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KS5U解析】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120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KS5U解析】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120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KS5U解析】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120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KS5U解析】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能与氢硫酸反应的非电解质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小是, 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勒泰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A)
1.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A.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B. 过滤、蒸馏、蒸发、萃取分液
C. 蒸发、蒸馏、过滤、萃取分液 D. 萃取分液、蒸馏、蒸发、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四个装置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烧瓶、分液漏斗,漏斗用于过滤分离,蒸发皿用于蒸发分离混合物,烧瓶、冷凝管等用于蒸馏分离,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操作,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把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仪器的用途。
2.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B. 乙烯(二氧化硫)——氢氧化钠
C. 硝基苯(苯)——蒸馏 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溴易溶于己烷,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乙烯不能,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
C.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蒸馏可分离,故C正确;
D.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乙酸乙酯分层,分液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只有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氯水是Cl2的水溶液,三者都是混合物,水银是金属单质Hg,属于纯净物,①不正确;②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aCl2、NaOH、HCl均是化合物,而HD表示氢气,属于单质,②不正确;③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氯化银都是电解质,③正确;④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④正确;答案选C。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胶体带电,而溶液不带电,所以胶体能发生电泳现象而溶液不能
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而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C. 虽然NO2溶于水能生成HNO3,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D.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称为酸式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不带电,胶粒因吸附而带电荷,故A错误;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混合物,如氢氧化钠,故B错误;
C.NO2溶于水能生成HNO3和一氧化氮,故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水溶液呈酸性的盐不一定是酸式盐,如氯化铵,故D错误,
故选C。
5.能与氢硫酸反应的非电解质是
A. 氯气 B. 氢氧化钠 C. 硫酸亚铁 D. 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盐酸和硫沉淀,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A;
B.氢氧化钠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氢氧化钠是电解质,故不选B;
C. 硫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硫酸亚铁和氢硫酸不反应,故不选C;
D. 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二氧化硫自身不能电离,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磷酸的摩尔质量均为98g
B. 20℃、1.0×10 5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 标准状况下,16gO2与24g Mg所占的体积相同
D. 当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A错误;
B.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20℃、1.0×105Pa,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
C. 16g氧气物质的量为0.5mol,24gMg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Mg是固体,24gMg的体积小于16gO2,故C错误;
D. 依据PV=nRT分析,压强和温度同倍数增大,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为22.4L,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7.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完成步骤①需要装置III
B. 完成步骤③需要装置I
C. 完成步骤⑤需要装置II
D. 完成步骤②和④需要装置IV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流程可知,首先将处理干净的海带剪小,用酒精润湿后在坩埚中用酒精灯进行灼烧,之后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进行浸泡,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过滤,得到滤液为含I-的水溶液,向滤液中加入几滴硫酸,再加入少量H2O2溶液,得到含I2的水溶液,向其中加入CCl4溶液,进行萃取分液,最终得到含I2的有机溶液,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步骤①为海带的灼烧操作,所需的仪器为:酒精灯、坩埚,三脚架、泥三角等,装置III为蒸发装置,A项错误;
B.步骤③是将海带灰悬浊液过滤以得到含I-的滤液,为过滤操作,装置II为过滤装置,装置I为分液装置,故完成步骤③需要装置II,B项错误;
C.步骤⑤是向步骤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Cl4溶液,进行萃取分液,最终得到含I2的有机溶液的过程,是萃取分液操作,装置II为过滤装置,装置I为萃取分液装置,故完成步骤⑤需要装置I,C项错误;
D.步骤②为使海带灰中可溶的物质溶解的过程,步骤④为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溶液,搅拌使其混匀、发生反应的过程,均用到玻璃棒和烧杯,故完成步骤②和④需要装置IV,D项正确;
答案选D。
8.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的CH4所含的原子总数相同,则甲容器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为( )
A. 1∶1 B. 5∶4 C. 3∶4 D. 2∶1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由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可得4x=5y,解得x︰y=5︰4,故选B。
9.下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小是
A. 10L0.10mol/LCH3COOH溶液 B. 2L 0.05mol/L H2SO4溶液
C. lL0.10mol/LHNO3溶液 D. 2L0.1mol/LHCl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3COOH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10L0.10mol/LCH3COOH溶液氢离子浓度远低于0.1mol/L;
B.2L 0.05mol/L 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C.lL0.10mol/LHNO3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D.2L0.1mol/LHC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A中氢离子浓度最小,故答案为A。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mg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的体积为(单位为L)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Mg/mol,根据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物质的量之比可得,解得,故答案为B。
11.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3+、Na+、、Cl﹣ B. K+、Ba2+、Cl﹣、
C. K+、Na+、Cl﹣、 D. K+、、、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说明溶液中存在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该溶液可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
【详解】A.溶液中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四种离子在酸溶液中或碱溶液中都不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在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
A. 洗涤后的容量瓶未干燥 B. 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 定容时,眼睛视线俯视刻度线 D.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容量瓶不需要干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错误;
B. 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 定容时,眼睛视线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D.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明确配制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根据结合操作过程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分析。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A. BaCl2+Na2SO4=BaSO4↓+2NaCl B. H2SO4+BaCl2═BaSO4↓+2HCl
