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检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6273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检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6273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班次: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A.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都是生活在水中2.在动物界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A. 软体动物 B. 脊椎动物 C. 哺乳动物 D. 节肢动物3.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其特点是A. 消化器官发达 B. 生殖器官发达 C. 运动器官发达 D. 都有两个寄主4.下列动物中身体背部有脊柱的是A. 墨鱼 B. 虾 C. 鲍鱼 D. 金鱼5.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用鳃孔排水的意义是A. 产生前进的动力 B. 吞进水中的食物C. 呼吸 D.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6.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 鳃;肺和皮肤 B. 肺;皮肤和肺 C. 鳃;皮肤 D. 鳃;气管7.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A. 家鸽、鲫鱼 B. 家兔、小鸡 C. 鲫鱼、鲸 D. 家兔、虾8.我们常看到许多农民种植油菜等作物时,同时放养蜜蜂,其目的是A. 蜜蜂能杀害虫 B. 对宠物的放养C. 帮助植物传粉,同时可获得蜂蜜 D. 蜜蜂可提供植物肥料9.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骨关节活动的情况是A.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D.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10.右图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A. 迁徙行为 B. 社会行为 C. 繁殖行为 D. 防御行为12.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人类具有最强的A. 捕食行为 B. 学习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繁殖行为13.你见过海豚表演吗?海豚乖巧聪慧的表演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海豚的表演说明了动物也具有A. 迁徙行为B. 先天性行为C. 学习行为D. 简单反射14.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着关节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 ③①②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15.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中的A. 配置培养基 B. 高温灭菌 C. 接种 D. 恒温培养16.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细胞壁 C.需要现成的有机物作营养D. 都是单细胞生物17.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 营养生殖B. 分裂生殖C. 孢子生殖D. 菌落生殖18.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A. 水分B. 无机物C. 有机物D. 维生素19.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A. 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 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C.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 杀死食品内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20.2014 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数国爆发。直至今日,西非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植物病毒 B. 具有细胞结构C. 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 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21.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着,主要原因是A. 被绿色植物分解B. 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C. 被其他动物吃掉D. 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22.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A. 门 B. 纲 C. 科 D. 种23.根据如图的足印判断,四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甲和乙 B. 乙和丙C. 丙和丁 D. 甲和丁24.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不科学的是A.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 建立自然保护区C. 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D. 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25.如图表示造成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和受威胁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A. 栖息地丧失 B. 偷猎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 分)26.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 分,共6 分)(1)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用鳃呼吸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 )(2)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3)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 )(4)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5)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 )(6)蚂蚁和狒狒具有社会行为,这类动物营群体生活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 27.(8 分)下图是我们学过的六种动物,请据图回答:(1)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是________,适于飞行生活的是_________。(填字母)(2)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是_______(填字母)。(3)E 的体表干燥,被覆________,完全用________呼吸,卵生,卵外有卵壳保护,适于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4)F 具有一系列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呈___________,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5)如果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将它们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填字母) 28.(7 分)下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群协调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当手臂处于A 状态时, _________处于收缩状态, ___________处于舒张状态。(用标号表示)(2)由A 到B 的运动,必须在________支配下才能完成。(3)①和②表示的肌肉名称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________状态。(5)由此看出,人体任何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______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29.(7 分)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__________;请写出图甲中序号6 所指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2)图丁中的a 是_____________,图中的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 来繁殖后代。(3)上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5)图中的乙能产生____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30.(6 分)某学习小组正在探究蚯蚓的运动方式,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步骤:①先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它在2 分钟内前进的距离。②把蚯蚓放在一块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它在2 分钟内前进的距离。③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体表面,观察它的体表。再观察蚯蚓横切面示意图中体壁上的肌肉。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发言人,请你说明下列问题:(1)在探究“蚯蚓的运动”实验中,要不断用________来擦拭蚯蚓的体壁,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蚯蚓的___________。(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还是在玻璃板上爬得快?_____________ 。(3)通过探究发现,蚯蚓是靠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的。 31.(6 分)某同学对“发酵现象”实验作了如下改进:编号纯净水白糖发酵粉瓶口处理方式1 号瓶400 毫升10 克1 克套上气球,并用线扎紧瓶口2 号瓶400 毫升10 克不加套上气球,并用线扎紧瓶口2 天后,实验现象如下,请据此回答:编号现象: 1 号瓶不断冒出气泡,气球膨大;2 号瓶不冒气泡,气球不膨大 (1)发酵粉中主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2)1 号瓶气球膨大,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____。(3)加入白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本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号瓶。(4)用手分别握住1 号瓶壁和2 号瓶壁,感觉1 号瓶壁温度明显高一些,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释放了__________。(5)取下套在1 号瓶口的气瓶能够闻到酒味,这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__。 32.(4 分)洞庭湖江豚之死,怵目惊心,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请根据材料回答:(1)江豚身体呈流线型,四肢鳍状,适于在________中生活。(2)江豚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因此江豚属于________动物。(3)江豚以鱼类为食,它们之间构成了_________关系。(4)江豚死亡事件发生后,有关人员对死亡的江豚进行解剖,发现多数死亡的江豚胃内食物很少,甚至没有。据此推测,造成江豚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6 分)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黎明时候,鱼会出现浮头的现象,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雨后,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蚯蚓和小白鼠同时走“T”型迷宫时,_______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得多,这说明他的___________能力强得多。(4)“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高温处理的牛奶能保存较长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你会填据图回答以下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