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邯郸大名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14次周测(12.24)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邯郸大名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14次周测(12.24)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大名一中高中生物12月周考卷考试范围:第四章;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王晓明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可观察到其液泡先变小后变大。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液浓度小于KNO3溶液浓度时液泡变小B.—段时间后,K+、NO3-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C.该植物细胞的体积随着液泡体积的变化而变化D.液泡变大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减弱2.如图为藻类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细胞质流动可以实现物质分配B.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C.该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可用该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3.以下哪个跨膜运输过程不能用图表示( )A.细胞产生的CO2进入血液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C.性激素进入靶细胞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4.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浓度越大,质壁分离现象就越明显,但不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间隙中充满蔗糖溶液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内表皮细胞均能发生质壁分离D.质壁分离过程中,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中央液泡逐渐变大5.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伊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6.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选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来制作装片B.滴加蔗糖溶液处理时一般需要重复几次C.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其液泡的紫色无变化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8.下列哪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A.氧气进入肌细胞 B.钾离子出神经细胞C.人鼠细胞融合 D.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9.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0.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甜,是细胞主动吸收水分的结果B.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C.较大的分子,如胰岛素等,从细胞中运出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胞吐D.蔗糖分子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洋葱表皮细胞11.下列关于活细胞内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生物膜都有选择透过性B.不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同C.小分子物质都比较容易通过生物膜D.甘油进出细胞的速度取决于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12.胃壁细胞内的囊泡膜上镶嵌有H+载体,在某种信号物质与胃壁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囊泡膜上的H+载体会转移到细胞膜上,且由无活性状态转变为有活性状态,进而可向胃内运输H+,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载体向胃内运输H+的过程不消耗能量B.在胃壁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C.H+载体由囊泡膜向细胞膜转移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D.胃壁细胞产生的H+向胃内运输后会使胃壁细胞内的pH有所升高13.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B.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C.血液中的碘进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神经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是以主动运输或者被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的14.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4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乙溶液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D.图2中曲线Ⅱ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15.小明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在视野中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状态,a、b表示两处的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是细胞液,b处是外界溶液B.此时a<b,细胞滲透失水大于渗透吸水C.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大于渗透失水D.此时a=b,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16.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 Mg2+B.甜菜运输 SiO44-的载体数多于 Mg2+C.萝卜吸收 Mg2+和吸水的方式相同D.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会趋于平衡1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不是遗传物质选择性进出的通道B.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会使高尔基体膜成分得到更新C.能识别细胞外化学信号的是受体蛋白,能运输细胞内氨基酸的是载体蛋白D.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都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18.科学家发现某植物根毛细胞液泡的pH显著低于细胞溶胶,且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够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溶胶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运出液泡是易化扩散,Na+进入液泡是主动转运B.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耐盐碱能力C.推测液泡膜上存在一种将H+主动转运进液泡的蛋白质D.该转运蛋白将Na+积累在液泡中降低了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19.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O2 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水稻根毛细胞吸收Mg2+需要消耗能量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属于主动运输D.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0.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处理前用鱼滕酮处理后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K+145mmol5mmol11mmol5mmol13mmol5mmolMg2+35mmol1.4mmol1.8mmol1.4mmol35mmol1.4mmolA.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滕酮可能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和鱼滕酮对细胞中K+的吸收的影响的作用原理相同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21.将紫色鸭跖草叶片下表皮细胞浸润在大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有可能是(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大量失水 ④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2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把细胞分隔成胞内、胞外两个不同环境B.水分进出细胞不受细胞膜的限制C.膜蛋白选择性转运离子,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膜多糖参与信号识别和传递,有利于细胞间的功能协调2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相同视野下第二次观察时看到的紫色大液泡最小C.前后两次吸水纸引流的液体分别是蔗糖溶液和清水D.第一次观察步骤是为了便于将实验前和实验中的现象变化作对比24.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h1>h2,MA=MB,则Ma<MbB.若h1>h2,MA=MB,则Ma>MbC.若Ma=Mb>MA>MB,则h1<h2,M1>M2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25.如图所示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O2以该方式进入红细胞B.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D.该过程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完全成正比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0分)26.土壤中尿素分解菌分泌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玉米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NH4+用于植物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根细胞和尿素分解菌中均具有裸露的DNA分子B.玉米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NH4+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NH4+中的N可作为玉米根细胞中蛋白质、糖类等的构成元素D.玉米根细胞和尿素分解菌中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脲酶的加工和运输2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细胞对蔗糖的运输D.离子泵对离子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28.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的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不同C.图中葡萄糖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的运输既可顺浓度梯度也可逆浓度梯度29.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30.下列有关实验搡作叙述不正确的有( )A.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时实验材料颜色需要浅一些B.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并调节粗准焦螺旋C.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主要是模拟膜的主动运输方式D.用斐林试剂来模拟尿糖检测时,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每空3分,共30分)31.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模型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的是____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决定的。(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通过__________作用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3)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下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通过分析,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属于_________主动转运。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所需能量来源于Na+浓度梯度.。与协助扩散相比较,主动运输具有的特点是一般为__________运输,且需要__________。(4)细胞膜上除了有转运蛋白外,还有多种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信息分子和细胞膜表面受体的结合可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功能。 1.C 2.B 3.B 4.D 5.D 6.D 7.C 8.C 9.C 10.C 11.C 12.D 13.D 14.B 15.D 16.B 17.C 18.D 19.C 20.C 21.B 22.D 23.A 24.A 25.C 26.CD 27.AD 28.ABCD 29.BCD 30.BCD3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CFTR蛋白 渗透 加快 原发性 逆浓度梯度 能量 蛋白质 信息交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邯郸六校(大名县、磁县等六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邯郸大名中学高一(清北班)下学期6月第二周周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邯郸大名县一中高二(实验班)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