C. Ba(NO3)2+H2SO4=BaSO4↓+2HNO3 D. BaCO3+H2SO4=BaSO4↓+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BaCl2+Na2SO4=BaSO4↓+2NaCl的反应实质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42−=BaSO4↓,故不选A;
B. H2SO4+BaCl2═BaSO4↓+2HCl的反应实质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SO42−=BaSO4↓,故不选B;
C. Ba(NO3)2+H2SO4=BaSO4↓+2HNO3的反应实质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42−=BaSO4↓,故不选C;
D. BaCO3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BaCO3不能拆写为离子,BaCO3+H2SO4=BaSO4↓+C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CO3+ 2H++SO42−=BaSO4↓+CO2↑+H2O,故选D;
选D。
14.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mol/L 的NaOH溶液480ml,以下配制步骤正确的是( )
A. 直接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9.2g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B. 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
C. 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到刻度线
D.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的溶液(其它步骤操作都正确),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溶质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固体溶解,冷却后用玻璃棒弓|流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 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当加水至波面距离刻度线1 ~ 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详解】A、由于实验室无45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故配制出500mL溶液,故所需的氢氧化钠的质量m=cVM=1mol/L×0.5L×40g/mol= 20.0g,由于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且易潮解,在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要在托盘天平上放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选项A错误;
B、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弓|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2~3次,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选项B正确;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选项C错误;
D、选项B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准确,选项C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明确配制原理和过程是解答关键,注意定容的时候,在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后,盖好塞子,振荡摇匀,这时候如果凹液面低于刻度线也不能再继续加水了。
15.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铜丝溶于浓硝酸生成绿色溶液:3Cu+8H++2NO3-==3Cu2++2NO↑+4H2O
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出现浑浊:H++OH-+ Ba2++SO42- =BaSO4↓+H2O
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Ca2++ 2HCO3-+2OH-= CaCO3↓+CO32-+ 2H2O
D. 在A1C1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A13++3OH-= Al(OH)3↓
【答案】C
【解析】
A. 铜丝溶于浓硝酸生成绿色的硝酸铜浓溶液和二氧化氮,故A错误;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出现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H-+ Ba2++SO42- =BaSO4↓+2H2O,故B错误;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 2HCO3-+2OH-= CaCO3↓+CO32-+ 2H2O,故C正确;D. 氨水是弱碱,用化学式表示,故D错误;故选C。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K+、Na+、、
B. 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Cl-
C.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a+、A13+、、
D. 1.0mol/LKNO3溶液:H+、Fe2+、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强碱性溶液中,OH-、K+、Na+、、五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碱溶液中,与OH-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酸溶液中,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铝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则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17.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取2 mol/LFeCl3饱和溶液5 mL制成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0.01NA
B. 在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的过程中伴随的实验现象是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C. 通过电泳实验可以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荷
D. 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 Fe(OH)3胶体粒子是许多Fe(OH)3的集合体,所以2 mol/L的FeCl3饱和溶液5 mL制成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01NA,A错误;
B. 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首先是胶粒上的电荷被中和,胶体发生聚沉形成Fe(OH)3红褐色沉淀,然后是Fe(OH)3与H2SO4发生中和反应产生可溶性Fe2(SO4)3和H2O,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B正确;
C. 通过电泳实验可以证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而胶体本身不显电性,C错误;
D.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液体为Fe(OH)3胶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B。
18.以下各组物质溶液中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FeBr2与Cl2 B. Ca(HCO3)2与NaOH
C. HCl与Na2CO3 D. Ba(NO3)2与Na2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Cl2少量时,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Cl2过量时,亚铁离子与溴离子均被氧化,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不选;
B.氢氧化钠少量时发生反应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氢氧化钠过量时发生反应Ca(HCO3)2+2NaOH= CaCO3↓+Na2CO3+2H2O,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不选B;
C. HCl少量时发生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HCl过量时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CO2↑+H2O,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不选C;
D.Ba(NO3)2与Na2SO4无论量的多少都只发生Ba(NO3)2+Na2SO4 =BaSO4↓+ 2NaNO3,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选D;
答案选D。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个Al(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78g
B. 常温常压下,2.24L H2含氢原子数小于0.2NA
C. 136gCaSO4与KHSO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大于NA
D. 0.1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目一定小于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NA个氢氧化铝胶粒的质量大于78g,故A错误;
B. 常温常压下,Vm>22.4L/mol,则2.24L LH2物质的量小于0.1mol,则含有的H原子数小于0.2NA,故B正确;
C. CaSO4与KHSO4固体摩尔质量相同,都是136g/mol,136gCaSO4与KHSO4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等于NA;C错误;
D. 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铁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20.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A. C2H4 B. CH4 C. CO2 D. NO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温同体积,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由图象看出,相同温度下,氧气的压强大于X,则1 g O2与1 g X气体的物质的量n(O2)>n(X),所以M(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自治区日喀则拉孜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枣庄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各项事实的判断错误的是,1微米,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昆明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