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章末检测含答案
展开第五章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
得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解析: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近亲繁殖时由于双亲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大大增加,故可以提高该种群基因纯合的比例;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突变是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其生存的环境,有害变异在环境改变时也可能成为有利变异。
2.人工选择培育家鸡新品种的过程中,家鸡种群的( B )
A.变异是定向的
B.基因库会发生改变
C.不遗传的变异是人工选择的前提
D.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人工选择培育家鸡新品种的过程中,家鸡种群的基因库会发生改变;可遗传的变异是人工选择的前提;在选择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变异发生在选择之前,在使用青霉素之前细菌中就存在抗药性突变体;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在男女学生比例均等的某校学生中,红绿色盲患者占4.5%,且全为男生,红绿色盲携带者占7%,在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 B )
A.11.5% B.7.6% C.8% D.4.54%
解析:设该校男女学生各100人,由于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色盲携带者是女性,因此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200×4.5%+200×7%)÷(100×2+100)×100%≈7.6%。
5.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B )
A.异地的物种形成需要种群间遗传差异的积累
B.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是新物种
C.新物种可以在亲本物种所在地区产生
D.一个新物种可以扩展形成多个基因库
解析:异地的物种形成与自然选择有关,需要种群间遗传差异的积累;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是不育的,不能称为新物种;新物种可以在亲本物种所在地区产生;一个新物种可以扩展形成多个基因库。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协同进化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
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自然选择是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选择
B.自然选择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因素
C.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能说明生物进化已经发生
D.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析:自然选择是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选择;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能说明生物进化已经发生;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如多倍体的形成。
8.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对不同体色的蟹数量不同的最合理解释是( B )
A.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B.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解析:体色不同的蟹仍是同一物种,它们的生殖能力没有多大差别;蟹种群个体间存在体色差异,在生存斗争中,与环境颜色相适应的中间体色不易被天敌捕食,从而得以生存和繁殖;不同体色的蟹的食物来源一致;中间体色的蟹适应性强,但不是新物种。
9.如图所示,某玉米田从N年开始持续使用杀虫剂,而此地的玉米螟数量呈如图所示的种群数量变化,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C )
A.玉米螟经杀虫剂诱导产生了定向变异
B.玉米螟对杀虫剂进行了定向选择
C.杀虫剂对玉米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隔离
解析:变异是多方向的;杀虫剂对玉米螟进行了定向选择;在使用杀虫剂之前,玉米螟就存在多种变异,杀虫剂对玉米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10.由于除草剂的使用,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有188种杂草物种中的324种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324种生物类型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除草剂的使用导致了种群内抗性基因的突变
C.交替使用除草剂是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D.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中敏感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高于抗药性
个体
解析:题干中“生物类型”并非指物种,是指遗传多样性;除草剂对杂草起了选择作用,使种群内抗性基因频率增加;除草剂交替使用是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无对抗药性的选择作用,故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出现了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
意义
C.一个种群中往往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座位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等位基因
D.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且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
解析: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出现了生殖隔离;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一个种群中往往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座位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等位基因;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不断变化的,但不同的种群中显性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频率增加的快慢可能不同。
12.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
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
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
解析:遗传漂变在小种群中更易发生;遗传漂变是因为偶然事件导致基因频率发生较大变化,并不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都是进化的重要因素;能够打破遗传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13.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根据资料分析,鼠尾草属于虫媒传粉植物
B.鼠尾草雄蕊的高度专化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鼠尾草雄蕊的高度专化表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因素
D.鼠尾草花和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发生了相互关联的进化
解析:根据题述资料分析,鼠尾草属于虫媒传粉植物;鼠尾草雄蕊的高度专化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鼠尾草雄蕊的高度专化表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因素之一;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属于协同进化。
14.下列是关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D )
A.化石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人的某些发育阶段与鱼相似
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哺乳动物的上肢骨骼结构一致
解析:化石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可以证明生物有共同祖先;人的某些发育阶段与鱼相似是胚胎学证据,证明生物有共同祖先;地球上存在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且都遵循中心法则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不同哺乳动物的上肢骨骼结构模式一致,但结构有差异。
15.下列有关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基因座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一个群落中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B.在遗传平衡时,只有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变
C.基因型频率改变时,基因频率随之改变
D.易位将发生基因座位的改变
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在遗传平衡时,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时,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如杂合子连续自交过程;易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即基因座位发生了改变。
16.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人体会因该种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细菌发生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且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细菌发生进化,但没有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17.桦尺蠖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黑色对灰色为显性;某地区桦尺蠖几乎都为灰色,由于工业污染,30年后灰色仅占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该地区所有黑色和灰色的成年桦尺蠖组成一个种群
B.自然选择是导致桦尺蠖发生上述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
C.30年后,在黑色桦尺蠖的群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64%
D.工厂排出的煤烟直接作用于桦尺蠖基因型,导致控制黑色的基因频率逐代上升
解析: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该地区所有黑色和灰色的成年桦尺蠖不构成一个种群,还缺少其幼虫;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导致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30年后灰色仅占4%,则a=1/5,A=4/5,AA=16/25,Aa=8/25,则在黑色桦尺蠖的群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24≈66.7%;工厂排出的煤烟直接作用于桦尺蠖的表型。
