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备课课件ppt
展开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及其哲学思想,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3.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媒体展示,合作探究,检测拓展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天道观念:“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自由思想: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辨证思想: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体会到了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颐养天年,并对生死、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体现了庄子主张养生之道的思想。
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阐述庄周的“养生之道”。此言解牛者,盖以牛为大物。许慎《说文》“物”云:“万物也,牛为大物,故从牛。”故以宰国寓之于宰牛,而终归养生,所谓养生为主。《庖丁解牛》是《庄子• 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养生主:指养生之道的关键(要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累人啊!已经追逐知识的人,可真是疲倦呀。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沿着名誉与刑罚的缝隙间形成的道路走,遵循了这条人生的正道,那就可以保养身体,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修炼精神,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xiǎng)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注释】为:给。之:音节助词,无实义。所触:“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结,所接触的地方。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 通“响”。騞然:象声词,比“砉然”声音较大。这里的几个“然”的用法都是处在“象声词”词尾。译为 “……的声响(声音)”。中:合乎音律。于:介词,引出对象,乎,跟。《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经首》:传说中尧时代的舞乐名。会:节奏。盖:“盍”,何,怎样。【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庄子是如何描写庖丁解牛技艺的?①动作描写。解牛时的动作姿态——连用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是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②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③侧面烘托。作者写解牛场面,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注释】释:放下。道:天道,自然的规律。进:超过。乎: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庖丁的答话十分重要,其意谓道于是乎在,不得以技视之。道进乎技,则道艺合一。无非:没有不是。未尝见全牛:《庄子》强调“未尝见全牛”,分肌擘理,表里洞然,如指诸掌,所谓“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故无全牛。方: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说明目之用局而迟,神之用周而速。“官知止而神欲行”说明非止不能稳且准,非行不能敏且活也。【译文】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注释】“依乎天理”,即“照之于天”,“依自然之涯分”,天理: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批:击。导:顺着、沿着。窾:空。因:即顺着。固然:本来的样子。技:应是“枝”字,指支脉。经:指经脉,即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之:助词,提前宾语。軱:大骨。族庖:一般的厨师。族,众。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发:出。硎:磨刀石。【译文】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wéi), 怵(chù)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动刀甚微。【注释】 无厚:没有厚度,形容刀口薄而锋利。恢恢乎:很宽绰的样子。于:介词,对于。是以:因此。虽然:即使如此;虽说是这样。至于:到达。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其:它,代“族”。难为:难以处理,意即难得用刀剖开。怵然:警惕的样子。为戒:因为它而警惕戒备。介词“为”后省宾语“之”,之,代“族”。视:目光。止:集中地停留在一点上。行:动作。迟:缓慢。微:轻。○从心理活动与行动特点写出庖丁处理“族”的情态。【译文】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说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因为视力集中到一点,因此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謋(huò)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 謋:拟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一说,桀,通“磔”;桀然,迅速分裂开的样子。委:卸落。○成功地剖开了“族”。 为之:介宾短语,因为它,为此。之,指代“桀然已解"的成绩。四顾:向四面看。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心满意足。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藏之:把刀藏在刀鞘中。 ○从庖丁的动作与心理状态表现他获得胜利的喜悦。【译文】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庖丁解牛三境界与[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尝试分析。①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②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第二境界。③方今之时”——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为第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有何相通之处?怎样养生?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 ①牛的筋骨交错聚结就好像纷繁芜杂的社会,庖丁面对交错聚结的牛的筋骨,能够游刃有余,主要是因为他解牛时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人要在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做到“游刃有余”,做到养生,就必须像庖丁那样:做事顺乎其理,毋强行,小心翼翼,虽踌躇满志但不得意忘形,锋芒毕露。 ②“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③还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每至于族……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善刀而藏之 ——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1、善于通过场面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轚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通过这个场面写活了庖丁解牛的境界。他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连用了七个四字句,前四个句子写动作,后三个句子写音响,读起来也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又如:“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几句通过神态描写把庖丁的形象勾勒出来。庖丁遇到难解之处,神情惊惧,目光集中,行为迟缓;成功解牛之后,提刀四顾,踌躇满志。庖丁先后的神态既有变化,又有对比,非常传神。文章的第一段只见境界不见人,而这几句则把庖丁的形象具体化了,使人过目不忘。
2、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 如开头的解牛场面,使人可感,可见,可闻;庖丁论“道”,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庄子的人生理念秉承了他的前辈老子,《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循环规律,而这又是自然天成的,人的生命活动要合乎自然规律才能健康长寿。人越是年老越想健康长寿,越注意养生之道,随着科学进步,保健养生的理论层出不穷。调节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改善环境,按时查体,求医问药等等。许多人都认识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而庄子的养生之道所强调的心地纯正、排除杂念、顺乎天理、返朴归真,正是心气和平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这些人啊,青少年时期不懂得养生,中年时期没条件养生,现在懂得了,也有必要有条件了,要好好地保健养生,重温“庖丁解牛”领悟养生哲理,还是那句话:愉快地活着健康地活着。
《庄子》名句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大宗师》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
《庖丁解牛》中的成语(1)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2)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3)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4)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在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5)切中肯綮: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6)批郤导窾: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7)新硎初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8)官止神行:不用眼睛看,只凭潜意识去做某种活动。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9)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人论世,庄子及其主要思想,诵读吟哦,文本解读,整体感知,解牛之美,解牛之道,养生之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课前预习课件ppt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授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树叶黄落,庖丁解牛,手“触”,肩“倚”,足“履”,膝“踦”,技术高超,解牛的三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