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课件+导学案+练习全套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学案+测评含答案,文件包含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ppt、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4电磁波含答案doc、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测评(四) 电磁波
(分值:100分)
1.(3分)手机通信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存在和第一次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安培,法拉第 B.麦克斯韦,法拉第
C.法拉第,赫兹 D.麦克斯韦,赫兹
D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首次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2.(3分)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D.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信联系
A [医院里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治疗的,故选A。]
3.(3分)关于LC振荡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电容器充电完毕时,电路中电流最大
B.当电容器开始放电时,电路中电流为零
C.当电容器放电完毕时,电路中电流为零
D.当电容器开始充电时,电路中电流为零
B [电容器充电完毕和开始放电是同一时刻,电路中电流为零;电容器放电完毕和开始充电是同一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故只有B项正确。]
4.(3分)随着无线电技术、微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磁辐射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无形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波长越长,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越突出
B.电磁污染可以干扰通信系统、导航
C.电磁辐射会影响地面站对人造卫星的控制
D.电磁辐射可以从电磁波源、电磁波的传播途径以及受辐射的人三个方面进行防护
A [电磁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强,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越突出,A错误;电磁辐射会干扰通信系统、导航,影响地面站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控制,有效的防治电磁辐射可以从电磁波源、电磁波的传播途径以及受辐射的人三个方面进行防护,B、C、D描述正确。]
5.(3分)如图所示,it图像表示LC振荡电路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t=0时刻,电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在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小,而M板仍带正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像中的( )
A.Oa段 B.ab段 C.bc段 D.cd段
D [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小,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正在减小,正在给电容器充电,而此时M极板带正电,那么一定是给M极板充电,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由图像知t=0时,电容器开始放电,又M极板带正电,结合it图像可知,电流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因此这段时间内,电流为负,且正在减小,符合条件的只有图像中的cd段,故只有D正确。]
6.(3分)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线方向和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这时有( )
A.电容器正在放电
B.电路中电流正在减小
C.电场能正在转化为磁场能
D.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减小
B [根据电场方向可知上极板带正电荷,又由磁场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大回路),所以正在给电容器充电。 因此,电流逐渐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由于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变化率在增大,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自感电动势正在增大。]
7.(3分)一台收音机可接收中波、短波两个波段的无线电波,打开收音机后盖,在磁棒上能看到两组线圈,其中一组是细线密绕匝数多的线圈,另一组是粗线疏绕匝数少的线圈,由此可以判断( )
A.匝数多的电感大,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小,故用于接收中波
B.匝数多的电感小,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大,故用于接收短波
C.匝数少的电感小,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小,故用于接收短波
D.匝数少的电感大,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大,故用于接收中波
A [根据密绕匝数多的线圈电感大,疏绕匝数少的线圈电感小,可排除B、D选项;根据f=,电感越大,回路固有频率越小,可排除C选项;根据c=fλ,频率越小,波长越大,可知A选项是正确的。]
8.(3分)在LC回路中产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 )
A.从电容器放电开始计时,当t=kπ时,振荡电流最大,其中k=0,1,2,3…
B.当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增大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与振荡电流方向相反
C.向电容器充电是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的过程
D.电容器在相邻的充、放电时间内,电流方向一定相同
C [当t=kπ(k=0,1,2…)时,由图可知振荡电路电流为零,A错误;当场强增大时,在~、T~T时间段内,振荡电流减小,线圈中自感电动势与振荡电流方向相同,B错误;电容器充电时,电场能增大,磁场能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C正确;相邻的充、放电时刻,在0~、~、~T和T~T等时间内,由图像对照,可知在~内,电容器充电,i>0,在~T内,电容器放电,i<0,D错误。]
9.(6分)寻找失联飞机是各国高科技综合实力的体现。搜寻失联飞机的黑匣子主要依靠电磁波技术和超声定位器(即声呐)技术。电磁波是指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产生方式不尽相同,波长也不同,把它们按波长顺序排列就构成了电磁波谱,如图所示。请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结合电磁波谱图回答:
(1)从电磁波谱中可以看出,色光的三原色光(红、绿、蓝)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_光。
(2)广播和电视利用电磁波谱中的________来传递声音和图像;飞机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在海水中迅速衰减,无法有效传播,所以黑匣子必须装有能发出________波信号的装置与其同时工作,以便利用声呐系统寻找海水中的黑匣子。
(3)电磁波谱中具有明显热效应的是________,具有荧光效应的是________,穿透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解析] (1)三原色光中波长最短的是蓝光。
(2)广播和电视利用电磁波谱中的无线电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利用声呐系统可接收黑匣子发出的脉冲信号,这种信号属于超声波。飞机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在海水中迅速衰减,无法有效传播,所以黑匣子必须装有能发出超声波信号的装置,以便利用声呐系统寻找海水中的黑匣子。
(3)电磁波谱中具有明显热效应的是红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的是紫外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
[答案] (1)蓝 (2)无线电波 超声 (3)红外线 紫外线 γ射线
10.(10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红外体温计不与人体接触就能测体温,为什么?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为什么在冰窖中我们会感到很冷?