1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害虫在接触到农药后,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
B.三倍体西瓜由于不能与普通西瓜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因而属于新
物种
C.EV71是一种可引起幼儿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D.驯化家畜家禽经过了长期的选择育种过程,这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只有基因重组
解析:害虫先产生不定向变异,在接触到农药后,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间要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而三倍体是不可育的,因此三倍体西瓜不是一个新物种;病毒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驯化家畜家禽经过了长期的选择育种过程,这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19.如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表示死亡的个体,a、b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a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存活下来
B.b阶段存活细菌的抗药性均比a阶段细菌的抗药性强
C.经过a→b阶段的人工选择,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D.b阶段存活的细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在一起的产物
解析:青霉素起选择作用,把有抗药性的细菌选择出来;b阶段存活细菌抗药性也存在差异,b阶段存活细菌的抗药性不一定全部比a阶段细菌的抗药性强;经过a→b阶段的自然选择,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20.果蝇种群中某个体X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使其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条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原材料
B.该条形眼果蝇是新物种,与正常椭圆形复眼果蝇之间存在着生殖
隔离
C.该条形眼果蝇的基因种类数与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种类数不完全相同
D.若该条形眼果蝇出现,说明变异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解析:果蝇种群中某个体X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基因突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该变异产生新的性状,不一定引起生殖隔离;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该条形眼果蝇的基因种类数应该少于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种类数;变异是不定向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如图表示某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迁到两个不同岛屿上,形成两个种群后各自演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2)刚开始时,甲、乙种群因为有 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①~⑥反映两个种群中 是不定向的。由于两个岛屿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 对甲、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甲、乙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出现 隔离,形成新物种。
(3)若种群甲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6%、48%、16%,各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且无突变产生,则随机交配一代后,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基因频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刚开始时,甲、乙种群因为有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①~⑥反映两个种群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
隔离。
(3)各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且无突变产生,则随机交配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基因型频率也不变。
答案:(每空1分)
(1)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地理 变异 自然选择 生殖
(3)不变 不变
22.(9分)在一条大河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期间这种害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
(2)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进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都有这种甲虫,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解析:(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故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的同时,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2)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改用了其他种类的杀虫剂,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大量减少。
(4)根据题意分析,两个种群的甲虫虽然可以交配生出小甲虫,但是小甲虫不可育,说明两个甲虫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5)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甲虫种群基因型共有5种,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2分)
(2)选择 生存斗争 基因频率 (3)更换杀虫剂的种类(2分) (4)生殖隔离 (5)遗传
23.(10分)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Y分别是 、 。
(2)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该地区蝗虫的 。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 隔离。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 ,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
(5)现代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蝗虫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定向改变。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X、Y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
的变异)、自然选择。
(2)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该地区蝗虫的基
因库。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产生生殖隔离。
(4)该蝗虫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其中A基因频率为20%+30%×1/2=35%。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aa全部被杀灭,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此时A基因频率为40%+60%×1/2=70%,a的基因频率为30%。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则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a2=9%;由于自由交配亲代与子代基因频率相同,所以此时A基因频率仍是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种群A基因频率由35%→70%,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蝗虫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每空1分)
(1)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2)基因库 (3)自由交流 生殖
(4)9% 70% 是 (5)种群 基因频率
24.(13分)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
实验一 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a浓度的DDT处理,将存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存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后有学者发现实验一设计的缺陷,对其得出的结论进行质疑,并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二 将若干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均分成两半,用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性的果蝇的父母及其祖先并没有接触过DDT。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 。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 的。果蝇所产生的抗药性发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 (填“前”“中”或“后”)。
(2)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你认为前者结论存在问题的原因是 、 ;后者实验的完善之处主要是 、 。
解析:(1)DDT对果蝇的各种变异类型具有选择作用。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果蝇产生抗药性变异后,DDT处理选择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因此果蝇所产生的抗药性发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前。
(2)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看出前者结论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实验一将果蝇个体作为进化单位研究(农药作用的是种群中的个体),不能发现个体变异不定向的特点、实验一用DDT直接处理果蝇,虽然看到变异,但掩盖了选择;后者实验的完善之处主要是实验二以家系(群体)进行研究、实验二果蝇未接触DDT而出现了突变,排除了“诱导”,突显出突变和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选择 不定向 前(1分)
(2)实验一将果蝇个体作为进化单位研究,不能发现个体变异不定向的特点 实验一用DDT直接处理果蝇,虽然看到变异,但掩盖了选择
实验二以家系(种群)进行研究 实验二果蝇未接触DDT而出现了突变,排除了“诱导”,突显出突变和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