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 声声慢(基础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
展开【基础知识·达标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巾(lún) 樯橹(lǔ)
B.堆积(jī) 酹江月(lèi) 梧桐(tóng) 乍暖还寒(zà)
C.舞榭(xiè) 佛狸祠(bì) 狼居胥(xū) 金戈铁马(gē)
D.浪淘尽(táo) 港陌(mò) 神鸦(yā) 早生华发(fā)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 B.乍暖还寒时候
C.一尊还酹江月 D.赢得仓皇北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间的一项是( )
例句:尚能饭否
A.商人重利轻别离 B.樯橹灰飞烟灭
C.鼓瑟吹笙 D.赢得仓皇北顾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5.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6.下列各项中,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用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示希望能为朝廷效力)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面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6)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李清照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说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但他们在词中展现的豪放特点不同,苏词的豪放自如旷达,辛词的豪放豪壮悲愤。试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写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纶”应读guān;B项,“乍”应读zhà;D项,“港陌”应为“巷陌”,“发”应读fà。
2.【答案】C
【解析】C项,一尊还酹江月的意思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其中,“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3.【答案】C
【解析】例句: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饭量还好吗?其中,饭,名词作动词,吃饭。A项,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思是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其中,重和轻都是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解释为重视/轻视。B项,樯橹灰飞烟灭的意思是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其中,灰,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C项,鼓瑟吹笙的意思是鼓瑟吹笙邀请他。其中,鼓,名词作动词,击打。D项,赢得仓皇北顾的意思是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看。其中,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4.【答案】D
【解析】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5.【答案】B
【解析】A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状语后置;C项,应为“扬州路烽火”状语后置;D项,应为“无觅英雄”宾语前置。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题目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项中,与“大江东去,浪沟尽,千古风流人物”所用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抒情方式是指抒发感情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是指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间接抒情分四种,分别是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例句“大江东去,浪沟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思是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词人借描写长江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属于借景抒情。A项,“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出自宋代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意思是杏花、春雨中江南如此的美丽只为迎接先生回去而特意的准备。词人借江南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回乡之心切及回乡之难。属于借景抒情。B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自宋代陆游 《书愤五首·其一》,意思是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属于借景抒情。C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意思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属于直接抒情。D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唐代温庭筠 《商山早行》,意思是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这两句将早行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历历在目。属于借景抒情。
7.【答案】B
【解析】B项,“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错误,应是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8.【答案】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扇”“纶巾”“樯橹”“尊”“酹”“廉颇”“矣”“凄惨惨戚”,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9.【答案】(示例1)茂叔独爱池中莲
(示例2)元亮独采篱下菊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上联,拟写下联。”。拟写下联时,先要仔细分析上联的特点。上联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子瞻”是苏轼的字,苏轼曾与友人在承天寺庭前闲赏明月,故说“闲赏庭前月”。因此,下联也应采用主谓宾结构,选择一个人物,取其“字”作为开头,内容与人物紧密相关即可。
10.【答案】(示例)苏、辛词中展现的个性不同。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苏轼是文人,辛弃疾是文人加英雄,且偏重于英雄气。苏轼把如画的江山和气宇轩昂的英雄叠加在一起,以景衬人,山水壮丽,英雄俊朗。辛弃疾历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诸多英雄好汉的成败旧事,写出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地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如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感觉是壮烈和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辛弃疾的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志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总体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解析】本题要求“试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写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虽然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但是辛弃疾和苏轼又各有其不同特点,他们在词中展现的豪放特点是不同的,考生答题时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对其不同点进行分析。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有意识地拓宽诗歌的阅读面,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常见风格类型。注意字数的限制。