子,使情节顿生曲折。②这是一个巧合,却也有其必然性。布莱恩·安德森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友善的人,他们传递给别人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爱。③这样的巧合升华了小说主旨。小说前面主要讲了一个传递爱的故事,而巧合又让它升华为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每点2分,意对即可)(二)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A解析:A项中,对比手法不正确,“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不正确,对于两种光,作者都觉得是“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没有更喜爱哪一种。16.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的含意。(6分)答案:①病中的孩子被孤独的囚禁在房间中休养,身体和心理上都在忍受着痛苦;②作者发现了阳光照射在屋子里面,创造了精美无声的金色世界,这让自己摆脱了眼前的痛苦。(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17.文章标题“一片阳光”在文中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答案:①“一片阳光”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眼前的阳光回忆了过往与阳光有关的往事;②“一片阳光”是作者病中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作者由此产生了新的感受;③“一片阳光”作为标题以小见大,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注意结构、内容、主旨、艺术效果等答题角度。)三、古诗文阅读(共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B.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C.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D.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答案:D解析:如果在“防御使”前面断开,则“防御使”与前面的“张从恩”的关系就不明晰;而在“防御使”后面断开,前两句都是以“张从恩”为主语,语意顺畅。排除A、C项。“闻之”的主语是“从恩”,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B解析:“财经”是由户部掌管的。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防沉稳宽厚,代人受过。段洪进犯了罪,把责任推到高防身上,高防就认了罪,救了段洪进的性命;直到一年多以后,张从恩才知道了真相。B.高防心志坚定,善权利害。契丹入汴,张从恩命令高防与之一起投靠契丹,高防不仅不从,还给他陈述利害,劝其守住臣节,可是张从恩不肯听从。C.高防执法如山,断案认真。宿州杀人犯假装疯哑,想逃脱法律制裁;高防接案后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使之受到应有制裁,为死者伸了冤。D.高防历仕四朝,颇受器重。晋时他受到张从恩的礼遇,汉时他被任命为检校金部郎中,周时替代崔颂担任了判官,宋时做了秦州知州和凤翔知府。答案:B解析:“张从恩命令高防与之一起投靠契丹”说法错误,从原文“欲归款契丹,召拜计议”看,张从恩只是招来商量,并没有命令他。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答案:(1)(高防)出京担任秦州知州,秦州人与夏国人杂处在一起,不懂得教化,高防用刑法治理他们,从前的习俗渐渐改变。(重点词语“出”“齐”“稍”各1分,句意2分)(2)你的父亲心怀奋不顾身的节操,一向崇尚高洁的品格,料想没有多余的钱财,所有费用,都由公家供给。(重点词语“素”“谅”“并”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高防,字修己,是并州寿阳县人。天性沉稳厚重,遵守礼法。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喜欢学习,善于写诗。张从恩调任澶州防御使,上表推荐他担任了判官。张从恩有个很亲信的校官叫段洪进的,偷盗公家的木材制造器具,卖了之后获得利益。张从恩听说后十分愤怒,要杀他。段洪进害怕,想要减轻自己的罪,欺骗说:“是判官让我这样做的。”张从恩召来高防询问,高防就认了罪,段洪进得以免死。在张从恩帐下过了一年多,渐渐有人说高防是自承有罪以救人之命,张从恩更加尊重他。契丹攻进汴州,晋主向北而去。张从恩想要归顺契丹,召来高防商量,高防为他陈述利害,请求他坚守臣子的节操。但张从恩被身边的人动摇,最终归顺了契丹。归顺契丹之后,张从恩的亲信王守恩与高防一同献城归顺汉祖。汉祖召高防去太原,加官为检校金部郎中。不久周祖做了皇帝,起用他任刑部员外郎。宿州一百姓用刀杀了妻子,妻子的族人接受贿赂,骗官吏说他患了疯狂病哑了。官吏援引法律不加拷问鞭打,把定案案卷送上来请求复核。高防说:“这个人患疯病不能说话,没有医生检验的文书,用什么来证明?况且拘禁超过了十天,也应当索要饮食啊。希望再审查,一定要获得真实情况。”周祖认为他说得对,最终把杀人者法办。世宗为京兆尹时,判官崔颂违背了圣旨,朝廷选求僚佐,宰相把高防推荐上去。周祖说:“我正想任用他。”就用高防代替崔颂。世宗做了皇帝,高防跟随世宗征伐淮南,刚攻下泰州,就任命高防暂且管理州中事务。扬州军帅韩令坤派骑兵来召高防,吴军又攻到了广陵,高防与韩令坤打败了吴军。皇帝下诏书嘉奖。太祖从陈桥回来,高防的家被乡里百姓劫略,高祖下诏赐给他绫绢、衣服、鞍马。建隆二年,出京担任秦州知州,秦州人与夏国人杂处在一起,不懂得教化,高防用刑法治理他们,从前的风俗渐渐改变。秦州西北的夕阳镇,山谷连绵,树木高大众多,夏人以之谋利。高防开辟土地几百里,在险要之地建起城堡,招募了三百士兵,每年能得到上万根木材。夏人部落尚波于等率领各族共一千多人,涉过渭河夺取木筏,杀害服役的士兵。高防出兵与之作战,俘虏了四十七人献给朝廷。回京后担任枢密直学士,又出京担任凤翔府知府。乾德元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太祖非常哀伤惋惜,在赐给他儿子的诏书中说:“你的父亲心怀奋不顾身的节操,一向崇尚高洁的品格,料想没有多余的钱财,所有费用,都由公家供给。”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D 解析:“因为已定的归期临近”说法错误,诗中并没有说限期而归。所谓“不遑宿,所谓“中夜渡,只是在表明思归心切,未必限定着归期。23.请简要分析颈联的作用。(6分)答案:①描写了作者停驻圃田店时看到的傍晚景色,渲染了一种安恬宁静的氛围。②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思归之情。③宕开一笔,舒缓了诗歌的节奏,使得整首诗歌委婉从容。(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覆压三百余里 , 隔离天日 。②《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③《阿房宫赋》中提醒,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④《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⑤《师说》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分析】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课内知识,语言文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