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渗透作用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253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渗透作用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253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渗透作用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253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同步练习全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
重点突破练3 渗透作用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不定项)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质壁分离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失水皱缩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D.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ABC [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能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吸水涨破,C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D正确。]2.如图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为相关曲线图,已知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漏斗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B.水分子进入漏斗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C.漏斗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D.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A [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且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所以水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漏斗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A错误;图甲中漏斗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所以水分子进入漏斗内的速率也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则漏斗内的液面越来越高,可以用曲线丙表示,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漏斗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所以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差越来越小,可用曲线乙表示,D正确。]3.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B.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大于溶液S2的浓度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D.若将S1和S2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分子可透过半透膜),则达到平衡时m不变D [渗透平衡时,水分子进出漏斗的速率相等,A正确;渗透平衡时,漏斗内液面高于烧杯内液面,溶液S1的浓度应大于溶液S2的浓度,B正确;由于图中装置渗透达到平衡过程中烧杯中水分子渗透到漏斗中,烧杯中溶液浓度升高,漏斗中溶液浓度降低,二者浓度差减小,所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C正确;葡萄糖溶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可透过半透膜,所以若将S1和S2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则达到平衡时m=0,D错误。]4.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侧________b侧。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侧________b侧。(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漏斗内液面上升是由吸水引起的,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侧的浓度小于b侧。(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③细胞膜、⑤液泡膜和④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视作一层半透膜,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由于无法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3)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答案] (1)小于 下降 小于(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题组二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5.将同一成熟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4 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A.蒸馏水、蔗糖溶液、KNO3溶液B.KNO3溶液、蒸馏水、蔗糖溶液C.蒸馏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D.蔗糖溶液、KNO3溶液、蒸馏水C [浸入蒸馏水,细胞吸水膨胀,一段时间达到平衡,为A曲线。浸入0.3 mol/L的蔗糖溶液,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体积缩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为C曲线。浸入0.4 mol/L的KNO3溶液,开始一段时间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体积缩小,后来由于K+、NO离子进入细胞液,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重新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为B曲线。故C正确。]6.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均为高倍镜观察B.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0.3 g/mL的蔗糖溶液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D.实验过程中,细胞中液泡体积的变化为先减小后逐渐增大D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三次观察均为低倍镜观察,A错误;实验中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第二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也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只是不易直接观察到,C错误;实验过程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体积减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大,D正确。]7.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一般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某条件下,质壁分离永久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B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植物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若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细胞会死亡,细胞原生质层会因此而丧失选择透过性,将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后,只有大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才有可能使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而等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则不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某条件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而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过度失水已死亡,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故A、C、D都错误。由于植物细胞外面有细胞壁的支持,所以当植物细胞浸浴在清水中时,一般不会像动物细胞一样由于吸水过多而破裂。故B正确。]8.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_______(填编号)、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若将正常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若将其置于1 mol/L的KNO3溶液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3)如图b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图c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 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填“高”或“低”)。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③甲~戊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解析]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2]细胞膜、[4]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2)若将正常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因渗透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若将其放入1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因植物细胞能主动吸收K+和NO,一段时间后随着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可看到细胞的质壁分离自动复原。(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b中的细胞可能处于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平衡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大于、等于或小于三种可能。(4)①根据柱状图数据可知,在甲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红心萝卜A的质量没有变化,甲溶液是红心萝卜A细胞液的等渗溶液,而红心萝卜B的质量减小,说明红心萝卜B细胞失水,所以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吸水,其细胞液浓度降低。③据图可知,红心萝卜A和B在乙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质量均为最小,说明在此蔗糖溶液中两者失水均最多,可推测乙蔗糖溶液的浓度最高。 [答案] (1)原生质层 2 (2)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4)①高 ②降低 ③乙题组三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9.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为钠离子、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Na+从肠腔→上皮细胞,均为主动运输B.Na+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主动运输C.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D.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D [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10.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A.蛋白质能以图甲所示方式进入细胞B.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图甲、乙所示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D.图甲、乙所示方式属于被动运输D [图甲为胞吞,图乙为胞吐,二者均需消耗能量,均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11.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A [小麦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N2必须被固定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错误;农田适时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农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对矿质元素进行吸收,B正确;土壤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离子等,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这些无机离子用于生命活动,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渗透压升高,当其高于玉米根的细胞液渗透压时,玉米会因根系水分外流而出现“烧苗”现象,D正确。]12.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吸收速率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GLT1与GLUT2有相同的空间结构B.曲线1为SGLT1介导的葡萄糖运输速率C.由图可知,未离体的小肠绒毛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小于20 mMD.在体外实验中,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两种方式同时存在C [SGLT1是主动运输的载体,GLUT2是协助扩散的载体,二者的空间结构不相同,A错误。曲线1为GLUT2介导的葡萄糖运输速率,B错误。由题图可知,当葡萄糖浓度高于20 mM时,主要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由此可推测小肠绒毛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小于20 mM,C正确。由题图可知,在体外实验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C。]13.如图为一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结构①为________,该结构在此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吞噬细胞中含大量的溶酶体,图中所体现的溶酶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3)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此过程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解析] (1)图中结构①为高尔基体,该结构在此细胞中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图中所体现的溶酶体的功能是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若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则细胞可以再利用;若是废物则排出细胞外。(3)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此过程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共同点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等。[答案] (1)高尔基体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胞吞 一定的流动 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渗透作用教材问题-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扩散与自由扩散有什么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1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