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2 分数除法教案
展开一个数除以分数(六下)
一、教学目标
1、数形结合、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3、对知识进行拓展,优化算法。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除法中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回归简单问题,疏通乘除关系
课件出示情境图,并出示:(1)小明1小时行了3千米,小明小时行多少千米?
师:请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的。你能画出线段图来说明这样列式是正确的吗?
这题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的。因为1小时行了3千米,小时行的路程就是1小时行的路程的,所以画出的线段图就是:
课件出示第二题:(2)小明 小时行了1千米,小明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师:这道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的。
由于有第(1)题的铺垫,学生很快回答这里路程是1千米,时间是 小时,所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式可以列出算式1÷ 。
师:是的,我可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要求“小明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1小时行的路程,已知 小时行了1千米,也就是1小时行的路程的是1千米,即:
(1小时所行的路程)× = 1千米 1÷ =1小时所行的路程
那么1÷ 的结果到底是几呢?请画出线段图来说明计算过程和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 小时行了1千米,1小时里面有3个 小时,所以1小时行的路程就是3个1千米。
1÷ =1×3=3(千米)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这两个问题是对书本上例题的补充,这样可以为本课的学习找到认识的起点,也为后面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第(1)题从乘法引入,一则为后面分数除法的学习置于分数乘法的大背景下,让学生感知分数除法其实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体会到分数除法和乘法的关系;二则第(1)题的线段图学生能自己根据题意画出来,为第(2)题画线段图打下良好基础,也在无形中地突破了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算理的难点了。第(2)题不仅可以利用数量关系列出算式,也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去理解1小时行的路程的是1千米,从而打通了除法是由乘法推导出来的,为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用除法算式解决问题埋下很好的伏笔。接着要求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说算理,为后面进一步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让其分析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不光从数量关系来理解为什么用除法列式,而且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不仅让学生了解除法其实就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且也从分数的意义去推导出除法算式。
2.明算理知算法,提升核心素养
在教学的一开始中,我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丰富表象的支撑下生成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将线段图与计算过程对照起来,进行分析说理。之后我又出示两个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究、画图说理。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使学生把算理再次上升到图像表征,并经历逐步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课件再次出示题目:(3)小明 小时行了2千米,小明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习要求:
1.列出算式,想想这个算式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2.这个算式的得数会是多少,应该怎么计算?
3.画出线段图说明算式和计算过程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
师:你是怎么列算式的?你是根据什么写出算式的?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推导出这个除法算式吗?板书:
(1小时所行的路程)× = 2千米 2÷ =1小时所行的路程
师:2÷的商会比2大还是比2小,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师:请你结合线段图来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根据图让学生说一说小时里有2个小时,2个小时行了2千米,也就是1个小时行2千米的,1小时里面有3个小时,也就是1小时行的路程是2××3。
整理小结,根据题意我们知道:
1小时行的路程的是2千米
也就是:(1小时所行的路程)× = 2千米
可以推出:2÷ =1小时所行的路程
2÷=2××3=2×=3(千米)
课件继续呈现题目:(4)小红 小时行了 千米,小红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习要求:
1.列出算式,想想这个算式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2.这个算式的得数会是多少,应该怎么计算?
3.根据画出的线段图说明算式和计算过程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
整理小结:
1小时行的路程的是 千米
也就是:(1小时所行的路程)× = 千米
可以推出:÷ =1小时所行的路程
÷ = ××12 = × = 2(千米)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它们的计算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
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在转化的过程中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
在上面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在列算式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知道分数除法是从乘法的数量关系中推导出来的,而且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完整描述推导的过程,明白算理,同时也体现数学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总结概括算法时,有意识地突出转化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知道一个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迁移转化、逻辑思维、分析概括等数学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借助微视频,拓展知识优化算法
微视频1展示:为什么我们把一个数除以分数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呢?看看我们还有哪些其它的方法来推导。
(商不变的性质)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倒数的定义和除法的性质)
师: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能看懂上面的方法吗?都是怎样推导把一个数除以分数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
微视频2展示:为什么我们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呢?其实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并不是计算分数除法的唯一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通分(计数单位) 商不变的性质
师:通过看这个视频,你又知道了什么?上面两种方法分别是怎么计算的?这两种方法和刚才我们总结的算法比较,哪个更简便?
这一个环节,我利用微视频的形式提供了“对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和“分数除法为什么转化成乘法计算”这两个内容的拓展素材,直接呈现推理过程和计算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观察、解读,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我们要学会方法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2 分数除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a href="/sx/tb_c1042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分数除法教案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教学设计,教学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3 分数除法2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3 分数除法2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