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邯郸大名中学高一(清北班)下学期6月第二周周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邯郸大名中学高一(清北班)下学期6月第二周周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
2.下表为四个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关于各聚落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小B.乙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多,服务范围广
C.丙聚落等级较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广D.丁聚落等级较低,数目多,服务范围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 )
A.城市环境污染B.城市交通拥挤C.城市房租昂贵D.城乡差别拉大
4.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B.地表水下渗增
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5.近些年我国一些大城市纷纷兴建地铁和城市高架路,其主要目的是( )
A.平抑市区高昂房价B.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C.鼓励购买私家车D.消除市区环境污染
6.一般来说,一定区域内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
A.城市规模小B.服务范围小
C.服务种类多D.城市数目多
利用遥感数据,基于时间序列,对各城市群人工表面面积变化进行定量评价,可研究城镇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图是中国主要城市群人工表面面积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00年以来( )
A.长三角城市群扩张速度最快B.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低
C.中西部城市群扩张速度加快D.东部沿海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8.哈长城市群人工表面面积扩展相对较慢,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后备土地资源较少B.区际间交通不便
C.经济和产业发展滞后D.资源和能源枯竭
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全球屈指可数的世界级大都市圈,属于“集中分散化”的空间扩展模式,由早期的“一极单核”空间结构转变为当前的“多核分散”区域格局,不同城市既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内部功能平衡),又形成了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分工格局(外部功能互补),相互间通过发达的交通体系保持了紧密联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东京都市圈空间扩展模式的变化可以
A.集聚过度疏解的中心城市功能
B.突破“单极依赖”的发展瓶颈
C.削弱原有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
D.促进都市圈内不同城市间竞争
10.近些年,东京为促使中心城区人口回流,采取加强房地产的开发、提高土地容积率、增加写字楼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
A.降低乡村人口密度
B.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C.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D.提高中心城区房价
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的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此后,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在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
A.人口过于稠密B.道路交通拥堵
C.生活成本较高D.就业机会较少
12.潮汐车道的设置,可以
A.有效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B.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
C.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D.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3.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工业B.园艺C.物流D.商务
14.高铁站对城市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郊区城市化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城市功能区付租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表示住宅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6.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乙功能区理论付租能力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下面为某区域城市化设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8.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19.根据推测,该地2050年处于城市化的阶段是
A.初期阶段B.前期阶段C.中期阶段D.后期阶段
20.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速度变化可用倒U型曲线来表示。依据城市化速度曲线图可以推断
A.PN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下降B.MP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
C.M点、N点城市化水平相同D.N点后城乡差距扩大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0分)
21.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26分)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述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北京、天津与河北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图甲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图乙为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分析北京、天津与河北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有专家建议把B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清北组高一地理周测答案
1-10.ADDCB CCCBB 11-20.CBDAC ABADB
21.(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22.(1)京、津:城市化起步早(或起步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或城市数量多但规模小)。
(2)靠近北京、天津,三者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或与京、津之间的距离适当);靠近北京、天津,利于承载京津疏散的功能和人口;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或位于首都圈中南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利;城市有一定的规模,发展基础较好。
(3)主要原因: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 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邯郸大名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14次周测(12.24)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能示意②的天气系统是,横断山区谷地夜雨的形成原因是,夜雨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丁的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八周网上周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周测(29-30)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