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沧州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沧州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
③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④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④ D. ③④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 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 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 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4.用TMV型和HRV型病毒分别感染烟草,都会使烟草得花叶病,并都能从染病的烟草叶中分离出各自的子代病毒.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A. 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 TMV型RNA和HRV型蛋白质C. 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 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A. 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B.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 用32P和35S同时标记T2噬菌体
D. 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6.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D. 解旋酶的作用是使⑨断裂7.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数目不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④ D. ①②③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条链中的=0.6,则另一条链上的=0.6
B. 一条链中的=3:5,则另一条链上的=5:3
C. 一条链中的G与C的数量比为2:1,则另一条链中G与C的比为2:1
D. 一条链中的G与T的数量比为2:1,则另一条链中C与A的比为2:19.某双链DNA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 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 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 4种碱基A:T:G:C=3:3:7:7
D.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10.用32P 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 DNA 双链,然后置于31P 的培养液中培养。在此条件下精原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者一次减数分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 的 DNA 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B. 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 的 DNA 的含量不同, 染色体数相同C. 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 的 DNA 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D. 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 的 DNA 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1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模板 ②原料 ③能量 ④酶(主要) ⑤场所 复制 DNA分子的两条链 四种脱氧核苷酸 需要 解旋酶、DNA聚合酶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转录 DNA分子的一条链 四种核糖核苷酸 需要 解旋酶、RNA聚合酶 细胞核 翻译 mRNA 氨基酸 需要 不需要 核糖体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①②③12.“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人体的23对染色体约含有3万~3.5万多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A. 基因是DNA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
C.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D.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13.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C.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D. 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14.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B. 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C. ②过程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一些非蛋白质(如固醇类等)的合成不受基因的控制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RNA、rRNA和mRNA都经DNA转录而来
B. 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 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1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通过翻译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B. 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密码子决定
C. 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则tRNA也有20种
D. 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密码子一定能决定一种氨基酸17.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 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 甲图和乙图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18.如图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图中a〜d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过程a、b、c发生的场所和所需酶的种类完全相同
B. 与过程a相比,b、d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分别是“U-A”和“A-U”
C. c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逆转录病毒HIV侵染T细胞后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为d→a→b→c19.苯丙酮尿症(PKU)又称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着正常的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分析如图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酶2应为苯丙氨酸羟化酶
B. 图中酶3的活性降低会导致白化病
C. 图示反映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 图示反映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关系20.在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 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 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D. 所有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1.近来,媒体常报道一种耐药性强的“超级细菌”,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感染该细菌而引起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甚至死亡。这种细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体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非常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发生耐药性变异
B.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人类肠道中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C. 超级细菌和普通细菌是两个物种,染色体是超级细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 超级细菌可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快速增殖22.在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 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 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23.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伸长的缘故
B.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2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瓢虫种群中有100个个体,体色有黑色(B)和红色(b),如果该种群中BB个体有16个,Bb个体有20个,则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74%
C. 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但隔离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因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5.下列关于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B. 因为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改变,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C.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D.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26.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来杀灭甲虫,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甲虫数量变化过程中,甲虫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 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诱导甲虫产生变异,从而产生抗药性
C. 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 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未形成新物种2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大鱼和小鱼是一个种群
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 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28.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29.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30.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B. 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 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 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31.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依次是( )A. 80、40、40 B. 40、20、20
C.、80、40、20 D. 80、40、2032.某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1个卵原细胞与1个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分别是( )A. 4种,2n种 B. 1种,4种 C. 1种,2n种 D. 1种,1种33.下列哪一项不是精子、卵细胞发生的区别( )A. 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B. 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个数
C. 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3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分别是( )A. 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前者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后者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前者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后者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3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⑤着丝点的分裂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8分)下图是DNA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一分子⑤往往连接__________个⑥。(2)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需要处理④,需要 _________________酶。(4)刑事案件侦破中常用的DNA指纹技术是利用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2.(10分)下图中A→G表示某染色体组成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____分裂;图G代表___________的数目变化曲线。(2)图E与图B的区别在于细胞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A为_______________期,对应图G中________时间段。(4)请在G图中画出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3.(12分)某野生型个体正常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图Ⅰ过程与图Ⅱ相比,碱基的配对方式不同体现在________。(2)若该基因位置①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__。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3)若位置②插入了一个碱基对A—T,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在分子结构上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Ⅱ所示过程中,携带丙氨酸的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是________,此tRNA不能携带其它氨基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共70分)1.C 2.D 3.C 4.D 5.D 6.D 7.C 8.D 9.C 10.D11.D 12.C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A 20.A21.B 22.B 23.C 24.B 25.B 26.D 27.B 28.D 29.C 30.D31.D 32.C 33.D 34.C 35.D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共8分)每空2分【答案】 (1)1个或2个(2)胞嘧啶脱氧核氧核苷酸;
(3)解旋酶和RNA聚合酶(4)特异性2.(共10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答案】(1)有丝(1分) 染色体 (1分)
(2)同源染色体(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2-3(4)略3.(共12分)每空2分【答案】(1)T—A
(2)UGA;变小
(3)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 (4)CGU;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东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