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208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208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208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答题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2083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62083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化学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化学含答案,文件包含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docx、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答题卡pdf、佛山一中2019-2020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佛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Na-23,Al-27,S-32,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最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2.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A. B. C. D. 3.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无水干燥
B. 是电解质,所以氨水能导电
C. 用水吸收用如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D. 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4. 一种新型的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B. 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可通过电解LiOH水溶液实现
D. 上述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将通入到含的溶液中:
B.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AlO2-+CO2+2H2O=Al(OH)3↓+HCO3-C. 过量通入到NaClO溶液中:ClO-+SO2+H2O=HClO+HSO3-
D. 向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Fe3++NO↑+2H2O
6.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 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
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 向海洋中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7.由下列实验操作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铜粉加入溶液中溶液变蓝金属铜比铁活泼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向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溶液红色褪去具有漂白性D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8.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显示:起始时的2个最终都参与了反应B. 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C. 过程Ⅲ只生成了极性共价键D.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9.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元素XWYZR原子半径37646670154主要化合价、A. 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
B.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C. 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D. R元素可分别与X、W、Y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10.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 B.Na2CO3C.KNO3 D.FeSO411.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lO-、NO B.NH、K+、SO、SOC.Al3+、Fe2+、I-、NO D.Cu2+、Fe2+、S2-、SO12.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氢气球发生燃烧爆炸B.向污染的河水中投入生石灰C. D.1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15. 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A.CO2、Cl2、N2、酸雨 B.SO2、CO、NO2、烟尘C.NH3、CO、NO2、雾 D.SO2、HCl、N2、粉尘16.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氧化成SO3④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A.①②⑤ B.①③⑤C.①③④ D.③④⑤17. NO2溶于水时,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1 B.1∶2C.3∶1 D.1∶318.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只有SO2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19. 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气体可能分别是A.1.2 mL,NO B.2.4 mL,O2C.3.5 mL,O2 D.4 mL,NO20. 在实验室完成下列实验时,不需要考虑尾气处理的是A.Cu+4HNO3(浓)===Cu(NO3)2+2NO2↑+2H2OB.Cu+2H2SO4(浓)==CuSO4+SO2↑+2H2O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D.2KClO32KCl+3O2↑21.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浓度越大,硝酸被还原之后的生成物的价态越低,对应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B.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不同C.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22.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B.Ca和Ca、石墨和金刚石均互为同位素C.H和H是不同的核素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24.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8个中子的碳元素的核素符号:12C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用电子式表示氟化氢的形成过程:―→ 25.以下反应中,符合下列图像的能量变化的是 A.Na与H2O反应 B.H2在Cl2中燃烧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混合26.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Al(OH)3 B.氢化物稳定性:HF>HCl>PH3C.原子半径:S>F>O D.酸性:HClO>HNO3>H2CO32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D.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28.过氧化氢(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位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上,而两个氧原子位于两平面的交线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H键、O—O键B.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C.过氧化氢分子的电子式为D.H2O2与H2O互为同位素29.下列表示HCl、K2O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①②A.①② B.① C.② D.均不正确30.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①碘升华 ②HCl气体溶于水 ③NH4Cl受热分解④氢氧化钠熔化A.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全部3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CaCl2 B.KOHC.H2O D.HF3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元素代号KLMQRTN原子半径/nm0.1830.1600.1430.1020.0890.0740.132主要化合价+1+2+3+6、-2+2-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L、M三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B.在R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C.Q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够导电D.K元素与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相比,前者更强33.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34.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极总反应为Ag2O+H2O+Zn===Zn(OH)2+2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是正极,Ag2O是负极B.Zn是负极,Ag2O是正极C.该电池可将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D.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溶液移向Ag2O极35.如图所示是一个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当此燃料电池工作时,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通H2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B.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通O2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C.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H+向b极移动D.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OH-向b极移动 二、简答题(2小题,共30分)乙丙丁 甲 戊36.(16分)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丁所处的主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3倍。回答下列问题:(1)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2)原子半径:戊________甲(填“>”或“<”)。(3)乙与戊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4)元素的非金属性:甲____丙(填“>”或“<”),下列事实能说明该结论的是_____(填序号)。A.丙的氢化物稳定,甲的氢化物不稳定B.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甲的是弱酸C.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甲的难溶(5)工业上制取甲(粗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纯度的甲单质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种)37. (14分)Ⅰ、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一所示,其中盐桥为琼脂饱和盐桥。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电极X的材料是 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 ____________________。银电极为电池的 __________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桥中向溶液中迁移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A、 B、 C、 D、Ⅱ、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为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在甲电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二,其总反应式为。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判断:(4)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化学含答案,文件包含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化学doc、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化学pdf、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化学科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10月)化学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化学科试题doc、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化学科试题pdf、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化学科答案doc、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化学科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