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题
展开课后素养落实(五) 生物群落的结构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群落的结构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群落的是( )
A.闽江里的全部生物
B.黄河里的全部鱼
C.武夷山中的全部植物
D.太湖中的全部微生物
A [闽江里的全部生物属于生物群落,A正确;黄河里除了鱼以外还有其他生物,因此黄河里的全部鱼不属于生物群落,B错误;武夷山除了植物,还有动物和微生物,因此武夷山中的全部植物不属于生物群落,C错误;太湖中除了微生物还有动物和植物,因此太湖中的全部微生物不属于生物群落,D错误。]
2.下图甲表示森林群落,图乙表示草地群落。下列有关这两个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影响图甲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草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图甲、乙中群落所处环境条件不同,物种丰富度也不同
D.图甲所示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条件的能力
B [草地群落有垂直结构,B错误。]
3.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幼竹位于中层,成年竹位于最高层。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有较多的其他植物。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笋、幼竹、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
C.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群落
D.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
D [在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同属于冷箭竹的竹笋、幼竹、成年竹属于同一个种群,不能用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来描述,A、B、C错误。竹林中还有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不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分布于不同层次,不同地段上生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和不同种类的其他生物,因此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D正确。]
4.(2021·山西大学附中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
D.闽江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A [山顶的草甸、山腰的松林、山脚的作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这种不同群落在山坡上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正确;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现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5.(2021·大庆高二检测)当食草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后,将观察到的现象有( )
①植物竞争强度增加 ②植物竞争强度降低 ③植物种类增加 ④植物种类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①当食草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后,必然会引起草大量生长繁殖,由于空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植物间竞争强度会增加,①正确,②错误;③捕食者减少,植物大量繁殖,由于植物间竞争强度增加,一些劣势草会逐渐被淘汰,因此植物种类会减少,③错误,④正确。]
6.(多选)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结构,这主要与光照的强度有关
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ACD [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鸟类的分层现象是与食物分布相关的,而与光照无直接关系;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在套种生产中的应用,要考虑两种生物的高矮和对光照强度的需要等因素。]
7.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冻原只有水平结构,而没有垂直结构
B.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D [冻原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A错误;温带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影响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动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决定,D正确。]
8.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某滨海区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碱斑地的全部碱蓬构成一个________。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随着生态恢复改造的进行,沿岸水域出现了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等,它们之间主要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解析] (1)该碱斑地全部碱蓬构成一个种群;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随着生态恢复改造的进行,沿岸水域出现了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等,浮游植物与水草等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之间可构成捕食关系。
[答案] (1)种群 水平 (2)捕食、种间竞争
题组二 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和生态位
9.生态位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利用生态位原理的是( )
A.稻田养鱼
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
C.适时捕捞
D.不同农作物间作
C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稻田养鱼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四大家鱼”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层,混合放养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适时捕捞则应用的是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不同农作物间作,充分利用了光和空间。]
10.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
B.某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出现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与水资源无关
C.夏枯草在每年春季开花、夏季结束生活周期,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
D.北方地区农田中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节性
B [季节性河流区域等群落中的动物出现迁入、迁出情况,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B错误。]
11.生态位是指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下表是某树林中食性相似的部分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密度相对值。
种名 | 林冠层(高于11.6 m) | 乔木层(5~11.6 m) | 灌木层(1.3~5 m) | 草本层(1~1.3 m) | 地面 |
林鸽 | 333 | 3 | 3 | 0 | 0 |
茶腹 | 34 | 34 | 1 | 0 | 0 |
蓝山雀 | 150 | 204 | 196 | 24 | 6 |
银喉 长尾 山雀 | 122 | 183 | 136 | 18 | 9 |
旋木雀 | 32 | 75 | 27 | 17 | 0 |
煤山雀 | 45 | 108 | 78 | 20 | 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进一步研究表中鸟类的生态位,还可以从鸟类的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2个)方面进行调查。
(2)表中鸟类食性相似,但喜好的栖息位置却处于树林不同的层次,这种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由表可知,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态位最接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试分析若干年后,两个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为了进一步研究表中鸟类的生态位,还可以从鸟类的种间关系、食物、天敌等方面进行调查。(2)表中鸟类食性相似,但喜好的栖息位置却处于树林不同的层次,这种分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减弱种间竞争。(3)由表可知,蓝山雀和银喉长尾山雀的生态位最接近,它们属于种间竞争关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若干年后,两个种群的变化趋势是某一种群占优势,另一种群处于劣势甚至灭亡或相互抑制。
[答案] (1)种间关系、食物、天敌等 (2)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减弱种间竞争 (3)蓝山雀 银喉长尾山雀 某一种群占优势,另一种群处于劣势甚至灭亡或相互抑制
12.(2021·山东临沂高二模拟改编)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常附着在岩石上)、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海星被人类捕光后,藤壶数量增加比另外两种动物数量增加明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物种
C.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生活在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
C [藤壶、贻贝、石鳖都生活在海边潮间带,三者之间应存在种间竞争关系,A正确;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数量增加比另外两种动物数量增加明显,成为优势物种,B正确;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藤壶常附着在岩石上,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生活在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D正确。]
13.最晚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四大家鱼的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池塘中的四大家鱼共同构成池塘生物群落
C.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
D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A错误;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池塘生物群落,只有四大家鱼不能构成生物群落,B错误;据题图可知,鲢鱼和鳙鱼的分布空间和食物都有重叠,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鲢鱼主要食用浮游植物,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增多,因此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D正确。]
14.(2021·河北衡水五校高二联考)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鱼类、鸟类、浮游动物、藻类、芦苇等生物,某些水鸟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会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在人的影响下,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物种组成完全发生改变
C.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降低
D.浮游动物、鱼类、藻类、芦苇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A [秋季鸟类迁徙会使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A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等,但群落结构不一定变得更复杂、物种组成不一定完全发生改变,B错误;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错误;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浮游动物、鱼类、藻类、芦苇只是部分种群,D错误。]
15.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D [由题干信息“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知,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这种新的种间关系和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A、B、C正确;乙是农作物,与害虫A不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16.(多选)(2020·江苏高考改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AC [结合群落的概念可知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不能采用五点取样法,原因是昆虫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B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况,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群落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D错误。]
17.科研人员对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筑巢高度(m) | 池鹭(只) | 白鹭(只) | 夜鹭(只) | 牛背鹭(只) | 鹭类总数(只) |
6~8 | 6 | 6 | 8 | 0 | 20 |
8~10 | 52 | 6 | 6 | 2 | 66 |
10~12 | 14 | 4 | 4 | 2 | 24 |
12~14 | 10 | 22 | 4 | 0 | 36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混交林鹭类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合理获得表中数据需要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个(10 m×10 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调查该混交林中池鹭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4种鹭在林内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对环境________的必然结果。
[解析] (1)表中数据显示,池鹭的总数明显多于其他鹭,因此池鹭是该混交林鹭类中的优势物种。样方选取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池鹭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池鹭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2)4种鹭在林内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3)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但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可见,这两种鹭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时间和取食地点,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答案] (1)池鹭 随机 标志重捕法 (2)垂直 空间 (3)时间 取食地点 种间竞争 适应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类型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类型一课一练,共8页。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共9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是,下面耐受定律中,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