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与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八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记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小明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选择( )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丙2.(2分)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C.冬天,窗子上出现的“冰花” D.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3.(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D.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现象4.(2分)在足球世界杯中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所示,而这条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凝华 B.升华 C.汽化 D.液化5.(2分)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6.(2分)如图所示,金属容器中盛有水,水上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食用花生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加热过程中容器内一直有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先沸腾,然后油沸腾 B.油先沸腾,然后水沸腾 C.水未沸腾前,只有油蒸发 D.水未沸腾前,水和油同时蒸发7.(2分)夏天,人们拆开雪糕包装纸时看到纸外面有层“白霜”,拆开后雪糕周围有“白气”冒出,这是由于( )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D.“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8.(2分)如图塑料草莓是由3D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变成液浆,再由喷头喷出固化而成。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凝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熔化后凝华9.(2分)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10.(2分)“由物及理,思维建模”,是我们物理人的必备品质,如图所示是用中性笔写出来的,估计每个方块汉字的宽度大约( )左右A.0.3cm B.1cm C.2cm D.3cm11.(2分)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正确情况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3cm B.甲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长度为14mm C.乙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3cm D.乙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35cm12.(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8m=1.8×100=180cm B.1.8m=1.8m×100=180cm C.1.8m=1.8×100cm=180cm D.1.8m=1.8m×10cm=180cm13.(2分)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C.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14.(2分)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由大到小,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最后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15.(2分)“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水的美丽轮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液化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汽化形成的 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 D.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二、填空题与作图题(16-22每空2分,23、24每题2分,计30分)16.(4分)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小明把两者的混合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5℃)中,经过很长时间混合液一点都没有凝固,这说明了在水中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了。17.(4分)护路工人在雪地上撒盐,避免积雪“夜冻昼化”。撒盐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熔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由此可见,撒盐后雪的熔点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冬天,北方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18.(2分)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相同的干燥玻璃板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玻璃板 (选填“a”或“b”)的上表面有小水珠。19.(4分)将一支温度计玻璃泡上沾上酒精,用扇子扇风,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这是因为 的缘故;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外是干燥的,用扇子对着温度计扇风,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不会”、“会”)下降。20.(4分)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操作错误的地方是 ;图乙中所测得的质量是 。 21.(4分)云: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地面上的水 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在高空,形成了云。22.(4分)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 现象,在冷冻室里发生 现象,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3.(2分)如图所示,这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测量温度为﹣2℃,请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用笔涂黑。24.(2分)用同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丙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提高水的初温,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b;三、实验题(每空1分,计20分)25.(5分)小刚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图丁是小刚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为了使海波均匀受热,还应该采取的一个关键措施是 。26.(4分)小明利用家里的养生壶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在加热过程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式数如图所示,为 ℃。(2)继续加热直至沸腾,小明发现沸腾前后产生的气泡不一样,则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境;(3)加热时养生壶能够显示实时温度。小明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及温度并绘制出了水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 ;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27.(5分)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现象。(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人适量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28.(6分)在“使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分度盘指针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 ;(2)正确调节后,将空烧杯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里最小的砝码放在右盘,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码,并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测得空烧杯质量为28g;(3)测量结束后,小丽发现使用了沾有污渍的砝码,则所测烧杯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改正后,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2所示为 ,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g。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八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15小题,记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改变水的温度,则图中甲、丙符合要求。故选:B。2.【解答】解: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是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此过程吸热,故A错误;B、夏天,利用干冰降温,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此过程中吸热,故B错误;C、冬天,窗子上出现的“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升华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此过程中放热,故C正确;D、秋天,雾散去是发生了汽化,汽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C。3.【解答】解: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故A正确;B、使用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使得食物容易被煮熟,故B正确;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故C正确;D、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即高温水蒸气遇到外部较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D。