(3)红外遥感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解析] (1)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越强,人体当然也是这样,这就是红外体温计的原理。因此红外体温计不与人体接触就可测体温。
(2)在冰窖中四周为冰,温度较低,它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本领比人体弱,显然在冰窖中,人体同样时间内向外辐射红外线比接收的冰辐射的红外线要多,因此会感觉越来越冷。
(3)红外遥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红外遥感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情、预报风暴和寒潮等,红外遥感在军事上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答案] 见解析
11.(4分)(多选)下列能说明电磁波具有能量的依据是( )
A.可见光射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物体
B.放在紫外线区域的温度计升温很快
C.收音机调到某个台时,调谐电路发生电谐振
D.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
ACD [人眼看到物体,说明人眼感受到了可见光的能量,A正确;红外线具有加热作用,说明红外线具有能量,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和荧光作用,B错误;电谐振在调谐电路中的感应电流的能量来源于空中的无线电波,C正确;γ射线有很强的贯穿能力,说明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D正确。]
12.(4分)(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加到高频的等幅电磁波(载波)上才能有效地发射出去
B.一部手机既是电磁波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接收装置
C.调频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振幅随低频信号变化
D.电视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是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天线同时发射的
ABD [电磁波信号需要经过“调制”过程加到高频的等幅电磁波(载波)上才能有效地发射出去,A正确;手机要接收信号,也要发射信号,所以它既是电磁波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接收装置,B正确;调频是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随低频信号变化,C错误;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都加载在电磁波上由发射天线同时发射,D正确。]
13.(4分)(多选)电磁波与声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速度变小,声波速度变大
C.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
D.电磁波和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由介质决定的,与频率无关
ABC [声波属于机械波,传播离不开介质,故A正确;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进入水中速度变小,而声波进入水中速度变大,故B正确;由v=λf可知电磁波或声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可见波速v与波长λ成正比,故C正确;电磁波的速度不仅与介质有关,还与频率有关,这点与声波不同,D错误。]
14.(4分)(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若把通过P点向右的电流规定为正方向,则( )
甲 乙
A.0~0.5 ms内,电容器C正在充电
B.0.5~1 ms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
C.1~1.5 ms内,Q点比P点电势高
D.1.5~2 ms内,磁场能在减少
CD [由题图可知,在0~0.5 ms内,电流正向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故A错误;在0.5~1 ms内,电流正向减小,电容器正在充电,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荷,故B错误;1~1.5 ms内电流负向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此过程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Q点的电势比P点的高,故C正确;1.5~2 ms内电流负向减小,电容器正在充电,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故D正确。]
15.(8分)目前大功率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在一些小功率用电器上已经实现了无线充电。
