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同步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评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261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同步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评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261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同步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同步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评,共5页。
第九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一、快乐点击(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牛奶C.酒精 D.白醋2.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A.浓溶液 B.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C.医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粒子4.25 ℃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溶解度不变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 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 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6.小明用50 ℃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给蔗糖水加热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7.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C.浓硫酸 D.氢氧化钠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是饱和溶液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9.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 ℃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0.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204060溶解度/g27.634.040.045.5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 ℃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C.40 ℃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二、积累运用(共26分)11.(3分)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12.(5分)用“>”“<”或“=”填空:(1)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 100 mL。 (2)20 ℃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0 ℃时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5%的食盐溶液100 g,取出50 g,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5%。 (4)常温下,10 g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 10 g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 (5)20 ℃时将硝酸钠溶液恒温第一次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1 g,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2 g,则第三次蒸发10 g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 1.5 g。 13.(6分)如图a所示,一木块漂浮于5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 (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14.(12分)下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 g·cm-3)。(1)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 g,以下实验中: 10 mL水xyz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三、情景分析(共18分)15.(6分)下面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上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 (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改变C.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减少了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E.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16.(1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3 ℃时,把20 g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 A.c>a=b B.b>a=cC.a>b>c D.b>a>c(3)在t2 ℃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四、实验探究(15分)17.某同学配制50 g 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C.50 mL D.100 mL五、计算应用(11分)18.(1)已知氯化钾在40 ℃时的溶解度为40 g,则该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已知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同学将50 g盐酸分5次加入20 g该石灰石样品中,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16128请计算:①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②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B 2.D 3.D 4.B 5.D 6.B 7.B 8.B 9.B 10.D 11.答案 (1)硫酸铜(2)水(或酒精等)(3)酒精(只要答案合理即可)12.答案 (1)< (2)> (3)= (4)< (5)>13.答案 降温 增多14.答案 (1)31.6 y(2)蒸发溶剂至刚好析出晶体 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3)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15.答案 (1)蒸发 (2)AE16.答案 (1)t1 (2)C B (3)D17.答案 (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 4.5 (3)C 凹液面的最低处18.答案 (1)28.6% (2)①4②解:设10 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2HCl+CaCO3CaCl2+H2O+CO2↑73 100x 4 g73∶100=x∶4 gx==2.92 g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9.2%答: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9.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