4.【解答】解:这条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是固体泡沫直接升华为气态。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解答】解: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由图及题意可知,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低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如果与乙中液体种类相同,乙中液体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所以只有甲中液体的沸点高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才能沸腾;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解答】解:由于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在水未沸腾前,上层的油会发生蒸发现象,同时由于油膜的覆盖,使得油下面的水无法蒸发,故C正确,D错误;但随着加热,当将水加热到100℃时,再加热水就沸腾了,由于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且水的沸点低于油的沸点,故此时油不会沸腾,直到水全部汽化完后,油的温度才能升高,即当温度升到油的沸点时,再加热,油才可以沸腾;由此可知,加热过程中容器内一直有水时,水会沸腾,而油不会沸腾;故AB错误。故选:C。7.【解答】解:夏天,人们拆开雪糕包装纸时看到纸外面有层“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故选:C。8.【解答】解:塑料草莓是由3D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浆,是熔化过程;再由喷头喷出使液浆由液体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塑料草莓的制成过程是先熔化后凝固的过程。故选:C。9.【解答】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C正确;故选:C。10.【解答】解:手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由图可看出每个方块汉字的宽度大约与手指指甲的宽度相同,大约为1c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解答】解:由图知:甲刻度尺1个小格代表的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乙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①木块左端与甲刻度尺的10.0cm对齐,右端与11.3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1.3cm﹣10.0cm=1.3cm.但木块没有与有刻度的一边靠近,此测量方法不正确;②木块左端与乙刻度尺4.00cm对齐,右端与5.3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35cm﹣4.00cm=1.35cm.测量方法正确.故选:D。12.【解答】解:A、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A不正确;B、换算过程错误。应该是1.8×100cm=180cm,故B不正确;C、进率及过程正确,故C正确;D、换算过程错误。应该是1.8×100cm=180cm,故D不正确。故选:C。13.【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B、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C、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D、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C。14.【解答】解:ABC、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B错误;D、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D正确。故选:D。15.【解答】解:A、海水吸热汽化(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故A错误;B、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小水滴变成小冰珠是凝固现象,小冰珠在降落到地面前,如果没有来得及熔化就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故C正确;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与作图题(16-22每空2分,23、24每题2分,计30分)16.【解答】解:(1)在空中喷洒干冰人工降雨时,干冰升华吸热,空气温度降低,使空中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由固态的冰变为了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2)水的凝固点是0℃,而酒精和水混合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5℃)中,经过很长时间混合液一点都没有凝固,说明混合液的温度没有降到凝固点,即混合液的凝固点低于或等于﹣5℃,与水相比,凝固点降低了。故答案为:熔化;降低。17.【解答】解:在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寒冷的冬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故答案为:降低;内。18.【解答】解: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温度高,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板的上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板的下表面。故答案为:a。19.【解答】解:温度计玻璃泡上沾上酒精,用扇子扇风,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是因为加快了玻璃泡处酒精的蒸发,而蒸发吸热降低了温度计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下降;用扇子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风,由于温度计上没有水分,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不变的。故答案为:蒸发吸热;不会。20.【解答】解:在称量前,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的;在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物体的质量m=10g+20g+5g+3.2g=38.2g。故答案为: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38.2g。21.【解答】解: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液态的水汽化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气态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液态的小水滴或凝华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云是由悬浮在高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悬浮。22.【解答】解: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发生汽化而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液化而放热,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因此制冷剂起到把“热”搬运到冰箱外,使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故答案为:液化;汽化。23.【解答】解: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为﹣2℃时液面在零刻度以下第二格处。据此将﹣2℃刻度线以下部分涂黑,如图所示:24.【解答】解: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初温增加,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由于水的初温升高,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快;故答案为:三、实验题(每空1分,计20分)25.【解答】解:(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蜂蜡、海波受热均匀;(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1℃;(3)由图丙可知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由图丁可知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5)把海波研磨成粉末状可以进一步使海波受热均匀。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 (2)41,(3)不变; (4)升高;(5)把海波研磨成粉末状。26.【解答】解:(1)根据图,读出温度计示数为92℃。(2)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所以图丙符合沸腾的特点。(3)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其他条件一样的前提下,水的质量减少,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减短,但是沸点不变,所以c符合。故答案是:(1)92; (2)丙;(3)温度不变;c。27.【解答】解:(1))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方案乙,因为热水的温度不会超过碘的熔点,可以防止碘发生熔化现象;(2)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干冰发生升华现象,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水中大量的气泡是干冰升华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答案为:(1)乙;熔化;(2)升华;液化。28.【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天平测量过程中,如果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向右侧偏,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3)由于砝码沾满了污渍,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因此总质量为:m=50g+10g+2g=62g,杯中液体的质量:62g﹣28g=34g。故答案为:(1)右;中线处;(2)向右移动游码;(3)偏小;(4)62g;34。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0/25 23:40:07;用户:姜猛;邮箱:15002069645;学号:379006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78,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78,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1),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