(1)实现无线传输能量,涉及能量的________、传播和接收。
(2)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________。
A.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
B.在传播中易受山脉阻隔
C.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
D.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
(3)如果像无线广播那样通过天线塔输送电能,接收器获得的功率P和它到天线塔的距离R相关,实验测得P和R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R/m | 1 | 2 | 4 | 5 | x | 10 |
P/W | 1 600 | 400 | 100 | y | 25 | 16 |
①上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甲 乙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出P和R之间的数值关系式为________。
(4)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所示,实验测得,接在乙线圈上的用电器获得的电能为输入甲线圈电能的35%。
①若用该装置给充电功率为10 W的电池充电,则损失的功率为________W。
②若把甲线圈接入电压为220 V的电源,测得该线圈中的电流为0.195 A。这时接在乙线圈上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W。
(5)由于在传输过程中能量利用率过低,无线传输电能还处于实验阶段,为早日告别电线,实现无线传输电能的工业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请提出至少两个问题。
[解析] (1)无线传输能量主要涉及能量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2)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向各个方向传输的能量是均等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故C正确。
(3)由表格中所提供数据可以判断出P和R之间的数值关系为PR2=1 600,所以当R=5时,求得P=64,因此表中y=64;当P=25时,R==8,即表中x=8。
(4)①设输入甲线圈的功率为P甲,乙线圈中用电器获得的功率为P乙,由题意P乙=P甲×35%,则损失的功率ΔP=P甲-P乙=P乙×= W≈18.6 W。
②由P=IU可知,甲线圈的电功率P甲=IU,乙线圈中用电器获得的功率P乙=P甲×35%。因此灯泡的功率P乙=IU×35%=0.195×220×0.35 W≈15 W。
(5)因为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电磁波向各个方向的传播是均等的,无法有效地控制方向,为了更多地接收到电磁波,就需要接收仪器和发射点相距不能太远,且接收器要有很大的体积。同时,向空间辐射较多的电磁波对人体有伤害。
[答案] (1)发射 (2)C (3)①8 64 ②PR2=1 600 (4)①18.6 ②15 (5)仪器体积过大、对人体有伤害、传输距离太短等
16.(10分)如图所示振荡电路中,电感L=300 μH,电容C的范围为25~270 pF,求:
(1)振荡电流的频率范围;
(2)若电感L=10 mH,要产生周期T=0.02 s的振荡电流,应配制多大的电容?
[解析] (1)由f=得
fmax= Hz≈1.8×106 Hz
fmin= Hz≈0.56×106 Hz
所以频率范围为0.56×106~1.8×106 Hz。
(2)由T=2π得
C== F≈10-3 F。
[答案] (1)0.56×106~1.8×106 Hz (2)10-3 F
17.(12分)我国电视台1到12频道的频率范围是48.5 MHz到223 MHz,用自感系数是3×10-2 μH到4.6×10-2 μH的可变的电感线圈,恰能收到这一频率范围的电磁波,那么电视接收机调谐电路中的电容C的取值范围是多大?该电视机所接收的电磁波波长范围是多大?
[解析] 根据f=可得,C=
又依题意,f=48.5×106~223×106 Hz
L=3×10-8~4.6×10-8 H
可计算出C的取值范围:11.0~359.0 pF,
又根据v=λf
可求出波长的取值范围为:1.35~6.19 m。
[答案] 11.0~359.0 pF 1.35~6.19 m
18.(14分)如图所示的振荡电路中,线圈自感系数L=0.5 H, 电容器电容C=2 μF, 现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从接通开关S时刻算起。
(1)当t=3.0×10-2 s时,电路中电流方向如何?
(2)经过多长时间,线圈中的磁场能第一次达到最大?
[解析] (1)LC回路振荡的周期:
T=2π=2π s≈6.28×10-3 s
当t=3.0×10-2 s时,t=4.78T
即4T<t<5T
此时电容器正处于正向充电阶段,所以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2)当接通电键K时,电容器开始放电,当电场能完全转化为磁场能时,磁场能第一次达到最大,此时t=≈1.57×10-3 s
[答案] (1)电路中电流顺时针方向 (2)1.57×10-3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