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PPT+学案+训练题全套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综合与测试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综合与测试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素养培优课3天体运动三类典型问题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素养培优集训3含答案doc、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7章素养培优课3天体运动三类典型问题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素养培优课(三) 天体运动三类典型问题培优目标:1.知道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的特点,并会对描述它们运动的物理量进行比较。2.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知道变轨问题的分析方法。3.理解双星问题的特点,并会解决相关问题。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运行参量比较1.相同点:都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2.不同点:(1)轨道半径: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轨道半径相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即r同>r近=r物。(2)运行周期: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运行周期相同。由T=2π可知,近地卫星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即T近<T同=T物。(3)向心加速度:由G=ma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由a=rω2=r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即a近>a同>a物。(4)向心力: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均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而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很小)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即G≠。【典例1】 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v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3、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3。设近地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思路点拨:分析求解本题时,要明确物体随地球自转、近地环绕及同步轨道运行这三种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不能盲目套用公式。C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静止的,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即ω1=ω3,T1=T3,比较速度用v=ωr,比较加速度用a=ω2r,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则C正确;近地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由公式a=可得加速度a2∶a3=49∶1,D错误;由公式v=可得速度v2∶v3=∶1,A、B错误。]处理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受力分析,抓住自转物体与卫星在向心力的具体来源上的差异。切忌不考虑实际情况、生搬硬套F向=F引及其有关的结论。同步卫星及近地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其向心加速度可用a=求解,而地面物体不是卫星,向心加速度仅由a=rω2求解,且该值小于。1.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A.F1=F2>F3 B.a1=a2=g>a3C.v1=v2=v>v3 D.ω1=ω3<ω2D [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为万有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同步卫星的向心力为同步卫星所在处的万有引力,故有F1<F2,F2>F3,加速度:a1<a3,a2=g,a3<a2;线速度:v1=ω1R,v3=ω3(R+h),其中ω1=ω3,因此v1<v3,而v2>v3;角速度ω=,故有ω1=ω3<ω2。]卫星变轨问题1.变轨问题概述2.稳定运行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3.变轨运行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其速度v突然变化时,F引和m不再相等,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大时,G<m,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在原轨道时减小了。(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m,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在原轨道时增大了。卫星变轨原理图如图所示。【典例2】 (2020·天津静海一中等六校期中联考)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步实现火星探测器的“绕、着、巡”。假设该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关于该探测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B.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C.探测器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探测器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D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故A错误;探测器往低轨道运动需要减速,故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在轨道Ⅰ上经过P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故B错误,D正确;不管在哪个轨道上,探测器在P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相等的,所以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变轨问题相关物理量的比较(1)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图中Ⅰ为近地圆轨道,Ⅱ为椭圆轨道,A为近地点、B为远地点,Ⅲ为远地圆轨道。(2)同一个椭圆轨道上近地点和远地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线速度逐渐增大。(3)两个不同圆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v不相等,轨道半径越大,v越小,图中vⅡA>vⅠA>vⅢB>vⅡB。(4)不同轨道上运行周期T不相等,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知,图中TⅠ<TⅡ<TⅢ。(5)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加速度a大小相同,图中aⅢB=aⅡB,aⅡA=aⅠA。2.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1运动。经P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2、3是与轨道1相切于P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 )A.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B.变轨后可能沿轨道2运动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 [由于在P点推进器向前喷气,故飞行器将做减速运动,v减小,飞行器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n=m减小,小于在P点受到的万有引力G,则飞行器将开始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r减小。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卫星轨道半径减小,则周期减小,A错;因为飞行器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故可能沿轨道3运动,B错;因为变轨过程是飞行器向前喷气过程,故是减速过程,所以变轨前后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错;飞行器在轨道P点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加速度,因此在同一点P,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对。] 双星问题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2.特点:(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1ωr1,=m2ωr2。(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1=T2,ω1=ω2。(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与星体运动的线速度成正比。4.几个基本结论(建议自行推导)(1)轨道半径:r1=Lr2=L。(2)星体质量:m1=m2=。(3)周期:T=2πL。【典例3】 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C.速率之比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思路点拨: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双星总质量与双星距离和周期的关系式,从而分析判断。结合周期求出双星系统旋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关系。B [由题意可知,合并前两中子星绕连线上某点每秒转动12圈,则两中子星的周期相等,且均为T= s,两中子星的角速度均为ω=,两中子星构成了双星模型,假设两中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速率分别为v1、v2,则有:G=m1ω2r1、G=m2ω2r2,又r1+r2=L=400 km,解得m1+m2=,A错误,B正确;又由v1=ωr1、v2=ωr2,则v1∶v2=r1∶r2因r1和r2不知,C错误;由题中的条件不能求解两中子星自转的角速度,D错误。]3.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D.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A [对于两星有共同的周期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R1=m2R2,所以两星的质量之比m1∶m2=R2∶R1,C正确;由上式可得m1=,m2=,D正确,A错误;m1+m2=,B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 牛顿第三定律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考点2,考点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天体运动中的三类典型问题,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转移轨道Ⅱ,VⅢBVⅡB,VⅡAVⅠA,aⅢBaⅡB,aⅡAaⅠA,变轨模型,线速度,加速度,Ⅰ轨道,Ⅱ轨道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抛体运动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素养培优课1抛体运动规律的应用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素养培优课1抛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学案doc、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素养培优集训1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