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环节,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月竞赛高一历史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页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①云南元谋人②河姆渡原始居民③北京人④良渚原始居民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2.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3.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卜辞,记载当时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史料中也有“巫”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职官之一的记载。这表明商周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 按照宗族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 血缘同政治的合一      D.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4、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偶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5、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占总件数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占生产工具百分比辽宁抚顺807796.3%6888.3%湖南长沙702130%1781%A、铁农具已经运用在生产部门                 B、中国已经全面进入铁器时代     C、铁质手工业生产工具非常少                 D、铁农具在南方运用最为广泛6、下表是史书关于儒家学者的籍贯分布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齐鲁地区其他地区籍贯不明者《史记·儒林列传》71.79%17.95%10.26%《汉书·儒林传》45.60%46.11%8.29%《后汉书·儒林列传》36.36%63.64%  A.齐鲁地区儒学的衰落                    B.儒家思想在各地传播C.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D.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7、“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A.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B.“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C.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D.“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8、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9、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C、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D、导致百姓富士山负担更加沉重10、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11、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停滞落后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社会动荡不安   C.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D.丝绸之路开辟13、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     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运输军粮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                     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14、唐朝疆域广阔,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明。下列叙述中,哪些是唐朝为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             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5、如图是位于吐鲁番西10千米处的交河故城遗址,唐朝安西都护府曾设置于此。下列关于西域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叙述正确的是A.是唐中央派驻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      B.促进西域和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C.是为控制西突厥而设置的军事机构      D.它们分别维护天山南北地区的安宁      16、据《耒耜经》记载:“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需求。”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  ) A.耦犁      B.耧车         C.翻车       D.曲辕犁   17、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  )A.建立了曹魏的统治基础                B.加强了曹魏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选拔到杰出人才                D.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18、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以下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19、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20、吴晗指出,“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种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文中的“舍人”最有可能隶属于(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刑部    2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2、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23、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24、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5、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10分,第2710分,共计20分。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5分)    27、(10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材料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材料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1)材料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指出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5分)
    12345678910DDADABBCBC11121314151617181920DAABBDDCCB2122232425     CCACA     高一历史月竞赛参考答案 26.(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分)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1)影响: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但也钳制了思想。(4分)27.(1)趋势:连续增长(上升)。(1分)原因:“贞观之治”(奠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开元盛世”(全盛)。(4分)2)安史之乱。(1分)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力加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答对2点即可,4分) 

    相关试卷

    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磐安县二中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黄冈麻城二中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黄冈麻城二中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仪征二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仪征二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